首页期刊导航|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兰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兰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王跃军

双月刊

1007-8622

xbgybjb@163.com

0931-8994616

730050

兰州市南滨河中路333号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Journal Medical Journal of National Defending Forces in Northwest China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兰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卫生学术性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已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国内重要数据库收录,也被美国化学文摘(CA)和俄罗斯文摘杂志(JA)收录,刊出省部级以上各类基金资助论文及获奖论文占有较高比例,多次在军内外期刊质量评比中获奖。主要刊登军内外医务工作者有关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军事医学、文献综述、讲座、护理、卫生科技管理等方面的学术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青年官兵第5腰椎峡部裂危险因素分析

    李宗宝周世红宋伟朱聪...
    680-6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青年官兵第5腰椎(L5)峡部裂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01-01~2020-12-01在我院骨科确诊的滑脱前期L5峡部裂青年官兵63人为疾病组,另随机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正常的青年官兵63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腰椎曲度(lumbar curvature,LC)、L5峡部宽度、L4下关节突间距差异,探究青年官兵L5峡部裂危险因素.结果:疾病组PI、SS和 L4下关节突间距均大于对照组(P<0.05),而L5峡部宽度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LC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I、SS、L5峡部宽度、L4下关节突间距为L5峡部裂发生的危险因素.

    峡部裂青年官兵危险因素

    决策树法和Logistic回归模型在ICU老年患者压疮影响因素中的应用

    李静李贤王越徐文哲...
    685-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ICU老年患者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决策树算法构建压疮发生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7-01-01~2019-12-31在河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ICU住院的848例老年患者,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患者资料,将筛选出的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和决策树模型,分析比较两种模型的预测结果.结果:决策树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均显示自主运动障碍、水肿、吸烟和使用血管加压剂为ICU老年住院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AUC为0.815,大于决策树的0.7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73,P<0.05);Logistic回归模型的约登指数为0.526,灵敏度为75.3%,均高于决策树模型的0.395和61.6%.结论:Logistic回归模型对ICU老年患者压疮风险预测效果良好,可以为临床压疮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压疮ICU老年决策树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

    分级管理模式构建在社区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郭爽王振国
    690-6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分级管理模式构建在社区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以本管辖社区内分级管理模式实施时间为界线,将实施前(2019-01-01~06-16)于我院所属社区进行健康管理的205例慢性病患者纳入对照组,将实施后(2019-06-17~12-31)入组的20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的心理状态、自护能力、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SCL-90量表总分及SCSQ量表中消极应对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SCSQ量表中积极应对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ESCA量表(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GQOL-74量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上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级管理模式的构建可明显提高社区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其生活质量及自护能力.

    慢性病生活质量分级管理自护能力

    间歇性气压治疗联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ICU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干预作用研究

    庞爱军吕海荣吕菊萍
    695-7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间歇性气压治疗联合个性化护理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02~2020-02在我院ICU住院的82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联合组(n=41)和气压仪组(n=41).气压仪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间歇性气压仪干预,联合组在气压仪组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两组均连续干预21 d.比较两组患者干预21 d后全血黏度高切水平、全血黏度低切水平、D-二聚体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股深静脉、胭静脉、胫后静脉血流速度,并统计两组DVT发生率、发生时间及皮肤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联合组全血黏度高切水平、全血黏度低切水平及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低于气压仪组;两组PT、APTT均短于干预前,联合组缩短程度明显大于气压仪组;联合组股深静脉、胭静脉及胫后静脉血流速度均显著高于气压仪组;联合组DVT发生率显著低于气压仪组,发生时间长于气压仪组;联合组皮肤发红、皮癣、皮痒、压疮等皮肤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气压仪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间歇性气压治疗联合个性化护理应用于ICU患者,可有效预防DVT的形成,值得应用推广.

    下肢静脉血栓间歇性气压治疗个性化护理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ACS患者居家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赵萍邢凤梅
    700-7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居家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方法:以"风险管理理论"和"知信行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形成ACS患者居家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条目池,通过德尔菲法确定ACS患者居家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并分析信效度.结果:经过两轮专家函询,增加指标6项、修改7项、删除8项.各指标的重要性评分为4.26~4.89分(满分5分),变异系数为6.5%~13.8%.项目分析中,指标B1.2(r=0.173,P<0.05)给予删除,其余指标与总分间的相关系数均>0.3,全体一致性内容效度指数为0.849,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40,最终构建的ACS患者居家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1级指标、10个2级指标、53个3级指标.结论:ACS患者居家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信效度良好,可作为ACS患者居家安全风险的评价依据.

    急性冠脉综合征居家安全风险德尔菲法评价体系

    肺纤维化下线粒体质量控制在不同细胞中的作用研究

    冯同段然李万成
    706-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进展性的慢性间质性肺疾病,其对线粒体的损害可通过多种机制(包括激活凋亡和炎性途径)诱导纤维化重塑.线粒体质量控制在维持线粒体体内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肺纤维化中线粒体质量控制也与各种肺效应细胞有关.现就肺纤维化下线粒体质量控制在肺泡上皮细胞、肺巨噬细胞和肺成纤维细胞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肺纤维化线粒体质量控制肺泡上皮细胞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的治疗进展

    李转丽王莹白海
    711-7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om's macroglobulinemia,WM)是一种罕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主要是由MYD88L265P和CXCR4体细胞突变引起.利妥昔单抗联合治疗的方案相比单药治疗疗效更显著,本研究就WM的治疗方案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治疗利妥昔单抗

    关于分娩发动动因的研究进展

    张春芳潘惠娟胡雪梅郭红宇...
    716-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娩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生理过程,其发生和调控机制至今没有定论,也不能用单一的机制来解释.大多数学者认为分娩启动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后果,目前研究最多的是分娩过程中的炎症介质以及与分娩相关的激素对分娩的影响,这些因素在这一领域中占主导地位.

    分娩发动妊娠影响

    心血管疾病患者跌倒风险评估量表的研究进展

    姜若曦陆皓师艳花刘玉梅...
    721-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血管患者由于疾病特殊性,跌倒风险较高,跌倒后易出现较为严重的后果.但约有1/3的跌倒事件是可以预防的,预防首要步骤是识别出跌倒高风险人群,而跌倒风险评估和评估工具的正确选择是具有高级循证级别的预防措施.本研究概述了心血管疾病患者跌倒的因素、特征及流行病学,总结了常用的跌倒风险评估量表,阐述了常用量表对跌倒预测能力研究的内容.以期为临床护理人员预防或降低跌倒不良事件、保证患者安全,而选择预测能力强的跌倒评估工具提供参考.

    心血管疾病跌倒风险评估量表

    脑膜中动脉栓塞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孙启皓荔志云孙建军梁松林...
    725-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是成人中最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尽管常规的外科手术方法已成为其治疗的主要手段,但手术治疗后复发率很高.脑膜中动脉栓塞(middle meningeal artery embolism,EMMA)已成为一种有希望的替代治疗或辅助治疗的方法,本研究对EMMA治疗CSDH的病理生理学,临床研究及运用方面进行荟萃分析和系统性回顾.

    脑膜中动脉栓塞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