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部探矿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部探矿工程
西部探矿工程

祁世军

月刊

1004-5716

xbtk@21cn.com; xbtk@chinajournal.net.cn

0991-4818563、4851723

830000

新疆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东街279号

西部探矿工程/Journal West-China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查看更多>>本刊为发展祖国的探矿科学技术,为西部大开发和国民经济建设,为广大岩土钻掘和矿业工程技术人员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在贵州岩溶地区的应用研究-以遵义市某项目为例

    李生红周俊何文刚李华章...
    152-154,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浅层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资源而备受关注,其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在贵州岩溶地区的发展起步较晚,近年来虽然在贵州各主要城市区都有项目在逐渐运行,但是针对贵州岩溶地区的地埋管地源热泵的实际运行分析仍很欠缺.通过遵义市某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为例,分析其地热地质情况、岩土体热物性特征及冬夏季系统运行情况,为地埋管热泵技术在贵州岩溶地区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浅层地热能岩溶地区地埋管热物性

    被动CT反演技术在华亭煤矿冲击地压预测预报中的应用

    林飞李彦斌郭伟成郭敏杰...
    15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华亭煤矿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划分不准确和冲击危险等级判定不精准的难题,利用华亭煤矿250102-2工作面2021年8月1日~10月31日SOS微震监测系统采集到的震动数据,进行震动波CT反演,并根据反演结果,定量评价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的冲击危险演化与分布,确定工作面回采期间的冲击危险区域以及冲击危险等级,并针对性地制定冲击危险治理方案及管理措施,实现250102-2工作面冲击及矿震灾害的实时监测预警.有效降低了冲击地压灾害影响,确保职工安全及矿井高效生产.

    冲击地压CT反演震动波危险区域划分危险等级划分

    七道沟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浅析

    于永海杨铁军刘周
    159-162,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七道沟铁矿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处于老岭断块(Ⅳ级)与浑江上游凹褶断束(Ⅳ级)的交汇部位,本次主要研究的是七道沟铁矿区的5号矿体和二道河子铁矿区三矿组矿体(3-1号~3-5号矿体),涉及的矿石类型有赤铁矿石和磁铁矿石两种类型.矿床主要受地层、岩相、岩浆岩等控制,矿床成因类型为浅海相沉积变质碳酸盐铁矿及后期热液富集、叠加改造而成(传统上称为大栗子式铁矿).

    七道沟铁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找矿标志

    废弃露天陶瓷土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

    蒙燕祥
    163-166,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丰县黄磜镇历史上陶瓷土矿民间开采活动较多,由于各废弃矿山历史上存在不规范开采、乱采乱挖行为,对矿山废弃地及周边造成了生态环境毁坏以及土地资源的损耗.以韶关市新丰县2023年度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黄磜镇片区)下发的34个图斑为研究对象,梳理总结陶瓷土矿山废弃地存在的矿山地质灾害发育、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损毁等矿山生态环境问题以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消除地质安全隐患、地形地貌重塑、截排水、土壤重构、植被重建等生态修复工程措施,为后续同类型废弃矿山生态环境问题调查及生态修复提供示范与借鉴.

    新丰县黄礤镇历史遗留废弃陶瓷土矿山矿山生态问题生态修复工程措施

    综合物探法在受污染的岩溶勘察中的探究

    倪明升
    167-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物探方法在岩溶地区勘查岩溶发育区或岩溶发育管道时,因为高密度电法的可靠性、稳定性、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被普遍应用.本次在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因煤焦化厂发生含油废水溢流事件,致使受污染区域的地下介质的导电性和介电常数改变.主要对高密度电法在这样的条件下得到的结论进行分析,为获得有效结果引出了另一种物探方法.

    高密度电法微动法综合物探碳酸盐岩勘察

    新疆且末县穷乃克纳克铜矿地质特征

    刘兵陈威郑鸿
    171-173,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穷乃克纳克铜矿是近年在新疆东昆仑发现的重要铜矿床,矿体产于下石炭统托库孜达坂群的英安质凝灰岩与砂岩、粉砂岩接触带附近,分布特征受地层控制.含矿岩性为晶屑凝灰岩,矿体多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分布于火山岩与碎屑岩的接触带附近.该矿为海相火山岩型铜矿.主成矿元素为铜,伴生元素为锌、铅、银、金、硫等,目前共圈出5条铜矿体,其中L1、L2号矿体规模较大,品位较高,向深部仍有较大延深.通过进一步工作,该矿床有望达到中型以上规模.

    穷乃克纳克铜矿地质特征

    矿用智能化通风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应用研究

    宋龙龙
    174-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山西某矿现用通风系统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偏低,存在通风能耗大、效率低、安全稳定性差等不足,基于该矿现用通风系统存在的不足,设计了矿井智能通风系统,介绍了智能通风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了系统的硬件部分与软件部分,并进行了应用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应用该智能化通风控制系统,通风效率更高,通风能耗更低,且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促进了矿井通风工作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智能通风控制系统架构硬件软件效果

    薛虎沟矿2-111综采面采空区火灾治理技术研究

    孟振华
    177-179,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薛虎沟矿为解决2-111回采工作面采空区遗煤自燃的难题,基于矿井地质条件,设计提出堵漏风、注浆灭火和边界封堵综合治理方案,注浆灭火效果显著.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注浆防灭工艺,能有效地抑制采空区遗煤自燃;通过管道风机和预埋束管的方法,对火区及周边采空区内的各项气体监测均满足火灾熄灭要求,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采空区火灾治理注浆灭火堵漏风

    浅析煤矿瓦斯治理中的钻探技术及防治要求

    左志宏
    180-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矿瓦斯事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安全事件,在煤矿瓦斯防治工作中,企业必须合理应用各类钻井技术,以保证煤矿的安全.对矿井瓦斯灾害的研究,要深入到矿井安全生产中去,主要从加强安全生产的管理和监管两方面进行.矿井的瓦斯地质特点是影响矿井安全生产安全的重要因素,应结合矿井的地质特点,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煤矿瓦斯防治形势钻探技术应用

    英德市青塘镇某岩溶大泉近四十年动态变化分析研究

    宋伟强李瑞霜李明
    183-186,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广东省英德市青塘镇向斜盆地岩溶大泉Q8189为研究对象,对其发育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对岩溶大泉出露条件和控制因素,泉域范围、流量、水位、水质及其动态变化特征;碳酸盐岩层组成结构类型及其对岩溶发育和地下水赋存的影响;断裂、褶皱和裂隙带等地质构造对岩溶发育和地下水分布的控制作用,构造活动、演化与岩溶发育期次和地下水循环的关系;含水层的类型及分布特征,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富集、分布特征、补径排条件、动态变化特征分析,进一步明确岩溶泉成因异性,归纳泉水出露条件及流量动态特征,揭示岩溶泉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岩溶大泉基本特征Q8189大泉已上升群泉出露排泄,即构造向斜—断裂裂隙连成泉.通过长期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岩溶大泉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的流量变化特征,并将其2023年枯水期流量与1980年枯水期流量进行了对比,发现该泉点流量有明显减少趋势.同时,对比分析了2009年和2023年泉点水样主要离子浓度变化,结果显示:七大主要离子除HCO3-外,浓度均有增加趋势,增加倍数0.46~8.61倍不等.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NO3-、NO2-浓度也分别增加了3.84、2.68倍.镉、六价铬、铅、砷浓度减少了约0.5~1倍.

    岩溶大泉动态变化特征流量水质向斜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