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乡村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乡村科技
乡村科技

宋先锋

月刊

1674-7909

xckjhn@163.com

0371-65957007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政六街3号

乡村科技/Journal Xiang Cun Ke ji
查看更多>>《乡村科技》杂志以服务农村、农业、农民为宗旨,以实际、实用、实效为特色,以农村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农业科技人员、广大农民和各类农村专业户为读者对象,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推荐新优品种,介绍致富经验,传递农业信息,普及科技知识,融科学性、实用性、通俗性、趣味性为一体,是新时期农民的优秀科普读物。主要栏目有:政策要闻、新优品种、市场动态、科技简讯、致富宝典、种植天地、加工贮藏、机电能源、养殖大观、特色乡村、县域科技、法律顾问、健康人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强农业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管理

    房磊
    1页

    《小交通量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解读

    赵莹
    2页

    《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4》发布中国农业生产将继续向好

    尚照辉
    3页

    直播助农赋能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研究

    丁晓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农村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尤其是以网络平台为载体、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直播助农电商模式欣欣向荣.直播助农新业态的快速发展,创新了农副产品销售模式,带动了农民就业创业,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直播助农电商模式在乡村实践中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影响了其赋能乡村振兴的效果.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丰富直播内容与形式、加强专业电商人才培育、建立直播长效监管机制,以高质量电商直播助农、扶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直播助农乡村振兴实施路径

    网红经济影响下农民正确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

    刘杨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服务在农村地区的普及,网红经济在农村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为农民搭建平台、提高经济收益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农民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如何引导农民在网红经济的浪潮中保持清醒头脑、辨认利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梳理农村网红经济的发展历程和其给农民带来的影响的基础上,分别从农村网民、农民网红、相关职能部门等3个角度探究农民正确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网红经济农民价值观乡村振兴

    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乡村社会治理创新策略

    刘宇航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推动乡村振兴和全面深化改革为背景,研究乡村社会治理创新策略.通过多维度分析,探索全面深化改革与乡村社会治理的内在逻辑关系,识别现存挑战,提出创新路径.分析认为,改革通过优化利益格局、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增强村民自治能力等方式,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和科学性.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社会共治新格局,有助于提高乡村治理的适应性和可持续性.

    全面深化改革乡村社会治理乡村振兴数字乡村

    职业本科高校融媒体中心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路径研究

    聂菲黄弘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本科高校融媒体中心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其独特的信息传播能力和教育服务功能,融媒体中心不仅促进了农村信息化建设,还强化了文化传承和社会治理.然而,面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需求供给错位等挑战,职业本科高校融媒体中心需要深入研究和创新服务模式,通过跨领域合作和资源整合,助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长远目标.

    职业本科高校融媒体中心乡村振兴

    乡村文化遗产活态保护传承促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田海燕郭昱含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优秀乡村文化遗产要坚持活态继承,以优秀乡村文化指引现代乡村生活,与现代产业发展相结合,在发展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激活村庄的内生动力,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以山东省寿光市为典型案例,从挖掘传承特色文化遗产、党建引领村级产业发展、活态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宣传推介为乡村文化代言等方面,分析寿光市乡村文化遗产活态保护传承现状,剖析当前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文化差异性不显著、文化产业重复发展、复合型人才基础薄弱等问题,进而联系实际,从构建日常化利用路径、建立文化产业发展联盟、提升村民的文化自信等方面,探索以活态保护传承乡村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拓宽乡村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空间.

    乡村文化遗产活态保护传承乡村振兴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研究

    张泽郎雪妤
    2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科学指引,擘画了未来乡村振兴的巨幅篇章.数字技术能够催生数字新质生产力,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驱动力.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要从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3个生产力关键要素入手,挖掘农业、农村、农民巨大潜力.当前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存在基础设施不足、专业人才短缺、建设主体缺失、传统民风掣肘等现实困境.推动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要从优化顶层设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发乡村人力资源、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培育农村文明新风、打造绿色农业典范入手,推进数字技术与乡村振兴的政策、硬件、人才、产业、文化、生态衔接,探索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进路,实现我国农村的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数字技术乡村振兴农村高质量发展

    宜居性视角下乡村旅游地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组态效应研究

    邹梦醒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旅游在实现乡村振兴和提升村民幸福感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影响乡村旅游地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前因条件复杂.基于宜居性理论和复杂性理论构建了乡村旅游地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模型,分析了影响乡村旅游地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宜居因素组态路径.研究发现,单个宜居因素不足以成为影响乡村旅游地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必要条件;宜居因素对乡村旅游地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存在两种组态路径:生产—生态改善和生活—生产—生态改善;乡村旅游地居民的高、低主观幸福感存在因果非对称性,其中宜居公共安全在导致乡村旅游地居民低主观幸福感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发展乡村旅游以提升村民主观幸福感的过程中,需要立足当地实际情况,突出多要素的协同效应,特别需要注意,提升村民的生活安全感、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发展乡村多元业态产业、提高村民的参与度等.

    乡村旅游地居民宜居性理论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主观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