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北植物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北植物学报
西北植物学报

赵忠

月刊

1000-4025

xbzwxb@vip.163.com

029-87082936

712100

陕西省杨陵邰城路3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植物学报/Journal Acta Botanica Boreali-Occidentalia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西北植物学报》立足西北,面向全国,主要刊载有关植物遗传育种学、分子生物学、植物基因工程、植物解剖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生化、药用植物成分分析,以及植物群落生态学、生物多样性、植被演替、植物区系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的原始论文、研究简报以及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综述论文和反映最新科技成果的快报。读者对象为国内外有关植物科学的科学研究人员、高等学校教师、研究生以及植物保健品和药品研究开发的相关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皂荚刺发育过程中形态与结构观察研究

    孙娅楠赵杨何可权陆跃堂...
    2080-2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皂荚实生苗为研究材料,利用扫描电镜、体式显微镜和石蜡切片法观察记录皂荚刺的发育过程,以明确皂荚刺发育过程的形态与结构变化,为皂荚遗传改良、定向栽培以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结果表明:(1)皂荚刺为枝刺,起源于皂荚幼苗叶腋内分生组织,发育过程与枝条的发育相似.(2)皂荚刺结构呈椭圆形,其木质部具有环纹导管,且木质部生长速度大于韧皮部.(3)皂荚刺的发育时期分为8个时期,依次为无刺期(催芽处理后2 d)、刺原基期(3 d)、鳞叶基本完成期(7 d)、刺分化期(8 d)、刺基本结构形成期(14 d)、刺开始木质化期(30 d)、刺开始褐化期(75 d)和刺完全褐化期(165 d).

    皂荚发育过程形态结构

    NaCl胁迫对宁夏枸杞叶和幼根显微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马晓蓉杨淑娟姚宁王玲霞...
    2087-20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宁夏枸杞为材料,采用超薄切片技术制备样品,应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分析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条件下宁夏枸杞叶和幼根显微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NaCl胁迫的加重,(1)叶片上表皮细胞增厚,栅栏组织细胞出现缩短现象,排列疏松且紊乱;幼根的初生结构无明显变化.(2)叶片栅栏组织中叶绿体不再紧靠在细胞膜上,叶绿体双层膜破坏,基粒片层松散排列,杂乱无章,出现膨胀和空泡现象,淀粉粒和嗜锇颗粒增多,叶肉细胞中线粒体发生轻微变化;幼根中皮层薄壁细胞线粒体形状发生改变,结构破坏,内膜和外膜模糊甚至破裂,大多数嵴模糊,出现空泡现象;细胞核解体,基质外溢.研究表明,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对宁夏枸杞叶片和幼根细胞的显微及超微结构影响不同,NaCl浓度大于200 mmol/L时,宁夏枸杞叶片和幼根细胞的显微及超微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且叶肉细胞中线粒体的变化没有叶绿体的变化显著,推测叶肉细胞中线粒体的耐盐性比叶绿体强.

    宁夏枸杞NaCl胁迫显微结构超微结构

    桃儿七种子低温层积过程中胚形态及生理生化物质变化

    久西加杜弢陈红刚李飞...
    2096-2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低温层积过程中桃儿七种子胚形态及生理生化变化与休眠解除的内在联系,该研究通过低温层积处理(90 d)解除桃儿七种子休眠,观测不同层积时间种子胚形态、胚率、发芽率、营养物质(淀粉、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内源激素[赤霉素(GA)、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水平及呼吸途径关键限速酶[丙酮酸激酶(PK)、琥珀酸脱氢酶(SDH)、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H)]的活性变化.结果显示:(1)在低温层积过程中,桃儿七种子胚形态为鱼雷或子叶型胚;种子发芽率在层积后期(60~75 d)显著提高(P<0.05).(2)层积后,种子内淀粉含量及PK活性、SDH活性显著降低(P<0.05),其可溶性蛋白含量和IAA含量显著升高(P<0.05),萌发促进物和抑制物比例(GA/ABA、IAA/ABA、GA+IAA/ABA)也呈升高趋势.(3)种子胚率与其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种子发芽率与其可溶性蛋白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研究发现,桃儿七种子无形态休眠;种子内营养物质的分解转化为种子休眠解除过程中各种代谢活动提供能量,且淀粉可能是此过程中最主要的供能物质;磷酸戊糖途径(PPP)的活化、萌发促进物和抑制物比例的升高及IAA含量的显著上升是桃儿七解除休眠的关键.

    桃儿七种子休眠种胚形态生理生化变化

    AM真菌对留兰香和常夏石竹耐盐性的影响

    徐嘉美郭静怡吴杨杨春雪...
    2104-2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接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对不同盐胁迫水平下留兰香和常夏石竹侵染特性与生理指标的影响,该研究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将留兰香和常夏石竹分为接种处理与对照处理,并施加不同浓度(0、50、100、150、200 mmol/L)的NaCl胁迫,胁迫结束后测定两种植物的侵染特性与生理指标.结果表明:(1)随着盐浓度的升高,留兰香和常夏石竹的侵染率、侵染强度、丛枝丰度和泡囊丰度均不断下降,且常夏石竹的各项侵染指标总体上均高于留兰香.(2)接种AM真菌提高了各盐浓度下留兰香和常夏石竹的总叶绿素含量以及可溶性糖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同时显著降低了二者在不同盐浓度条件下的脯氨酸含量.(3)接种AM真菌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留兰香和常夏石竹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并降低了在不同盐浓度条件下留兰香和常夏石竹的丙二醛含量.研究发现,接种AM真菌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提高盐胁迫下留兰香和常夏石竹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氧化酶系统活性,增强了植物的耐盐能力,从而使植物在盐胁迫条件下更好地生长.

    留兰香常夏石竹盐胁迫丛枝菌根真菌耐盐性

    果袋类型对'紫金红霞'葡萄果实品质及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王西成吴伟民王博王壮伟...
    2113-2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紫金红霞'葡萄为试验材料,在果实转色前分别进行5种不同类型果袋(白色纸袋、无纺布-白纸双层袋、绿色纸袋、蓝色纸袋、棕色纸袋)套袋处理,以不套袋为对照,测定不同发育时期葡萄果实的单果重、果粒纵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及总花色苷含量等生理指标,并利用qRT-PCR技术分析不同发育时期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探索不同类型果袋对'紫金红霞'葡萄果实品质、花色苷含量及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1)白色、蓝色和棕色果袋不利于成熟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升高,蓝色和棕色果袋不利于成熟果实中可滴定酸含量的降低.(2)套袋处理会使果实色泽指数显著降低,除无纺布-白纸双层袋未显著降低成熟期果皮中花色苷含量外,其他套袋处理均显著降低了果皮中总花色苷含量.(3)套袋处理对6个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但无纺布-白纸双层袋对成熟期F3'H和UFGT基因的表达、白色纸袋对成熟期MY-BA1、DFR和LDOX基因的表达则具有促进作用.研究发现,无纺布-白纸双层袋对成熟期果实的内在品质和果皮着色影响最小,可用于'紫金红霞'果实套袋,其次为白色和绿色纸袋;蓝色和棕色纸袋可使葡萄果实的品质大幅降低,故不可用于实际生产中葡萄果实的套袋.

    '紫金红霞'葡萄套袋花色苷基因表达

    放牧践踏对黄蒿功能性状的影响

    程莉刘新平何玉惠刘伟春...
    2122-2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物功能性状是构成植物个体的基础,从性状角度揭示植物个体特征的变化机制尤为重要.该研究以半干旱沙质草地优势草本植物黄蒿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践踏强度在生长季早期对其功能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群落水平上,放牧践踏显著降低了生长季早期植物群落高度;而在个体水平上,黄蒿株高不是响应放牧践踏的敏感性状.(2)黄蒿的叶长、叶宽随践踏强度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中度践踏强度下达到最高;茎直径随践踏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根系和全株性状随践踏强度增加无显著差异.(3)黄蒿的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单叶面积随叶片厚度的增加而减小,且叶片与一级根数目、根茎叶生物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放牧践踏会影响黄蒿茎直径,但对其他表型性状没有显著影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黄蒿通过不同表型性状的非对称变化进行性状之间的权衡,践踏强度的增加对生长季早期黄蒿根茎叶生物量积累的影响很小.研究认为,黄蒿在生长季早期对放牧践踏具有较强的抵抗力,这对生长季早期半干旱沙地放牧压力的选择和物种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功能性状黄蒿放牧践踏半干旱沙质草地生长季早期

    不同微生境下季风常绿阔叶林附生维管植物多样性特征

    李敏王艳红唐荣陈昭铨...
    2133-2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附生植物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结构性成分,对于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功能均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对云南普洱市太阳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季风常绿阔叶林5种微生境(陡坡、缓坡、高谷、沟谷和山脊)的附生维管植物组成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并结合地形数据和其他环境数据,分析了附生维管植物的多样性及其与微生境的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季风常绿阔叶林中共记录附生维管植物97种12302株,分属16科45属;物种-多度曲线显示,隐柄尖嘴蕨(Belvisia henryi)、带状书带蕨(Vittaria doniana)、半圆盖阴石蕨(Humata platylepis)等3个物种优势明显.(2)山脊生境中附生维管植物具有更高的物种多样性和个体多度,而缓坡、沟谷生境中附生维管植物个体多度均较低.(3)在不同径级以及不同高度宿主之间的附生维管植物丰富度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物种主要分布在中小径级宿主及林木树干中下部位.(4)影响附生维管植物物种丰富度、个体多度的主要环境变量为海拔高度、光照强度、温度;回归分析表明,附生维管植物物种丰富度与海拔高度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与光照强度呈线性负相关关系;附生维管植物物种个体多度与光照强度呈线性负相关关系,与海拔高度和温度均呈线性正相关关系.

    附生植物物种多样性相关性分析微生境季风常绿阔叶林

    福建大型海岛山体植物组成及其空间特征影响因素研究

    谢艳秋黄晖曾纪毅张群...
    2142-2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明确大型海岛的植物资源及其空间特征影响因素,该研究以福建省大型海岛海坛岛为对象,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实地调查岛上20座山体的植物组成、生活型与属的区系地理成分,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方差分解与多元回归等方法,解释空间特征对物种丰富度、不同类群植物(生活型、属的区系地理成分)和山体间Beta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海坛岛山体共有植物110科381属541种,物种丰富度差异较大.(2)海坛岛山体植物生活型以矮小型高位芽和一年生植物为主;在地理分布上,海坛岛山体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联系广泛,具有强烈的热带亲缘关系.(3)海拔、周长面积比是影响海坛岛20个山体总的物种丰富度与不同类群植物(生活型、属的区系地理成分)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的显著因子.(4)海坛岛山体间Beta多样性随着面积比、海拔比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周长面积比比值的增加而减少.研究认为,海坛岛山体植物组成并不总是受面积的影响,海拔和边缘效应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植物区系地理物种丰富度空间特征物种相似性大型海岛山体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宁夏盐渍化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李明马飞陈晓娟王锐...
    2153-2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盐渍化土壤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该研究选取盐渍化荒地(CK)、水旱轮作12年玉米地(PD12Y)、连续种植12年水稻地(P12Y)、水旱轮作12年水稻地(DP12Y)以及连续种植12年玉米地(D12Y)的土壤,利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不同种植年限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特征,并分析土壤理化因子与细菌群落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1)变形菌门是研究区所有土壤中最为优势的菌群,占21.25%~46.87%;其次为芽单胞菌门,占7.10%~25.36%,其丰度在盐渍化荒地(CK)组最高(25.36%),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96.28%~257.18%(P<0.05);第3大优势菌门为放线菌门,占5.30%~18.87%,放线菌门在CK中最高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105.00%~261.51%(P<0.05).(2)在属水平上,由于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盐渍化土壤中耐盐性的Salinimicrobium、unidentified Actinomarinales和Candidatus entotheonella等显著下降(P<0.05).(3)土壤理化性质测定结果表明,全氮、碱解氮、全磷在PD12Y和D12Y处理中最高,其中碱解氮在D12Y处理中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全磷在PD12Y处理组最高(P<0.05);速效磷在PD12Y处理组中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土壤pH(P<0.05)、电导率值、含水量在PD12Y处理组最低.(4)冗余分析(dbRDA)与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和总氮是影响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

    盐渍化土壤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细菌群落土壤理化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