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北植物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北植物学报
西北植物学报

赵忠

月刊

1000-4025

xbzwxb@vip.163.com

029-87082936

712100

陕西省杨陵邰城路3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植物学报/Journal Acta Botanica Boreali-Occidentalia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西北植物学报》立足西北,面向全国,主要刊载有关植物遗传育种学、分子生物学、植物基因工程、植物解剖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生化、药用植物成分分析,以及植物群落生态学、生物多样性、植被演替、植物区系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的原始论文、研究简报以及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综述论文和反映最新科技成果的快报。读者对象为国内外有关植物科学的科学研究人员、高等学校教师、研究生以及植物保健品和药品研究开发的相关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珍稀植物银粉蔷薇开花生物学特性与繁育系统

    俞群阮淑明施清华黄晓春...
    1937-1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银粉蔷薇的繁育系统、传粉特性及濒危机制,为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和繁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离体培养萌发法测定花粉活力,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扫描电镜观测其花粉形态,人工观察和记录其花部特征、开花动态和访花昆虫.[结果](1)银粉蔷薇花粉开花后第4天活力最高,柱头可授性最佳期为开花后第3天.(2)银粉蔷薇单花花期为5~7 d,种群花期为25 d左右,杂交指数(OCI)为4,繁育系统评判为异交型,部分自交亲和,异交需要传粉者.(3)银粉蔷薇传粉昆虫单一,东方蜜蜂和熊蜂为主要传粉者.[结论]银粉蔷薇的繁育机制是异交型,部分自交亲和,为虫媒传粉.传粉昆虫单一,传粉行为易受天气影响和人为干扰是银粉蔷薇濒危的重要原因;在花期释放有效昆虫和减少人为破坏是银粉蔷薇保育的重要措施.

    银粉蔷薇开花特性访花昆虫繁育系统

    黑果枸杞果实不同表型特征的活性物质差异

    石翠孔东升吴尧包景伟...
    1946-1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黑果枸杞果实表型变异及表型与活性物质的关联,为其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黑果枸杞果实为试材,提取23个表型特征,并测定其活性物质进行分析.[结果](1)表型特征圆度、相关性值和熵值变异系数较小,个体间差异小,稳定性高,面积、黄蓝通道值、红绿通道值、对比度和角二阶矩值变异系数较大.(2)活性物质含量变异系数均较大,稳定性差,选择潜力大.表型特征和活性物质间143对相关系数呈极显著水平(P<0.01),20对相关系数呈显著水平(P<0.05).(3)主成分分析表明红度、绿度、蓝度、亮度、明度、灰度、周长、面积、长度、宽度、角二阶距和能量值特征向量值较高,可作为其果实品质评价的重要参考因子.[结论]黑果枸杞果实有较大的选择潜力,可通过表型特征判断活性物质含量,试验结果可为果实品质评价及无损检测提供参考.

    黑果枸杞表型特征活性物质果实品质

    德夯地质公园林溪交错带草本群落优势种生态位及种间联结

    龙姿羽王志成赵蕊刘冰...
    1954-1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德夯地质公园林溪交错带草本群落的优势种生态位特征、种间联结性及群落稳定状态,以期为该区域的草本群落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生态位测定、方差比率法、x2检验、Spearman秩相关系数、联结系数对3条溪中的草本群落优势种进行分析.[结果](1)九龙溪与玉泉溪中透茎冷水花生态位最宽,夯峡溪则是小赤麻生态位最宽.3条溪的生态位重叠指数普遍偏小,说明优势物种种间竞争较弱,对环境资源的需求相似性不大.(2)3条溪草本植物总体关联性与种间关联均以不显著负联结为主,种间联结性较低,多为独立分布.(3)群落目前尚处于不稳定状态,且草本群落的演替发展受群落内部与群落外部的共同影响.[结论]德夯地质公园林溪交错带草本群落优势种间关联弱,物种独立分布,群落处于不稳定状态.

    林溪交错带草本植物生态位种间联结德夯地质公园

    石羊河下游白刺的繁殖物候及其结果习性

    刘虎俊刘筠刘淑娟赵鹏...
    1965-1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结果习性是选育植物良种及其科学管理的基础,调查石羊河下游的白刺,确定其繁殖物候和结果枝特征以及果实性状,为其优良种质选择和栽培管理提供参考.[方法]结合生物生态学调查方法,在野外调查基础上运用物候学和生物学分析方法,统计分析调查区白刺物候及其结果习性.[结果]3年生白刺开始开花结果,当年花芽分化,混合芽在翌年可发育成结果枝,开花结果;营养枝和枝刺都可形成花芽,其中营养枝占比66.67%.结果母枝生长果枝、营养枝、结果枝+营养枝和枝刺,结果枝显著(P<0.05)多于其他类型枝;结果枝数平均占比81.49%;结果枝可分为短果枝(2~6 cm,42.72%),中果枝(6~10 cm,52.43%)和长果枝(10.1~11.6 cm,4.85%).营养枝和枝刺的果序平均数分别为6.62和6.69个,结果率3个/序的占比分别是56.41%和39.13%,但是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白刺果实为长圆形,横径与其性状的关系大于纵径,且显著影响鲜果重.白刺花蕾形成至果实开始脱落的时间为25~40 d.[结论]白刺的花期和果期都随气候变暖有提前和延长趋势,结果母枝是一种复合性枝,枝类型和结果习性受生境影响小于果实性状.

    白刺繁殖物候结果习性结果枝果实性状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森林大样地生物多样性特征

    王定晖索南才让于红妍杜岩功...
    1973-19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监测森林大样地植物群落特征的长期动态变化,揭示物种多样性空间格局及维持机制,为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祁连山区青海云杉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相邻格子法进行大样地乔木植株每木调查,并解析其生物多样性调控因素.[结果]青海云杉林生态系统的乔木总数为35 835株,青海云杉和祁连圆柏分别占据57.84%和23.82%.物种丰富度和平均株高分别为3种和10.7 m.Shannon-Wiener 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为0.74和0.43,Shannon-Wiener指数偏低,但Simpson指数较高,存在物种数量集中度较高现象.森林大样地Shannon-Wiener受乔木高度、物种丰富度和Simpson指数的极显著影响.机器学习模型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5和0.93,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6和0.08,表明模型对Shannon-Wiener 指数的解释能力和预测精度均较高.[结论]青海云杉林物种多样性较低且受乔木高度、物种丰富度和Simpson指数的显著影响,其对维持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

    祁连山南坡森林大样地青海云杉林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

    齐齐哈尔灌木植物资源组成及经济价值潜力分析

    崔琳张强王力刚张玉柱...
    1980-19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摸清齐齐哈尔灌木植物资源现状及其经济价值,为该区灌木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文献查阅与样线、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区灌木资源物种组成、分布区及价值类型进行分析.[结果]齐齐哈尔共有灌木植物26科57属185种,其中,被子植物24科55属180种,占比97.30%.生活型以落叶和直立类为主,科属组成均以单种和寡种科属为主.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属的温带成分(82.46%)占绝对优势,尤以北温带区系(49.12%)为主,突显该区温带植物区系特征.该区灌木资源的经济价值以观赏类所占比重最大,其次为药用类、原(油)料类、食用类,大部分价值尚未得到开发.通过筛选,提出适合该区发展的10种食用类经济灌木.[结论]齐齐哈尔灌木资源种类丰富,科属组成分散,区系成分复杂,经济价值潜力多样,可将食用类灌木作为该区特色灌木产业开发利用.

    齐齐哈尔灌木区系组成经济价值

    龙须玉凤花——中国兰科植物一新记录种

    赵明旭王恒颖谭运洪孙兴旭...
    1988-1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报道了中国兰科玉凤花属一新记录种龙须玉凤花(Habenaria trichosantha Lindl.),提供花期照片和解剖图,并总结了其与形态近缘种之间的差异.[方法]对该物种国内野外居群植株进行了形态观察,并拍摄记录主要分类特征.[结果]龙须玉凤花过去记录分布于东喜马拉雅和中南半岛区域,现发现于滇西海拔800~1 000 m的怒江干热河谷稀树灌木草丛中;其主要识别特征为唇瓣侧裂片扇形轮廓,并分裂为具有二次分枝的长流苏,明显有别于其他同属物种.[结论]龙须玉凤花是中国新记录物种,本发现进一步丰富了中国野生兰科植物资源.

    兰科兰亚科玉凤花新记录植物

    木栓质的转录调控及其对环境的响应

    周月安永平马蓉王沛...
    1993-20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木栓质是一种聚酯型生物聚合物,特异性沉积在植物的内皮层、周皮、种皮和伤口外表皮等组织中.作为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屏障,木栓质通过控制水和溶质运输保护植物免受环境胁迫和病原侵袭.文章论述了木栓质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和转录因子,探讨了环境因子对木栓质合成和沉积的影响,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评论]木栓质的调控涉及多种因素,包括关键酶[如β-酮脂酰-CoA合成酶(KCS)、脂肪酰基还原酶(FAR)、细胞色素P450酶(CYP家族)等]和转录因子(如MYB、NAC、WRKY等),环境因子也通过复杂的信号转导途径调控木栓质的生物合成与沉积.[展望]未来研究应聚焦木栓质生物合成的关键调控节点,尤其是在作物中探究影响木栓质物种差异性沉积的因素,并借助多组学等方法解析其运输、组装及后转录调控机制,有望为作物高养分利用和抗逆性遗传改良提供新策略.

    木栓质质外体屏障转录因子环境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