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部探矿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部探矿工程
西部探矿工程

祁世军

月刊

1004-5716

xbtk@21cn.com; xbtk@chinajournal.net.cn

0991-4818563、4851723

830000

新疆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东街279号

西部探矿工程/Journal West-China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查看更多>>本刊为发展祖国的探矿科学技术,为西部大开发和国民经济建设,为广大岩土钻掘和矿业工程技术人员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掘进机远程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应用分析

    吴冬冬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掘进机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与控制精度,基于当前掘进机控制系统现存的主要问题,设计了一种掘进机远程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了该系统的总体结构,并重点设计了关键分系统及模块,经应用测试,该掘进机远程智能控制系统反应灵敏,运行稳定可靠,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能实现远程自动控制掘进机,有效满足了掘进机日常掘进控制需求,更好地保障了掘进机的安全快速掘进,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掘进机智能控制系统结构关键分系统测试

    煤矿井下采煤技术中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

    陈永富
    11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炭生产中,加强对采煤技术的创新应用,提高采煤效率,创造更高的经济收益,是我国煤矿事业发展中的重要研究方向.对煤矿井下采煤技术进行了分析,结合煤矿井下采煤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

    煤矿井下采煤技术问题

    高瓦斯煤矿通风技术要点探讨

    赵强
    119-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煤矿企业的现代化生产和管理中,通风技术管理是最关键的内容之一,尤其是高瓦斯煤矿加强通风管理,需要工作人员把握通风技术的关键点,制定可行的通风管理策略和方案.分析了高瓦斯煤矿通风管理的重要性,结合高瓦斯矿井通风技术的原理,总结了高瓦斯煤矿通风技术的要点和技术优化策略.通过建立B型通风模式、加强瓦斯涌出抑制、完善通风系统管理措施、加强人才建设等方式,提高高瓦斯煤矿通风技术的应用效果.

    高瓦斯煤矿通风技术要点

    刮板输送机直线度检测方法研究

    薛金国
    12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刮板输送机在工作过程中易出现偏移现象,严重影响运输效率的问题,基于刮板输送机的主要结构与具体形态表征方法,研究了刮板输送机直线度的检测方法与控制方法,并进行了工程应用分析,应用这些方法,能准确检测刮板输送机的姿态,有效控制刮板输送机的直线度,更好地保障刮板输送机的稳定高效运行.

    刮板输送机直线度检测方法控制方法

    综采工作面尾端头应力区支护技术

    徐瑞新
    12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长春兴煤矿303工作面回采期间受集中应力影响,工作面尾端头围岩破碎严重,导致工作面支架移架困难,回采难度大,通过技术研究决定对尾端头支护进行优化,提出了"可伸缩超前支架+注浆锚索棚"联合支护技术;通过实际应用效果来看,对尾端头支护优化后工作面在后期回采过程中未出现尾端头煤柱垮落、顺槽顶板破碎现象,取得了显著应用成效.

    综采工作面集中应力支护优化应用分析

    矿井综采工作面综采设备顺煤流启动技术研究

    田亚峰
    128-130,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很多矿井在启动综采设备时,普遍存在会先启动主井皮带机,最后启动采煤机综采工作面设备采用的是逆煤流启动的启动方式,该种启动方式存在设备空转时间过长、磨损量大、能耗过大的不足,基于当前矿井综采设备启动现状,结合顺煤流启动需用到的部分关键技术,设计了综采设备顺煤流启动方案,研究了具体实现方式,并分析了预期效果,与传统的逆煤流启动方式相比,顺煤流启动设备空转时间更短,磨损更小,耗电量更低,经济效益更好,有效避免了后级设备空转时间过长的问题,促进了矿井降本增效.

    综采设备煤流检测技术启动节能效果

    煤矿动压巷道围岩稳定性协同卸压控制技术研究

    何鹏飞
    131-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矿动压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对矿井安全生产至关重要.霍州煤电木瓜矿针对强动压巷道围岩变形量大,返修次数多,常规支护手段控制巷道围岩变形收效甚微现状,以该矿10-206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分析了动压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及规律.基于钻孔卸压原理,从改变巷道围岩应力环境入手,提出由常规"钻孔卸压"向"变孔径钻孔卸压"的强动压巷道围岩支护理念.建立变孔径钻孔卸压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变孔径钻孔对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合现场实际工况,提出变孔径钻孔卸压技术方案,进行了工业性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变孔径钻孔卸压技术在转移高应力的同时可以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变形,试验巷道顶底板及两帮围岩变形量分别缩减31.5%和46.7%,帮助巷道安全,也为矿井地质条件相类似工作面巷道围岩控制提供参考.

    综采工作面动压巷道围岩控制钻孔卸压

    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研究

    李辰罡王学治赵腾云牛瑞鹏...
    135-138,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矿山的地质环境进行综合评价能够有效制定出针对矿山地质环境修复的相关政策.以陕西省渭南市曹村镇矿山为研究对象,结合直觉模糊决策和优劣解距离法,构建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模型,并基于实际矿山对评价模型进行有效性分析,经过研究发现:根据评价模型得出的当地的矿山地质环境变化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此过程与遥感调查结果相符,验证了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且所划分的地质指标客观性较强,与所提出模型的契合度较高.

    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客观

    软岩巷道顶板锚杆锚索联合支护参数优化研究

    安彦霖
    139-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深部软岩巷道围岩变形大的问题,以木瓜矿10-206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对原支护方案下巷道围岩变形进行分析,发现原支护下顶底板相对位移量868.5mm,两帮移近量达到725.2mm,根据变形情况给出锚杆+锚索优化支护方案.对优化支护方案进行分析,发现优化后顶底板移近量达到了131.36mm,较原支护方案下降了83.49%,两帮移近量为85.25mm,两帮移近量下降了86.79%.对优化方案进行应用分析,得出随着监测天数的增大,此时的巷道围岩变形量呈现先增大后平稳的趋势,巷道底鼓量最大值为226.3mm,巷道的两帮移近量为364.1mm,顶底板移近量为443.3mm,较原支护方案变形量得到一定控制,为巷道稳定性做出贡献.

    数值模拟软岩巷道移近量支护优化

    贵州省兴仁市国保煤矿煤质特征及岩相特征

    吴孟秋
    142-14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矿位于国保背斜两翼,总体构造形态为走向南西—北东向,倾向为北西向和南东向,倾角一般为10°,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含煤岩系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平均厚度为226.33m.含煤10~23层,含可采煤层6层(17、18、19、24、25、26煤层),其中17、19、26煤层为全区可采煤层;18、24、25煤层为大部可采煤层.6层可采煤层均为较稳定煤层.井田内煤类单一,为无烟煤三号(WY3).通过地表踏勘、钻探验证、样品化验、测井等工作手段查明矿区煤层特征,了解含煤地层特性.通过煤质特征及岩相特征进行分析,可为同类地区煤层勘查提供参考借鉴.

    煤矿煤质特征岩相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