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郭礼和

月刊

1674-7666

cjcb@sibs.ac.cn

021-54920950,021-54922892

200031

上海岳阳路319号31B楼408室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ell B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细胞生物学杂志》创刊于1979年,双月刊(逢双月15日出版),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和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共同主办。主要报道细胞生物学和细胞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和中国/省市细胞生物学学会会讯,设有专论与综述、研究论文、研究简报、技术与方法、经验交流、学会会讯等栏目。信息量大,涵盖面广,报道及时,栏目众多是本刊特色。长期以来深受各层次科研、教学工作者欢迎。 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是中国自然科学生物学领域内的核心期刊;是报考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生的参考读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原始卵泡库的形成、维持和激活分子调控机制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

    傅嘉怡王克瀚陈琦李晶...
    628-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卵泡是哺乳动物卵巢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位于中央的卵子和周围的体细胞组成.原始卵泡是卵泡发育的最早阶段,在哺乳动物出生前后形成.由于数量有限,原始卵泡构成了卵巢的储备库,为女性的生殖周期提供成熟卵子.原始卵泡在大部分时间内处于休眠状态,直到被激活后开始生长和发育,最终成为可排卵的成熟卵泡.原始卵泡休眠与激活的动态平衡对于卵巢生殖功能的维持非常重要,而各种因素导致的原始卵泡库提前耗竭则可能引起女性的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该文系统总结了过去二十年关于原始卵泡形成和激活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全面概述了原始卵泡体外激活技术的发展和在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或卵巢功能障碍导致的不孕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此外,该文就如何调节原始卵泡库来保护卵巢储备、延缓卵巢衰老方面的研究也进行了讨论,为诊断和治疗与卵泡发育相关的疾病、卵巢性不孕不育的干预以及女性生育力保存提供了新的思路.

    原始卵泡原始卵泡激活原始卵泡体外激活技术卵巢衰老

    编者按

    陈子江
    645页

    人类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发育异常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张鸿惠赵世刚赵涵
    646-6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的正常发育是获得健康后代的关键,遗传因素在卵母细胞成熟和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调控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发育的关键基因突变可导致卵母细胞成熟障碍、受精失败或早期胚胎发育停滞,进而导致不孕或早期流产等.随着全基因组测序和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致病基因突变被发现,为不孕患者提供了可靠的诊疗靶点.该文系统回顾了导致人类卵母细胞成熟、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异常的致病基因,以期促进其在辅助生殖遗传咨询中的应用.

    卵母细胞受精早期胚胎基因突变

    RNA表观修饰在卵子发生调控中的研究进展

    江静张明陆嘉逢黄伯贤...
    657-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卵子发生是生殖发育中的重要过程,涉及卵母细胞的发育和成熟,对雌性生殖健康和种群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影响.卵子发生涉及复杂而精准的基因调控过程.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修饰是在RNA分子中添加化学修饰基团的过程,通过该修饰能够调控RNA的功能和稳定性,RNA修饰在生殖及发育生物学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该综述将对近期关于RNA修饰与卵子发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展望,重点阐述RNA修饰调节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NA,mRNA)转录翻译过程、染色质开放水平、组蛋白修饰以及可变剪切等的机制,及其对卵子发生及胚胎发育过程的影响,以完善RNA表观修饰调控生殖发育的理论研究.

    RNA修饰表观遗传学卵子发生胚胎发育

    DNA损伤修复与卵巢衰老研究进展

    赵思敏赵世斗秦莹莹
    668-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女性随着年龄增加生育力逐渐下降,卵巢衰老是女性生育力下降的关键原因.女性一般在35岁左右开始出现卵巢衰老,表现为卵母细胞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共同导致生育力降低或不孕不育.遗传因素在卵巢衰老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DNA损伤修复通路在卵巢储备建立和耗竭中的重要作用逐渐被揭示.该文就DNA损伤修复与卵巢衰老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DNA损伤修复基因在原始生殖细胞发育、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和卵泡维持及发育等多个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以及该通路基因突变与卵巢早衰的关系,并且探讨了靶向DNA损伤修复通路延缓卵巢衰老的干预策略,希望为女性生育力保护提供新的途径.

    DNA损伤修复卵巢衰老原始生殖细胞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女性生育力保护

    女性血脂异常对辅助生殖助孕结局影响的研究进展

    兰婷高姗姗赵世刚
    682-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诸多研究表明,代谢异常对女性生育结局具有显著影响.对于接受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治疗的代谢异常女性患者,其临床结局应受到高度重视.该文围绕女性血脂代谢异常,综述其在ART治疗中对助孕结局、母婴围产期安全以及后代健康状况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和治疗策略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妇幼健康领域的诊疗提供更多参考信息和临床策略,以期提升代谢异常女性在接受ART治疗时的助孕效果与安全性,为这一特殊人群的健康生育保驾护航.

    辅助生殖血脂卵母细胞胚胎子代

    激活素A调控人类滋养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分子机制及其与胎盘源性妊娠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蓝湘鑫王钰峰李艳
    691-7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人类妊娠建立过程中,胚胎滋养外胚层细胞与子宫内膜直接接触,严密介导母胎对话,调控胚胎着床、植入宫腔,并逐渐形成维持妊娠期间物质交换、营养供应的胎盘组织.起源于滋养外胚层的一部分滋养细胞(trophoblast)侵袭、迁移进入母体蜕膜组织,重塑子宫螺旋小动脉,对于胎盘形成和母胎血液循环建立至关重要.滋养细胞侵袭、迁移、增殖、凋亡、内皮特性获得等生物学特性异常是胚胎种植失败、自然流产、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子痫前期、胎儿生长受限等胎盘源性妊娠疾病的重要因素.激活素A(activin A)作为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超家族中的一种分泌型蛋白,在妊娠期间母体循环及母胎界面表达丰富,在调控滋养细胞生物学特性以及妊娠的建立和维持中起重要作用.该文主要围绕激活素A调控人类滋养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分子机制及其在胎盘源性妊娠疾病中表达改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激活素A滋养细胞生物学特性妊娠胎盘源性妊娠疾病

    卵巢组织冻存与移植生育力保存的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

    赵飞燕蒋春艳马翔
    705-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年龄增长、疾病以及抗肿瘤治疗等均可能会造成女性生育力的下降甚至丧失.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癌症死亡率逐渐下降,因此患者的生育力保存需求较前增加.胚胎冻存、卵母细胞冻存和卵巢组织冻存是目前常用的女性生育力保存方式.卵巢组织冻存与移植至今仅有20余年历史,现已成为临床上具备医学指征的生育力保存方式,有助于重建患者的内分泌和生育功能,已有超200多例患者通过此技术成功完成生育.为提高冻存卵巢组织再移植的安全性,现有研究将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技术、人工卵巢技术与之相结合,避免携癌风险高的冻存卵巢组织移植后的癌症复发风险.较多的研究均已证实了卵巢组织冻存与移植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尽管卵巢组织冻存与移植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该技术仍面临如何通过减少卵泡储备损失进而延长卵巢组织移植后有效性等挑战,尚需要更多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促进卵巢组织冻存和移植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卵巢组织冻存卵巢组织移植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卵泡储备损失

    子宫内膜与辅助生殖技术——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

    李凤张园王琳刁飞扬...
    711-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辅助生殖技术已成为不孕不育的有效治疗手段.子宫内膜作为"土壤",其正常的结构和功能是胚胎成功植入、健康发育的关键因素.子宫内膜容受性成为近年来生殖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基础研究相应地极大促进了临床诊断流程和治疗路径的迭代.该文从子宫内膜在周期性修复、微生态平衡和胚胎着床中的生理功能出发,聚焦损伤、感染、非生理水平激素影响辅助生殖妊娠结局的病理因素及其相应诊疗措施,关注与子宫内膜相关的辅助生殖后妊娠期并发症和子代健康,从子宫内膜的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的角度,探讨进一步提高辅助生殖技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新角度和新方法.

    辅助生殖技术子宫内膜损伤子宫内膜生态失调子宫内膜容受性妊娠期并发症围产期结局

    精子鞭毛轴丝结构相关基因异常与弱精子症

    谭光清陈露杰刘明兮
    724-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子鞭毛轴丝是精子运动的主要动力来源,参与鞭毛组装和运动调控的基因变异可导致精子活力降低,从而引起弱精子症(asthenozoospermia,ASZ).常见的弱精子症包括两大类:(1)精子鞭毛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明显畸形,(2)精子鞭毛多发形态异常(multiple morphological abnormal-ities of the sperm flagella,MMAF).弱精子症主要由轴丝组分编码基因变异所致,在过去的十年里,在揭示致病基因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在MMAF的遗传研究领域,中国和法国是两个涉及比较广的国家.通过系统文献检索和Meta分析中国和法国关于MMAF的基因变异研究,纳入1 796名不育男性参与者,结果表明,在中国的弱精子症患者中,DNAH1基因的突变比例显著高于法国(OR=4.97,95%CI=[1.70;14.49],P<0.01).而CFAP43、CFAP44、CFAP251等基因在两国间未显示显著性差异(P>0.05).这一发现为理解弱精子症的遗传变异的多样性奠定了基础.

    弱精子症精子鞭毛多发形态异常中国法国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