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蔡焕杰

双月刊

1672-643X

szysgc@nwsuaf.edu.cn

029-87082126

712100

陕西杨凌渭惠路23号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and Water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立足西北面向全国的有关水资源与水工程方面的综合性学术类刊物。主要报导水资源与水工程领域的有关学术论文、专题述评、区域发展战略与对策,以及水工程、水管理、水环境、水利经济等方面的科技成就。读者对象主要是水利、环境、能源、交通、建筑、农林、国土整治及地学等从事与水资源有关的科研、设计、施工、管理、教学的科技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喜 讯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进入核心期刊科技期刊《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自1990年创刊以来,得到相关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影响因子等各项指标逐年上升。我刊于2007年向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文献评价中心提出申请,经过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及同行专家评议推荐,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在此特向自本刊创刊以来给于大力支持和帮助的各级领导、各位编委、专家学者、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对广大的作者和读者表示真城的谢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三维连续-非连续并行计算方法及其在岩爆过程模拟中的应用

    王学滨杜轩薛承宇陈双印...
    177-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深部岩石工程的发展,岩爆变得越发严重.在岩爆的数值模拟方面,连续方法和非连续方法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兼具二者优势的连续-非连续方法更具优势,且正在快速发展.基于CUDA对自主开发的三维拉格朗日元与离散元耦合连续-非连续方法进行了GPU并行加速.为了探索岩爆的机理和过程,模拟了不同静水压力、侧压系数和单元数目(最多达100×104)条件下圆形洞室围岩V形坑的演化规律和单元弹射现象.考察了洞室围岩中裂纹的定量演化规律.研究表明:当静水压力较大时,基于芬纳公式的支护设计偏于不安全.由于V形坑的位置发生改变,V形坑的平均最大深度随着静水压力的增加先缓慢增加后快速增加.关于洞室围岩V形坑的模拟结果能与有关的实验结果、数值结果和现场观测结果吻合.上述研究很好地体现了岩爆并行计算较串行计算和商业软件计算的优势.

    岩爆GPU并行计算三维连续-非连续方法V形坑静水压力侧压系数洞室

    降雨和水位变化条件下排涝河道岸坡稳定性的数值研究

    陈强秦子鹏蒋宁周林真...
    186-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降雨和水位变化对排涝河道岸坡稳定性的影响,结合温州市鹿城区丰门河的水文地质资料和现场取样试验结果,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河道岸坡的数值模型,计算分析在降雨和排涝过程中岸坡的稳定性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岸坡土体的渗透性较小且岸坡周围有建筑遮蔽时,降雨对岸坡渗流场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降雨时间而非雨型,整个过程中岸坡并未发生大幅渗流,河道水位和河道周围的建筑是影响河道岸坡稳定性的主要原因.水位越高时的岸坡稳定性越大,建筑距离河道越近、荷载越大时,岸坡的稳定性越小.虽然密集分布的建筑会降低岸坡的稳定性,但同时也减小了岸坡稳定性对水位变化的敏感度.在所有工况下,丰门排涝河道岸坡的稳定安全系数均大于临界稳定安全系数1.20,说明当前的岸坡处于安全状态,无需额外支护措施.

    降雨排涝河道水位变化渗流建筑荷载岸坡稳定

    基于LightGBM模型的甘肃省临夏县滑坡易发性评价

    何哲石玉玲李富春贾卓龙...
    197-205,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甘肃省临夏县地质环境复杂,滑坡灾害发育,对当地居民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威胁,亦对工程建设的开展造成一定阻碍,因此,选取高效准确的机器学习方法对临夏县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具有重大意义.首先依据遥感影像和野外勘察资料,选取了1 718 处滑坡样本,遴选了滑坡灾变的16 种影响因子并建立滑坡影响因子评价体系;再结合预测精度和运行时间等指标对比了轻量级梯度提升机(LightGBM)模型与主流机器学习模型的性能;最后利用混淆矩阵分级方法进行了基于LightGBM模型的临夏县滑坡易发性评价.结果表明:临夏县重要滑坡影响因子为地表植被和地形地貌因子,其中土地覆盖为最主要影响因子;LightGBM模型预测精度高达0.931,且运行速度仅为11.7 s,既能保证高精度又极大提升了运行效率;在抽稀后的数据集上,LightGBM模型的预测表现、校准程度和分级结果均优于随机森林(RF)模型;混淆矩阵分级法的较高和高易发区内滑坡分布更为集中,在 14.94%的区域内分布着86.86%的滑坡灾害点.滑坡易发性评价结果较好地反映了研究区内滑坡分布发育情况,可为当地工程建设及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一定指导.

    滑坡易发性评价轻量级梯度提升机机器学习甘肃省临夏县

    1958-2017年江西省水稻需水量与有效降雨量耦合关系分析

    李娜袁成福罗凤春胡龙颂...
    206-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江西省15 个气象站点1958-2017 年逐日气象数据,利用Penman-Monteith方法、Mann-Kendall趋势检验、气候倾向率和ArGIS空间插值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早稻和晚稻生育期内有效降雨量(Pe)、需水量(ETc)及需水量与有效降雨量耦合度(λ)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江西省早稻和晚稻生育期内平均有效降雨量分别为186.69 和119.26 mm,早稻和晚稻有效降雨量分别以1.00 和1.31 mm/10a的平均速度增加,赣北有效降雨量及其上升趋势均大于赣南;早稻和晚稻生育期多年平均需水量分别为335.77 和381.20 mm,早稻和晚稻需水量最大值均出现在赣州、吉安站附近区域,最小值均出现在庐山、修水站附近区域,早稻需水量和晚稻需水量变化趋势分别为-3.09 和-7.95 mm/10a;早稻和晚稻需水量与有效降雨量耦合度多年平均值分别为0.57 和0.33,早稻和晚稻耦合度均以0.01/10a呈不显著增加趋势.早稻和晚稻耦合度最大值均出现在庐山站,早稻和晚稻耦合度较小值均在赣州、吉安、南昌和波阳站,总体上,早、晚稻耦合度及耦合度倾向率均为赣北大于赣南,赣南地区水稻缺水情况比赣北更严重,尤其要关注赣南地区晚稻缺水情况,并做好水资源规划及制定灌溉措施.

    有效降雨量需水量耦合度时空分布水稻江西省

    生物有机肥与水分联合调控下稻田土壤氮素变化规律

    姚显紫侯会静韩正砥詹沐霖...
    217-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生物有机肥和控制灌溉联合调控下稻田土壤氮素变化的特征和规律,开展了水稻小区种植试验.试验设置2 种灌溉模式(常规淹灌(F)、控制灌溉(C))和3 种施肥模式(全施化肥(A)、生物有机肥等氮替代 15%化学氮肥(B)、生物有机肥等氮替代 30%化学氮肥(C)),分析水稻生育期内土壤铵态氮与硝态氮含量的变化特征.试验表明:至水稻分蘖期时,相同灌溉模式下,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的稻田土壤铵态氮含量均值均低于全施化肥处理,降幅为19.85%~48.78%,土壤硝态氮含量均值是生物有机肥等氮替代30%化学氮肥的处理低于全施化肥处理,降幅为15.35%~33.08%;而从水稻拔节期起,相同灌溉模式下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的稻田土壤铵态氮平均含量比全施化肥处理增加了12.71%~56.26%,除FB处理硝态氮含量降低外其余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的土壤硝态氮平均含量比全施化肥处理增加了19.21%~105.80%.控制灌溉的水稻全生育期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常规淹灌(P<0.05),而土壤铵态氮含量则是常规淹灌高于控制灌溉.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配施化肥有利于水稻分蘖期后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的积累,提升了稻田土壤氮素的养分累积,其中生物有机肥等氮替代 15%化肥的效果较好.控制灌溉使得土壤硝态氮含量增加,同时也减少了土壤铵态氮的含量.综合考虑环境与经济效益,控制灌溉与生物有机肥等氮替代15%化肥的稻田水肥管理模式较好.

    生物有机肥控制灌溉联合调控铵态氮硝态氮土壤氮素变化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