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蔡焕杰

双月刊

1672-643X

szysgc@nwsuaf.edu.cn

029-87082126

712100

陕西杨凌渭惠路23号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and Water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立足西北面向全国的有关水资源与水工程方面的综合性学术类刊物。主要报导水资源与水工程领域的有关学术论文、专题述评、区域发展战略与对策,以及水工程、水管理、水环境、水利经济等方面的科技成就。读者对象主要是水利、环境、能源、交通、建筑、农林、国土整治及地学等从事与水资源有关的科研、设计、施工、管理、教学的科技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喜 讯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进入核心期刊科技期刊《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自1990年创刊以来,得到相关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影响因子等各项指标逐年上升。我刊于2007年向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文献评价中心提出申请,经过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及同行专家评议推荐,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在此特向自本刊创刊以来给于大力支持和帮助的各级领导、各位编委、专家学者、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对广大的作者和读者表示真城的谢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半分布式水文模型在长江流域模拟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晟赵炫越张乃明高伟...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HBV是一种在流域水文模拟中广泛应用的半分布式水文模型,但模拟效果在不同流域内差异较大,识别影响模拟效果的关键因素有助于提升HBV模型在不同流域中的应用精度。以长江流域为研究区,采用HBV模型对38个子流域逐日流量进行模拟,分析不同子流域逐日流量模拟的决定系数(R2)、纳什系数(NSE)和相对误差(RE)3项模拟精度指标,并通过随机森林模型探究土地利用、地形、气象水文等12个因素对模拟精度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HBV模型在长江流域具有较高的适用性,38个子流域流量模拟精度评价指标R2、NSE和RE平均值分别为0。62、0。56和-0。19;长江流域HBV模型的模拟精度在不同子流域存在显著差异,各模拟精度评价指标大小在空间上呈现随机分布特点,表明HBV模型模拟精度受到非系统性因素的影响;雨量站点密度是影响模型模拟精度最显著的因素,其次是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降水量,地形特征相较于气象和水文因素对模拟精度的影响较小。HBV模型在长江流域多种空间尺度和多种气象地形的子流域中均能实现较高的模拟精度,随着高精度降水产品的不断发展,HBV模型在我国流域水文模拟和水资源管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HBV模型模拟精度随机森林影响因素长江流域

    基于多种方法的信阳市水资源系统韧性评价

    甘容孔令迪郭林高勇...
    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系统面临的风险日益严重,探究水资源系统韧性对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信阳市水资源实际情况,从抵抗性、恢复性、适应性层面选取18个指标确立信阳市水资源系统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灰关联分析法、TOPSIS法,分别从评价对象的优劣等级、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之间关联度和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的接近程度等3个方面对信阳市2012-2021年的水资源系统韧性展开评价。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价法能更好地界定水资源系统韧性的评价标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2012-2021年信阳市水资源系统韧性水平主要为等级Ⅱ和Ⅲ,变化趋势总体是上升的,但仍存在提升的空间。

    水资源系统韧性模糊综合评价法TOPSIS法灰关联分析法信阳市

    基于日尺度旱涝急转指数的重庆市旱涝急转事件演变特征分析

    刘玉冰刘波王文鹏邱鹏...
    20-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准确地反映旱涝急转事件的"突发性"与"交替性"特征,对重庆市34个气象站采用日尺度旱涝急转指数DWAAI提取1960-2018年旱涝急转事件,根据重庆市的实际情况划分不同强度旱涝急转事件对应的DWAAI数值范围,探究不同强度旱涝急转事件发生频次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重庆市旱涝急转事件以旱急转涝为主,旱急转涝事件占旱涝急转事件累计次数的85%,主要发生在4-9月,多年平均次数为22。64站次,其中,中度、重度事件占所有旱急转涝事件的11。7%、2。9%;旱急转涝事件频发于重庆市西部、中部及东北部区域,发生频次的变化趋势不显著;涝急转旱事件主要发生在7-9月,多年平均次数为5。60站次,轻度、中度事件占所有涝急转旱事件的92。9%、7。1%;涝急转旱事件在重庆市东南部、中部以及东北部区域的西部地区(如开县)频发,频发地区的发生频次总体呈增加的趋势。研究成果可为保障重庆市及相关地区水安全、加强防旱抗涝减灾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旱涝急转事件日尺度旱涝急转指数方差校正的Sen趋势检验时空演变重庆市

    辽东湾北部河流氮磷入海通量及污染源解析

    张媛媛刘建卫田晶陈小强...
    29-37,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量化陆源氮磷污染对辽东湾北部海洋环境的影响,以辽东湾北部的浑河和太子河流域(浑太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SWAT模型,对2015-2018年陆源氮磷污染负荷的产生量以及入海通量进行模拟,分析其年际和年内变化特征,并探究氮磷污染的来源、贡献率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陆源氮磷污染产生量及入海通量整体呈减少趋势(2016年除外),太子河氮磷通量约为浑河的2。4倍;受降水驱动影响,丰水期总磷及氨氮的入海通量占比均超过55%。总磷及氨氮在入海污染中贡献率较高,其入海通量与污染物浓度的相关性远低于入海流量。因此,从源头上加强浑太流域污染治理,减少氮磷的汇入,是解决辽东湾北部海洋污染问题的关键。

    氮磷入海通量污染源解析SWAT模型浑太流域辽东湾

    1960-2022年洞庭湖流域多尺度径流量演变特征分析

    张睿曾春芬龙秋波马昱斐...
    38-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候变化加剧旱涝灾害,严重制约了区域水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洞庭湖流域是长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研究洞庭湖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可为洞庭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与规划、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基于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和小波分析法,分析了洞庭湖湘江、资江、沅江和澧水4个流域控制水文站1960-2022年的流量多时间尺度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各子流域实测流量呈非显著性变化趋势。其中,澧水石门站年平均流量呈减少趋势,倾向率为-0。24 m3/s·a-1,沅江桃源站、资江桃江站和湘江湘潭站实测流量均呈增加趋势,倾向率分别为2。42、0。43和3。33 m3/s·a-1;洞庭湖流域4个水文站年内径流分配极不均匀,最大流量主要集中在6、7月份,汛期4-7月份径流量可占年径流量的50%左右,非汛期流量则相对较低;澧水流域实测径流周期与其他3个流域差异明显,澧水石门站径流变化的主周期为4 a,其他3站的主周期为24 a左右;洞庭湖各子流域实测径流具有较好的同步性,年、季、月尺度下的相关系数均在0。65以上。此外,研究发现洞庭湖各子流域不同时期降水径流关系基本保持不变,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量的影响相对较小。

    径流演变周期性降水径流关系洞庭湖流域

    基于水-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同演变的生态流量阈值适宜性研究

    王钰张翔闫少锋刘浩源...
    47-55,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天门河-汉北河流域生活-生产-生态"三生"用水矛盾突出、水生态退化及经济社会发展受限等问题,基于水系统理论与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水-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模型,从系统层面研究河道内生态流量阈值的适宜性。应用情景模拟法,考虑高效节水、再生水利用率提高等调控措施及未来天然来水的不确定性,设置9种情景模拟2022-2035年研究区高、中、低3种生态流量阈值下的水资源供需及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结果表明:高效节水和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均有利于缓解因生态流量阈值增大而引起的区域水资源用户间的冲突问题;从"水-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分析,建议研究区丰水年(P=25%)生态流量阈值设置为年径流量的30%~50%,平水年(P=50%)和枯水年(P=75%)生态流量阈值设置为年径流量的10%~30%;增大生态流量阈值的同时应采取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调控措施。研究结果从"水-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系统的协同演化机制出发分析河流生态流量阈值的适宜性,为复杂水资源系统的优化运行与科学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水系统"水-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生态流量阈值适宜性系统动力学

    基于分层需水的水资源均衡配置研究

    王澎喆赵志轩吴皓天金鑫...
    56-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资源配置是缓解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均衡水与发展的关键措施。根据新时期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的有关要求,以农业、工业、生活、生态用水户为对象,基于分层需水相关理论和已有成果,提出了刚性需水、弹性需水的计算方法;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构建了面向分层需水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采用NSGA-Ⅲ算法与EMW-TOPSIS法求解得到4种效益配置方案;以用水基尼系数表征配置单元间、用水户间的用水公平性,对非劣解集内配置方案的用水公平性进行评价,筛选出兼顾用水公平和效益的均衡配置方案;最后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典型研究区,进行案例应用。结果表明:均衡配置方案下,2025年宁夏全区总缺水量为10。74 × 108 m3,经济效益为2 182。6 × 108元,污染物排放量为162。78 t,该方案对应的全区用水基尼系数为0。98,配置单元间、不同用水户间用水公平性较高;与现状年相比,均衡配置方案对应的全区地下水开采量减少了 0。91 ×108 m3,降幅超过16。1%,地下水供水量占总供水量比例下降1。3%,进一步优化了自治区供水结构。本研究提出的水资源均衡配置思路与方法可为水资源短缺地区均衡配置提供借鉴,也可为新时期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提供技术支撑。

    分层需水量NSGA-ⅢEWM-TOPSIS用水基尼系数用水公平性指标水资源均衡配置宁夏回族自治区

    基于InfoWorks ICM模型的城市小区LID组合方案成本效益研究

    李军刘学峰王德淇李欢...
    66-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低影响开发(LID)雨水系统建设中存在成本与效益难以平衡的问题,选取甘肃省天水市某居住小区为研究对象,构建InfoWorks ICM 一、二维耦合模型,以不同LID组合方案在不同降雨重现期下的径流总量控制率、径流峰值削减率、积水面积削减率、积水量削减率、固体悬浮物(SS)削减率、化学需氧量(COD)削减率为效益表征量,结合LID设施的生命周期成本定量分析成本效益。结果表明:包含绿色屋顶的LID组合方案成本效益偏低,但对于高重现期降雨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更适用于暴雨频发地区;LID组合方案对于积水面积削减率与积水量削减率的成本效益较高,能有效缓解内涝积水,对于COD削减率的成本效益较低,需进一步优化;雨水桶+生物滞留设施+透水铺装作为总成本效益最高的方案,更适用于研究区域LID雨水系统的建设。研究成果对LID雨水系统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低影响开发成本效益InfoWorksICM模型生命周期成本

    基于氢氧同位素的黄土区场次降水水体补给转化关系研究

    孙虎赵宾华李占斌李鹏...
    76-82,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土高原地区开展的生态建设措施改变了流域地形并影响了水文过程。为探究影响途径,以黄土区典型小流域王茂沟流域为研究区,针对场次降水,采集降水前、后的坝地、梯田两种地类分层土壤样品、降水样品、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样品,通过稳定氢氧同位素技术分析水体中的δD和δ18O,揭示了黄土沟壑区降水-地表水-浅层地下水、降水-土壤水之间的传输转化关系。结果表明:场次降水(20230423)时段内,降水量为70。0 mm,降水和地表水补给浅层地下水,补给比例分别为27。62%和72。38%;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水分传输过程中存在坝地的情况下,降水对浅层地下水的补给率增加了 31。90%;沿程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之间的蒸发损失为1%~13%,且在地表水补给浅层地下水的过程中,蒸发损失随传输距离的增加而增大;坝地深层土壤水较梯田更容易受到降水补给;坝地0~60 cm 土层土壤水对60~100 cm 土壤水的垂向补给率(48。11%)小于梯田0~40 cm 土层土壤水对40~100 cm 土壤水的垂向补给率(55。11%)。研究成果可为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建设治理对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研究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水体补给转化场次降水氢氧同位素降水补给率黄土地区

    基于遗传算法的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温度场多测点反演

    黄灵芝张朝森司政陈思琦...
    8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现场条件复杂,实验获得的参数与实际参数存在一定的差异。为获得高精度的温度场仿真结果,根据某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现场实测温度数据,利用遗传算法反演该碾压混凝土坝的绝热温升Q0、温升常数n和导热系数λ,并运用所得的反演参数进行温度场仿真模拟分析,对比不同测点个数下反演所得参数的可靠性和精确性。结果表明:通过遗传算法进行参数反演可有效提高反演的速度与精度,并且反演所依据的测点个数越多反演结果越接近实测数据,9个测点反演比3个测点反演误差减少了 1。43%,比6个测点反演误差减少了 0。44%。因此,在利用遗传算法进行参数反演时应尽量选择较多的测点个数,以提高仿真计算的精度。研究结果可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热学参数反演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温度场遗传算法反演分析有限元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