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杨安钢

月刊

1007-8738

immuedit@fmmu.edu.cn

029-84774550

710032

西安市长乐西路169号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免疫学会和第四军医大学共同主办,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科技期刊,属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期刊及美国《CA》刊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四肽重复结构域36(TTC36)通过增强IκBα的表达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HK2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炎症反应

    彭瑞严鑫李千音
    673-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四肽重复结构域(TTC36)对HK2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及潜在的机制。方法 采用慢病毒感染法建立过表达TTC36的HK2稳转细胞系,转入空载质粒CMV-Flag作为对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K2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细胞介素6(IL-6)、CC趋化因子配体2(CCL2)、IL-1β以及核因子κB抑制物α(IκBα)、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的mRNA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Western blot法检测iNOS、TNF-α、胱天蛋白酶3(caspase-3)、裂解型胱天蛋白酶3(c-caspase-3)、Bcl2相关X蛋白(BAX)、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闭锁小带1(ZO-1)、核因子KB(NF-κB)信号通路中IκBα、NF-κB p65、磷酸化的NF-κB p65(p-NF-κB p65)的蛋白表达。放线菌酮(CHX)、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处理细胞后,Western blot法检测IKBα的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HK2细胞过表达TTC36后,炎症介质表达减少;细胞凋亡率降低以及c-caspase-3、BAX表达减弱;细胞增殖加快,PCNA和ZO-1的表达增强;IκBα表达上调,NF-κB p65、p-NF-κB p65表达下调,胞质和胞核中的NF-κB p65表达量均减少。CHX处理后过表达TTC36延长IκBα的半衰期,而MG132可恢复过表达TTC36带来的IκBα的变化。结论 过表达TTC36抑制HK2细胞的炎症反应,减少细胞凋亡,促进增殖,加强紧密连接,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强IκBα的表达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带来的细胞损伤。

    四肽重复结构域36(TTC36)肾小管上皮细胞炎症核因子κB(NF-κB)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第五届编委代表会议顺利召开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编辑部
    680页

    基于上转换纳米材料的C反应蛋白(CRP)高灵敏度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

    刘玉桃朱钰璞宋朝君王宇亮...
    681-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镧系元素掺杂的上转换纳米材料增强检测体系的荧光强度,利用特异性识别C反应蛋白(CRP)的单克隆抗体,开发出一种高灵敏度、高光稳定性和高特异性的免疫荧光检测方法。方法 制备以NaGdF4:Yb/Tm/Er为核心,以NaLuF4为外壳的核壳结构上转换纳米颗粒,通过表面配体交换以得到水溶性纳米颗粒,以共价方式偶联FMU-CRP1特异性检测抗体,构建上转换发光检测试剂。通过双抗体夹心法,建立基于上转换纳米材料的免疫荧光法。结果 基于上转换纳米材料的免疫荧光法,在(0。015~1)ng/mL CRP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44),检测下限为0。015 ng/mL。与ELISA相比,本方法的检测灵敏度提高33倍,显著优于ELISA。结论 基于上转换纳米材料的免疫荧光法兼具高灵敏度和高光稳定性特点,有望为临床应用提供新参考。

    上转换纳米材料C反应蛋白(CRP)免疫荧光法灵敏度

    基膜聚糖通过抑制1型辅助T细胞分化提高耐药性卵巢癌治疗效果

    陈萍吴若琳高星赵元琳...
    687-6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膜聚糖(LUM)在卵巢癌顺铂耐药中的作用机制,并初步探索其对1型辅助T(Th1)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通过基因表达数据集(GEO)筛选卵巢癌顺铂耐药株及敏感株中差异表达的基因,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其表达水平。利用小干扰RNA(siRNA)敲低人卵巢癌细胞中LUM表达,并用Western blot法验证敲低效率。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敲低LUM对顺铂处理后的卵巢癌细胞系周期及凋亡的影响。通过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LUM潜在靶蛋白,并用分子对接验证其相互作用。肿瘤免疫评估资源数据库(TIMER)筛选LUM对卵巢癌系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并利用ELISA与实时定量PCR验证。流式细胞术分析LUM对共培养的CD4+T细胞分化的调控作用。结果 GEO数据显示LUM在顺铂耐药株中显著上调,且其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相关。LUM在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株中表达水平较高,且顺铂治疗能促进LUM的表达。敲低LUM增加顺铂诱导的卵巢癌细胞的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提高药物敏感性。靶基因筛选表明,LUM可能通过与Src同源域磷酸酶2(SHP2)相互作用调控卵巢癌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另外,TIMER分析结果提示高表达LUM抑制Th1细胞分化,在卵巢癌耐药株中敲低LUM促进Th1细胞分化,通过调控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12(IL-12)分泌影响免疫细胞的肿瘤杀伤力。结论 LUM在卵巢癌顺铂耐药中表达上调,可能通过调控SHP2相关信号通路降低卵巢癌细胞顺铂敏感性。LUM还通过调控卵巢癌细胞细胞因子分泌,进而抑制Th1细胞分化,促进肿瘤耐药性产生,可能是卵巢癌治疗新的潜在靶点。

    基膜聚糖(LUM)卵巢癌顺铂1型辅助T(Th1)细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25年征订启事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编辑部
    695页

    法舒地尔通过促进线粒体自噬抑制NLRP3炎性小体激活改善APP/PS1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

    刘怀绢章培军于婧文王记委...
    696-7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线粒体自噬和含pyrin结构域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家族蛋白3(NLRP3)炎性小体(inflammasome)途径探究法舒地尔改善淀粉样前体蛋白/早老素1(APP/PS1)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方法 APP/PS1小鼠分为模型组以及治疗组,C57BL/6小鼠为对照组。治疗组每日腹腔注射25 mg/kg的法舒地尔,连续2个月,对照组和模型组注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水迷宫和Y迷宫实验检测小鼠行为学;尼氏染色法和神经元特异性核抗原(NeuN)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评估神经元的数量和形态,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染色检测神经元凋亡;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检测P62和NLRP3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诱导的推定激酶1(PINK1)、帕金森病蛋白(Parkin)和 NLRP3 mRNA 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 法检测 PINK1、Parkin、P62、微管相关蛋白 1 轻链 3(LC3)、NLRP3、含C末端胱天蛋白酶活化和募集结构域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和白细胞介素18(IL-18)的表达。结果 水迷宫和Y迷宫结果显示,治疗组小鼠认知行为明显改善,其空间记忆和探索能力显著提高;尼氏染色结果和NeuN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神经元数量减少,尼氏小体减少,法舒地尔治疗后神经元的形态和数量均有所改善,TUNEL染色结果还表明,法舒地尔治疗后APP/PS1小鼠脑组织中凋亡细胞数减少;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PINK1、Parkin表达减少,P62、LC3、NLRP3、ASC和IL-18表达增加,法舒地尔治疗后PINK1、Parkin和LC3表达增加,P62、NLRP3、ASC和IL-18表达减少。结论 法舒地尔可以改善APP/PS1小鼠的认知功能,并改善其神经元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促进线粒体自噬进而抑制NLRP3炎性小体的激活有关。

    阿尔茨海默病淀粉样前体蛋白/早老素1(APP/PS1)小鼠法舒地尔线粒体自噬炎性小体(inflammasome)

    黏病毒抗性蛋白A(MxA)通过增强干扰素刺激应答元件(ISRE)活性诱导HepG2细胞干扰素刺激基因表达

    杨凯潘颖刘萍宇芙蓉...
    704-7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黏病毒抗性蛋白A(MxA)对HepG2细胞Janus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途径的影响。方法 采用pcDNA3。1-Flag-MxA转染HepG2细胞,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MxA蛋白在HepG2细胞的表达和定位,Western blot法检测MxA蛋白表达;采用MxA小干涉RNA(si-MxA)转染HepG2细胞并以α干扰素(IFN-α)处理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epG2细胞黏液病毒抗性蛋白A(MxA)、蛋白激酶R(PKR)和寡聚腺苷酸合成酶(OAS)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MxA、PKR、OAS、细胞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1(STAT1)、磷酸化的STAT1(p-STAT1)、STAT2、p-STAT2和干扰素调节因子9(IRF9)的蛋白表达。此外,pcDNA3。1-Flag-MxA与pISRE-TA-luc分别共转染至HepG2和HepG2。2。15细胞,荧光素酶活性检测干扰素刺激应答元件(ISRE)活性。结果 MxA蛋白在HepG2细胞质和细胞核均有表达且细胞质表达量高于胞核。敲低HepG2细胞中MxA表达虽不影响IFN-α诱导的STAT1、p-STAT1、STAT2、p-STAT2和IRF9蛋白的表达,但显著降低抗病毒蛋白PKR和OAS的表达。过表达MxA的HepG2细胞ISRE活性增强且PKR和OAS蛋白表达增高,但这种效应却在HepG2。2。15细胞中被抑制。结论 MxA通过增强JAK/STAT信号通路ISRE活性诱导抗病毒蛋白表达。

    黏病毒抗性蛋白A(MxA)Janus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干扰素刺激应答元件(ISRE)干扰素刺激基因(ISG)

    患者血清类Kidd和Duffy血型特异性自身抗体的鉴定分析

    杨琳赵静雅杨世明魏华...
    710-7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患者血清中存在类同种Kidd血型系统抗Jk a、抗Jk b和Duffy血型系统抗Fy b特异性自身抗体的血型血清学鉴定结果及其输血策略。方法 采用试管盐水法(NS)、微柱凝胶试验(MGT),对患者血标本进行ABO、Rh血型鉴定及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采用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对患者血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抗体特异性鉴定、患者红细胞对应血型抗原鉴定、吸收放散试验进行验证及交叉配血试验,为患者筛选不含对应血型抗原的红细胞进行输血治疗。结果 6例患者中B型5例、AB型1例,RhD抗原均为阳性,2例Jk a+b-、1例Jk a-b+、2例Fy a-b+、1例Jk a-b+和Fy a-b+,DAT均为阳性。患者血清中存在类同种特异性抗Jk a抗体2例、抗Jk b抗体1例、抗Fy b抗体2例、抗Jk b+抗Fy b抗体1例,与类同种特异性抗体所对应的红细胞血型抗原为阳性。抗体类型为IgG型,类抗Jk a抗体效价为1∶4、类抗Jk b抗体效价为1∶2、类抗Fy b抗体效价为1:2。结论 类同种特异性抗体通常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的自身抗体,可干扰血清学检测结果和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输注对应血型抗原阴性的血液是保证输血安全和有效的重要措施。

    溶血性贫血类似同种抗体抗体鉴定抗Jka抗Jkb抗Fyb配血不合

    炎症相关细胞因子表达升高与类风湿关节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闫大伟万磊张孟雨王思宇...
    715-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含量,探讨炎性相关细胞因子联合检测对RA病情程度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募集RA患者28例和同期15例健康体检者。多重微球流式免疫荧光发光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2、IL-5、IL-6、IL-8、IL-12P70、IL-17、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α 干扰素(IFN-α)、IFN-γ、IL-4、IL-10 炎症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情况,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C反应蛋白(CRP),魏氏法测量红细胞沉降率(ESR),获取炎症指标数据。计算RA组患者28关节疾病活动指数(DAS28),比较各细胞因子与RA疾病活动度的曲线下面积,分析RA患者炎症相关细胞因子血清水平与CRP、ESR的相关性。结果 RA患者血清中IL-2、IL-6、IL-12P70、IL-4、IL-10与RA疾病活动度的指标DAS28-CRP显著相关,IL-12P70、TNF-α、IL-4与RA疾病活动度的指标DAS28-ESR显著相关,反映RA患者病情程度的指标CRP与IL-6(r=0。515)、IL-12P70(r=0。530)、IL-4(r=0。539)、IL-10(r=0。434)呈正相关,ESR 与 IL-6(r=0。403)、IL-12P70(r=0。475)、TNF-α(r=0。497)、IL-4(r=0。450)呈正相关。与 CRP、ESR 正常组比较,CRP 异常组中 IL-6、IL-12P70、IL-2、IL-4、IL-10 水平升高,ESR异常组中IL-12P70、IL-4、TNF-α水平升高。RA组患者IL-8、IFN-α、IFN-γ表达较健康组升高。结论 血清中炎症相关细胞因子检测对RA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程度判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作为确诊RA的重要预测指标。

    类风湿关节炎(RA)促炎性细胞因子抑炎性细胞因子多重微球流式免疫荧光病情评估

    临床输血中Rh表型检测及同型输注的必要性

    李晓芳彭小友王琼何章勇...
    723-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Rh表型检测及同型输血的重要性。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法对本院3411例反复输血患者与4735例献血员样本进行Rh表型(CcDEe)分型检测,对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产生情况统计。对Rh同型输血组与随机输血组的输血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研究Rh抗原及其表型分布情况与已报道的结果相似,Rh CCDee、Rh CcDEe为高频表型,Rh血型系统的抗体为高频不规则抗体,占检出抗体的62。42%;随机输血组Rh系统不规则抗体产生率6。67%、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率10%均高于Rh同型输血组的0和3。3%,随机输血组发生输血不良反应3例,Rh同型输血组无输血不良反应发生,且该组输注红细胞后的血红蛋白上升更明显。结论 在反复输血的患者中,Rh表型检测和同型输血,可避免随机输血造成的Rh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困难,有效降低由Rh血型系统引起的输血免疫和输血不良反应的风险,提高输血疗效,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Rh表型同型输注临床安全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