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乡村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乡村科技
乡村科技

宋先锋

月刊

1674-7909

xckjhn@163.com

0371-65957007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政六街3号

乡村科技/Journal Xiang Cun Ke ji
查看更多>>《乡村科技》杂志以服务农村、农业、农民为宗旨,以实际、实用、实效为特色,以农村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农业科技人员、广大农民和各类农村专业户为读者对象,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推荐新优品种,介绍致富经验,传递农业信息,普及科技知识,融科学性、实用性、通俗性、趣味性为一体,是新时期农民的优秀科普读物。主要栏目有:政策要闻、新优品种、市场动态、科技简讯、致富宝典、种植天地、加工贮藏、机电能源、养殖大观、特色乡村、县域科技、法律顾问、健康人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施肥方式对甜菜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吕月清魏静赵海荣今芝...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0-2023年,在乌兰察布市不同地区开展甜菜肥料利用率试验,对比不同施肥方式对甜菜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以探索出一种最佳的施肥方式,从而提高甜菜对化肥的利用率.试验设置常规区、无氮区、无磷区、无钾区,在收获后,对甜菜产量及植株样品中的氮、磷、钾养分含量进行测定,从而计算出甜菜对化肥的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在乌兰察布市商都县种植的甜菜,2020年的肥料利用率为19.13%,2021年的肥料利用率为37.99%,2022年的肥料利用率为 39.71%,2023 年的肥料利用率为 41.96%;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种植的甜菜连续 3a(2021-2023年)的肥料利用率依次为18.33%、43.96%、40.12%.由此可知,在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前提下,通过合理调整施肥结构,乌兰察布市甜菜肥料利用率可稳步提升.

    甜菜肥料利用率水肥一体化施肥结构

    家庭环境下草莓栽培基质的材料选择与优化策略

    罗雪婷桂文丽齐志翔曾博雅...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草莓因具有独特的风味和较高的营养价值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在家庭环境下栽培草莓成为一种流行.为探索家庭环境下草莓栽培基质材料的选择与优化策略,以隋珠草莓为供试材料,用草木灰、鸡蛋壳、沙子、碎竹叶等配制了6种不同的栽培基质,研究其对草莓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配方C、D、E均能促进草莓生长,且以配方E(沙子、草木灰与营养土按1∶1∶1的体积比配制)的草莓植株生长状况最佳.研究为家庭草莓栽培提供了一种材料成本低廉、易于获取的优质栽培基质配比方案,有助于提高草莓产量和品质.

    草莓栽培基质配比家庭园艺土壤优化资源利用

    我国芋育种研究探析

    苏彩霞栾春荣朱展飞张旭...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久以来,我国各地芋种植品种均以当地农家种为主.随着时间推移,芋品种严重混杂退化,且产量下降、品质变劣、病虫害加剧,许多原本优异的种质材料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栽培过程中被淘汰,有些甚至濒临灭绝.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分析我国目前芋育种方法的优缺点,剖析芋育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方法、方向、政策等方面出发,提出今后的芋育种建议,并对其发展进行展望,为芋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系统育种诱变育种杂交育种芽变育种

    薄壳山核桃林下多花黄精套种技术研究

    杨淞周仁飞周文君胡志龙...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薄壳山核桃林下多花黄精套种的最佳技术,从多花黄精种苗类型、种植密度、种植坡位、摘花打顶技术等4个方面开展试验,分析了块茎栽培方式、籽育苗繁育方式对多花黄精生长及块茎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多花黄精块茎栽培方式的地径、株高等形态学指标,以及保存率、块茎产量等指标均显著优于籽育苗繁育方式,块茎栽培方式、籽育苗繁育方式收获时块茎折合产量分别为4 981 kg/hm2、3 767 kg/hm2;株间距35 cm、行间距30 cm是最理想的种植模式,1 a生块茎折合产量为2 923.81 kg/hm2;下坡位多花黄精的生长指标均显著高于上坡位和中坡位,下坡位多花黄精的块茎鲜重比上坡位、中坡位分别增加了18.1%和15.7%;摘花打顶处理后,多花黄精的地径、株高、块茎产量等指标分别增加了28.6%、20.2%和15.6%.

    薄壳山核桃林下多花黄精套种种植技术块茎产量

    陕西省凤县紫柏山省级森林公园资源调查与分析

    郭霞蔡建军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陕西省凤县紫柏山省级森林公园内森林景观、高山草甸、溶洞、瀑布等旅游资源丰富,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研究对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分析了开展生态旅游行为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提出了加强陕西省凤县紫柏山省级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合理化建议.

    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生物多样性调查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杨树扦插繁殖效果的影响

    高仕宝
    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探讨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杨树(欧美杨,江淮1号)扦插繁殖效果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和ABT1生根粉在不同质量浓度下的作用.设置500 mg/L、1 000 mg/L和1 500 mg/L 3个质量浓度梯度,探讨不同质量浓度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杨树扦插繁殖的影响.结果显示,IBA质量浓度为500 mg/L时表现最佳,杨树插穗的生根数为23.33条,平均根长为7.18 cm,生根率为80.74%,而进一步提高其质量浓度则导致生根效果下降;NAA质量浓度为1 000 mg/L时表现最佳,生根数为20.80条,平均根长为8.22 cm,生根率为90.41%,这表明高质量浓度NAA对根系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ABT1质量浓度为1 000 mg/L时,生根数达到24.80条,平均根长为8.85 cm,生根率则为94.11%.综合分析表明,适当质量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杨树扦插繁殖中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研究为杨树的扦插繁殖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合理应用提供了参考.

    杨树植物生长调节剂扦插繁殖

    中国乡村空间演变发展进程研究

    马倩丽
    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梳理了在乡村规划与治理背景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乡村发展和空间变迁的进程,按照时间顺序,依据各时期发展背景和各个重要节点,将其概括为4个阶段:公有制背景下集中式空间布局时期(1949-1980年)、区域发展视角下分类集约发展时期(1981-1997年)、城乡统筹理念下资源配置与品质发展时期(1998-2016年)、乡村振兴阶段城乡空间网络化共生时期(2017年至今).通过分析各阶段的主要背景、推进线索和空间特征,总结了中国乡村空间集约化、网络化、多元化发展的演变特征,探讨了乡村空间与乡村规划治理的耦合关系,并基于中国乡村的空间发展进程提出了规划与治理建议.

    乡村空间空间演变发展阶段乡村治理乡村规划

    宁夏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进展、困境与路径

    李世忠徐坤
    11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农用残膜资源化利用,水资源环境管控,以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多个方面,阐述了宁夏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进展,分析了治理过程中面临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体制机制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公众参与意识不强等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路径,以期为推进区域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参考.

    农业生态农村环境治理进展面临困境解决路径

    昭通市地膜使用回收对策建议

    王芳谢菲阮荣辉陶捌堂...
    117-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对昭通市地膜使用和回收数据进行系统分析,以探讨地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状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在详细统计昭通市不同县(市、区)主要农作物地膜使用量、回收量及残留量的基础上,发现地膜使用量与农业产量明显有关,回收量不足导致地膜残留问题严重,地膜覆盖对作物生长和产量有促进作用,而地膜残留则对土壤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基于此,提出昭通市地膜使用回收对策建议,以期为昭通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昭通市地膜使用地膜回收农业生产

    滁州市初霜日、终霜日变化特征

    张鑫童
    12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1959-2018年滁州市及所辖6个县(市)共7个国家气象观测站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运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非参数突变检验及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探究滁州市平均初霜日、终霜日的变化趋势、突变特征及其周期.结果表明:滁州市平均初霜日的推迟幅度为2.22 d/10 a,平均终霜日的提前幅度为1.86 d/10 a;平均初霜日存在明显的突变点,突变年份为2003年,平均终霜日突变年份为1996年;在28a特征时间尺度上,平均初霜日变化周期约为20 a,约经历了3个提前—推迟趋势转换期;在28a特征时间尺度上,平均终霜日变化周期约为20 a;在12a特征时间尺度上,平均终霜日变化周期约为10a.

    趋势检验突变周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