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乡村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乡村科技
乡村科技

宋先锋

月刊

1674-7909

xckjhn@163.com

0371-65957007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政六街3号

乡村科技/Journal Xiang Cun Ke ji
查看更多>>《乡村科技》杂志以服务农村、农业、农民为宗旨,以实际、实用、实效为特色,以农村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农业科技人员、广大农民和各类农村专业户为读者对象,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推荐新优品种,介绍致富经验,传递农业信息,普及科技知识,融科学性、实用性、通俗性、趣味性为一体,是新时期农民的优秀科普读物。主要栏目有:政策要闻、新优品种、市场动态、科技简讯、致富宝典、种植天地、加工贮藏、机电能源、养殖大观、特色乡村、县域科技、法律顾问、健康人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将大力推进健康乡村建设

    赵莹
    1-2页

    农业农村部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加强海洋渔业气象防灾减灾工作

    尚照辉
    3页

    建设高质量邮政快递物流体系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翟媛媛
    4页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内在逻辑、现实困境和实践路径

    邓明杰
    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为乡村地区产业提质增效、产业绿色发展、产业协同发展和人才基础巩固提供强劲动能.当前,乡村产业振兴面临基础设施薄弱,经营体制滞后,专业人才缺乏,产业融合不深等困境,不利于充分释放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效应.因此,应该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健全经营体系,培育专业人才,推动产业融合,更好地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继而推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新质生产力乡村产业振兴数字技术

    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武安市马家庄村为例

    马康超
    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贤文化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深扎根于中国乡土社会,有着丰富的思想和道德精髓.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有助于发展乡村产业、助力乡村经济,有助于扩大参与主体、完善村庄自治,有助于化解矛盾纠纷、营造和谐氛围,有助于道德品行示范、引领乡风文明.然而,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存在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渠道不畅,村民对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存在认知偏差,新乡贤能力素质有待提高,新乡贤参与治理的文化氛围淡薄等问题.因此,为了提升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能力,可以从拓宽和创新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渠道,健全相关制度政策,纠正村民认知偏差,加强新乡贤群体培养建设,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乡贤文化等方面入手.

    新乡贤乡村治理乡贤文化

    基于CiteSpace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进展及趋势

    李思豪陈飞平刘昊李华...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初始数据筛选于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获得591篇有效文献,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绘制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方向的发文量、研究机构、研究作者、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图谱.结果表明: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在2002-2024年的发文量呈现出缓慢增长到快速发展的势态,以闵庆文、孙业红等核心作者各自所带领的研究团队形成该领域的主力军,在研究内容上以乡村振兴和动态保护为主.展望未来,应提升研究领域的多学科交叉频率,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加强定量研究,形成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体系,使研究更具有科学性、前沿性和客观性.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CiteSpace研究进展

    校地结对助力"双百行动"的优势、机制和路径——以广东医科大学帮扶遂溪县为例

    王凯丽陈锦菊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校地结对帮扶是充分发挥高校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在深入推进和落实"百千万工程"过程中,广东省委创造性提出实施"双百行动".广东医科大学在与遂溪县开展结对共建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组织制度、地缘亲缘、人才智力等显著优势,通过创新合作共建机制、医疗服务机制、人才支撑机制、志愿服务等长效机制,以及强化党建引领和组织保障作用、推进文化传承和文旅融合、强化帮扶队伍和人才力量、加强政策引导和资源支持等创新路径,推动校地双方实现共赢与发展.

    校地结对双百行动优势机制路径

    科技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路径研究

    郑妍宗天然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也是乡村建设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技术保障.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涉及生态、产业、人居、文化等多个层面,相比"美丽宜居乡村",内涵更丰富、结构更系统、现代化程度更高,是新时期乡村建设的新目标、新要求.该研究立足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概念及分类,以重庆市九龙坡区巴福镇钟鹤村为样本,针对其现代化建设中的技术需求,探索科技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路径,为科技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提供路径支撑.

    科技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路径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养老保障问题探究

    于凯敏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再加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养老问题是农民的核心问题,也是我国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分析了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养老保障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农村养老保障主要面临经济收入水平较低、老年群体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农村养老基础设施落后、传统家庭养老趋于弱化等困境.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以助推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从而提升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乡村振兴农村养老保障

    乡村文化振兴赋能共同富裕的逻辑进路探索

    高嘉欣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文化振兴作为持续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内在统一,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在全面推进共同富裕的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文化对于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也掣肘了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乡村,乡村文化建设仍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大难点,是推进共同富裕不可忽视的短板.振兴乡村文化,必须厘清乡村文化振兴与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打通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现实梗阻,通过以文凝心、以文兴业、以文化人等手段,推动乡村文化可持续发展,助力共同富裕加快实现.

    乡村文化振兴共同富裕逻辑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