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北植物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北植物学报
西北植物学报

赵忠

月刊

1000-4025

xbzwxb@vip.163.com

029-87082936

712100

陕西省杨陵邰城路3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植物学报/Journal Acta Botanica Boreali-Occidentalia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西北植物学报》立足西北,面向全国,主要刊载有关植物遗传育种学、分子生物学、植物基因工程、植物解剖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生化、药用植物成分分析,以及植物群落生态学、生物多样性、植被演替、植物区系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的原始论文、研究简报以及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综述论文和反映最新科技成果的快报。读者对象为国内外有关植物科学的科学研究人员、高等学校教师、研究生以及植物保健品和药品研究开发的相关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甘菊木质素调控转录因子ClSND 1-like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王海李童周圆圆汪王...
    359-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索纤维特异表达的NAC类转录因子SND1(secondary wall-associated NAC domain protein1,SND1)在甘菊(Chrysanthemum lavandulifolium)生长发育及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该研究从甘菊中克隆了ClSND 1-like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亚细胞定位及表达模式分析.结果发现:(1)ClSND 1-like基因的编码区全长1185 bp,共计编码394个氨基酸,是一个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与除虫菊基因亲缘关系较近.(2)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ClSND 1-like基因在叶中不表达,在茎的导管壁上特异表达,属于木质素特异表达基因.(3)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发现,ClSND 1-like基因在茎中表达量最高,在根和叶中表达量极低,且随着茎秆的老化,表达量逐渐升高;在渗透胁迫和盐胁迫中表达量均显著提高.研究推测,ClSND 1-like基因与甘菊木质素形成相关,并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及盐和渗透胁迫.该结果为ClSND 1-like基因在甘菊生长和非生物胁迫抗性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菊属植物的生长及抗性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甘菊木质素调控转录因子ClSND1-like生物信息学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

    北细辛丁香酚合成酶基因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梁岩岩王亚男张银萍王鹰...
    368-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丁香酚合成酶(eugenol synthase,EGS)是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主要活性成分甲基丁香酚体内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该研究根据北细辛转录组数据库中筛选到的序列设计特异引物,以RT-PCR法扩增获得北细辛丁香酚合成酶基因(AhEGS)的开放阅读框(ORF)序列,进行了相应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运用实时定量PCR法分析AhEGS在不同发育时期(幼叶期、花期、果期)和不同组织部位(叶、根茎、根)中的表达谱,并进行原核表达分析.结果显示:(1)AhEGS基因ORF序列长为951 bp,编码316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34.93 kD,等电点为6.19,AhEGS蛋白为亲水性蛋白,无跨膜结构,无信号肽序列;同源序列比对发现,北细辛AhEGS与月季RcEGS(AFQ98278.1)同源性最高.(2)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AhEGS基因在北细辛幼叶期的根中表达量最高.(3)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28a-AhEGS-BL21,经pET28a-AhEGS重组子转化E.coli BL21(DE3),SDS-PAGE检测显示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中诱导产生了35 kD左右的特异性蛋白,与理论分子量一致;最佳诱导条件为16℃、14 h,IPTG浓度为0.2 mmol/L.该研究首次克隆了北细辛的EGS基因,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筛选出该蛋白最佳诱导条件,研究结果为北细辛甲基丁香酚代谢工程的应用奠定基础.

    北细辛丁香酚合成酶基因序列分析原核表达诱导条件

    枸杞LbSPL 6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张红雨梁新华石晶
    377-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实验室前期对枸杞(Lycium barbarum L.)花发育过程转录组测序结果推测,枸杞Squamosa启动子结合蛋白(Squamosa promoter binding protein-like,SPL)转录因子可能在枸杞花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该研究以宁夏特色植物资源枸杞为材料,采用RACE方法克隆LbSPL 6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及基因表达分析对该基因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成功克隆获得LbSPL 6基因,其开放阅读框全长1524 bp,编码507个氨基酸,分子量为55.34 kD;序列分析表明LbSPL6蛋白中包含3个保守基序,且氨基酸序列与茄科植物同源蛋白的氨基酸序列高度相似.(2)qRT-PCR分析证实,LbSPL 6基因在枸杞花器官中表达,并且在花药发育的四分体时期及单核花粉时期表达量较高;亚细胞定位实验证明,LbSPL6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中.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枸杞LbSPL6转录因子在花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枸杞LbSPL6基因基因克隆表达分析

    蒙古冰草AmWRKY 1-like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陈燕福范菠菠赵彦武小娟...
    386-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转录组测序数据,该研究采用PCR扩增方法从蒙古冰草中克隆AmWRKY 1-like的全长cDNA,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和亚细胞定位分析,为深入研究AmWRKY 1-like在蒙古冰草干旱胁迫响应中的调控作用提供理论基础.结果发现:成功克隆得到了AmWRKY 1-like基因,其开放阅读边框(ORF)为1182 bp、编码393个氨基酸,含有典型的WRKY转录因子保守结构域;qRT-PCR表明,在自然干旱和15%PEG-6000模拟干旱下,蒙古冰草叶片中AmWRKY 1-like均可诱导表达,较对照呈下调表达趋势;亚细胞定位表明,AmWRKY 1-like基因在细胞核中特异表达.

    蒙古冰草AmWRKY1-like基因克隆亚细胞定位qRT-PCR

    漆树TvMYB 1基因的鉴定及干旱响应潜力分析

    李梦歌黄晓华李大培何学高...
    392-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筛选漆树MYB转录因子家族成员,经同源比对、开放读码框(ORF)、序列基本特征等分析,选取其中的TvMYB 1进行基本生物学信息及逆境表达分析.以一年生漆树(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盆栽苗为材料,采用RT-PCR技术克隆漆树TvMYB 1基因的cDNA,以漆树茎和根部的cDNA为模板对漆树TvMYB 1基因进行克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分析经PEG6000胁迫后其在根部、茎、叶片中随处理时间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1)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TvMYB 1基因ORF长900 bp,编码蛋白含299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32.45 kD,理论等电点为9.51,其蛋白结构含有1个MYB不完全重复子结构域,属于1R-MYB类,亚细胞定位在细胞核内.(2)进化树分析显示,TvMYB 1基因编码蛋白与阿月浑子(Pistacia vera)、可可豆(Theobroma cacao)、柑橘(Citrus sinensis)的MYB蛋白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3)qRT-PCR分析结果显示,经PEG6000处理后,TvMYB 1在漆树不同组织中均可被诱导表达,在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而在根和茎中表达量相对较低.随处理时间延长,TvMYB 1在根部和茎中的表达有递增的趋势,在叶片中则相反.研究认为,TvMYB 1受渗透胁迫诱导,在漆树干旱响应中具有一定作用,是漆树逆境适应机制研究的重要候选基因.

    漆树MYB转录因子干旱胁迫qRT-PCR

    三色堇与角堇种间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王虎刘佳燚董丽婷崔亚会...
    398-40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以二倍体三色堇和角堇为亲本杂交产生的66株F2代分离群体为作图群体,采用SRAP标记技术进行基因分型,利用JoinMap4.0软件构建了首张三色堇与角堇的种间遗传连锁图谱.结果表明:(1)从256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获得50对多态性好、标记位点清晰且稳定的引物组合.(2)通过对三色堇F2代群体的PCR扩增,共获得118个SRAP多态性标记位点,其中偏分离标记率为24.6%,符合遗传作图需要.(3)成功构建了三色堇和角堇的种间分子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有15个连锁群,67个SRAP标记,连锁群长度范围1.6~52.2 cM,覆盖基因组总长度327.9 cM,标记间平均图距为4.9 cM.研究结果为三色堇和角堇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和重要性状的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奠定了基础.

    三色堇角堇SRAP遗传图谱

    ABA信号通路对葡萄果皮花青苷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研究

    徐献斌李慧耿晓月郑焕...
    406-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红巴拉多'葡萄为试验材料,在转色前期(约花后6周)用300 mg/L的ABA对果穗进行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测定不同发育时期葡萄果实的单果重、可滴定酸、可溶性固性物等生理指标,同时测定果皮中总花青苷及ABA含量;检测不同发育时期果皮中ABA信号通路和花青苷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克隆6个与花青苷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启动子,并预测启动子中的顺式作用元件,在转录调控水平上探讨ABA信号通路对葡萄果皮花青苷生物合成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1)ABA处理的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明显提高、可滴定酸含量下降.(2)ABA处理显著提高了'红巴拉多'葡萄果皮的着色水平以及总花青苷和ABA含量.(3)ABA处理后,9个ABA信号通路基因以及6个花青苷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明显提高.(4)6个花青苷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启动子序列中均含有多个与ABA响应相关的ABRE作用元件.研究发现,9个ABA信号通路基因可能在葡萄果皮着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2个VvABFs转录因子可能直接作用于含有ABRE元件的花青苷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启动子序列,推测可通过调控这些基因的转录水平来调控葡萄果皮花青苷的积累.

    '红巴拉多'葡萄ABA花青苷基因表达启动子

    5种新疆苹果资源的果实品质性状比较与评价

    王迪童盼盼张亚若王龙...
    416-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择5种果皮和果肉颜色不同的新疆苹果地方特色资源克孜阿尔玛、卡拉阿尔玛、阿克阿尔玛、伊犁野苹果、柠檬海棠,以栽培品种富士为对照,通过果实外观品质、内在品质、营养品质和香气品质4个方面的指标进行品质精细化评价,并考察了红肉苹果果肉花青苷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以明确新疆苹果地方资源不同果实品质指标的差异,为新疆苹果地方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资料.结果表明:(1)5种特色资源均为中、小果型苹果,其中红肉品种克孜阿尔玛的外观品质优于栽培品种富士,而柠檬海棠外观品质指标均处于最低水平.(2)阿克阿尔玛的糖、酸含量均显著低于富士,柠檬海棠的酸含量高于富士及其他品种.(3)伊犁野苹果的果肉硬度显著高于富士,而红肉资源品种的果肉硬度均低于富士,肉质松软、不耐储运,但其总酚、类黄酮含量最为丰富,抗氧化能力最强,均显著高于栽培品种富士.(4)香气品质中,红皮资源卡拉阿尔玛的挥发性物质种类及含量最为丰富,其含量高于最低的栽培品种富士近2倍,红肉资源的挥发性物质含量最低;红肉资源的挥发性物质以醇类为主,而红皮资源卡拉阿尔玛、伊犁野苹果和柠檬海棠以醛类物质为主.(5)主成分分析显示,各个新疆苹果地方资源营养、香气品质等综合品质表现为:克孜阿尔玛>卡拉阿尔玛>阿克阿尔玛>富士>伊犁野苹果>柠檬海棠.(6)红肉苹果的果肉花青苷合成途径相关基因表达分析表明,其果肉花青苷积累过程中的关键基因是UFGT.

    新疆苹果地方资源果实品质香气花青苷合成

    不同光周期对西红花开花和花丝品质的效应比较

    朱娇张永春周琳杨柳燕...
    431-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促进西红花开花和提高花丝品质的最佳光周期,以3种不同规格(20~25 g、25~30 g、30~35 g)西红花种球为材料,设置4种光周期处理(8 h/16 h、10 h/14 h、12 h/12 h、14 h/10 h),考察光周期对西红花种球鲜重变化、主芽生长、展叶数量、开花后营养物质含量以及花朵性状和花丝品质的效应.结果表明:(1)光周期8/16 h最有利于促进西红花主芽生长、增加展叶的种球数量.(2)光周期8 h/16 h和12 h/12 h下的西红花花朵直径大且前5 d开花数量多.(3)不同光周期对西红花苷含量、花丝干重、鲜重、折干率、含水量等花丝品质无显著影响.(4)西红花开花后种球中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等营养物质含量在光周期8 h/16 h处理下较高,而在光周期12 h/12 h和14 h/10 h处理下较低.研究认为该试验条件下适合西红花生长的最佳光周期是8 h/16 h(昼/夜),此光周期有利于西红花生长、促进初期提前开花,然而对花丝品质无明显影响.

    西红花光周期开花品质

    碳源对早花百子莲愈伤组织诱导及其增殖的生理特性影响

    岳建华魏真董艳李佩玲...
    439-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碳源对早花百子莲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的影响机理,该研究以早花百子莲的小花梗为外植体,比较分析30.0 g/L蔗糖、葡萄糖、麦芽糖在愈伤组织诱导、增殖中的效果,测定不同碳源种类处理下愈伤组织增殖相关生理特性,并根据细胞增殖效果、生理指标相关性进行优化验证.结果表明:(1)蔗糖、葡萄糖和麦芽糖碳源处理下,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86.00%、72.00%和59.67%,蔗糖碳源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比葡萄糖和麦芽糖分别显著提高19.44%和44.13%(P<0.05),蔗糖碳源较葡萄糖和麦芽糖碳源的愈伤组织大小分别显著增加22.44%和90.09%(P<0.05);愈伤组织增殖阶段,蔗糖碳源能够同时维持良好的细胞增殖效率及活性,而葡萄糖碳源的愈伤组织增殖快、状态差,麦芽糖处理增殖慢、状态佳;蔗糖转换葡萄糖碳源后愈伤组织细胞团大小、细胞活性明显下降;蔗糖转换蔗糖、蔗糖转换麦芽糖的效果较好.(2)培养基碳源显著调节愈伤组织增殖阶段的糖代谢、内源激素代谢和氧化胁迫平衡.(3)愈伤组织的主要糖组分为淀粉、葡萄糖;淀粉、麦芽糖含量与细胞团大小相关性高,以蔗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添加麦芽糖,愈伤组织增殖效果良好,细胞团颜色鲜黄,活性较强.(4)愈伤组织的结合态IAA、GA4、CTK含量与细胞团大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培养基中添加1.0 mg/L 6-BA可显著促进愈伤组织增殖效率(P<0.05).(5)ROS活性与POD、CAT活性以及POD活性与H 2 O 2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而POD与CAT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6)验证及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增殖培养基中添加麦芽糖、6-BA可有效促进早花百子莲愈伤组织继代增殖效果,其中麦芽糖可以保持、改善细胞活性,而6-BA主要促进了细胞增殖.研究发现,蔗糖为早花百子莲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的最佳碳源,蔗糖、麦芽糖组合碳源利于愈伤组织细胞活力维持,而毒莠定(PIC)与6-BA组合利于愈伤组织细胞增殖,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0.5 mg/L PIC+1.5 mg/L 6-BA+15.0 g/L蔗糖+15.0 g/L麦芽糖+7.0 g/L琼脂.

    早花百子莲愈伤组织碳源糖代谢内源激素细胞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