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乡村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乡村科技
乡村科技

宋先锋

月刊

1674-7909

xckjhn@163.com

0371-65957007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政六街3号

乡村科技/Journal Xiang Cun Ke ji
查看更多>>《乡村科技》杂志以服务农村、农业、农民为宗旨,以实际、实用、实效为特色,以农村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农业科技人员、广大农民和各类农村专业户为读者对象,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推荐新优品种,介绍致富经验,传递农业信息,普及科技知识,融科学性、实用性、通俗性、趣味性为一体,是新时期农民的优秀科普读物。主要栏目有:政策要闻、新优品种、市场动态、科技简讯、致富宝典、种植天地、加工贮藏、机电能源、养殖大观、特色乡村、县域科技、法律顾问、健康人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

    尚照辉
    1-2页

    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完善占补平衡

    姜春艳
    3-4页

    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价值逻辑和实践理路

    曾文娟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的文化精华,蕴含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极其宝贵的现代教育资源.在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的背景下,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乡村文化的优势资源,有助于推进乡村文化产业建设、拓宽农民就业方式、深化基层民主治理、凝聚乡村文明共识.然而,在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中还存在传承意识薄弱、创新人才缺乏和管理混乱等现实困境,要通过重构红色文化价值认同、组建人才队伍、健全制度管理体系等方式,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对乡村振兴的引领作用,使红色文化资源价值最大化,从而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红色资源乡村振兴时代价值实践路径

    襄阳市"三美"乡村建设中的产业发展研究

    陈志华汤凌云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襄阳市"三美"乡村建设中的产业发展,分析其在农业现代化、乡村旅游和特色品牌化等方面的现状,梳理出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研究发现,襄阳在资源整合和产业链延伸方面成效显著,但在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等领域依然面临着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多元化、引进技术与人才、强化品牌推广等对策,以优化乡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为乡村振兴中的产业创新和经济提升提供实践参考.

    襄阳"三美"乡村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学好用好"千万工程"成功经验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以宝坻区特色"四小镇"建设为例

    陈希王铭慧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通过有效的治理手段、创新的治理机制及多元化的治理主体合作,实现农村的长远发展,是目前中国农村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以天津市宝坻区特色"四小镇"建设为案例,结合"千万工程"的成功经验,深入分析其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和面临的挑战,探讨如何通过组织振兴、村民自治、产业升级等多维度举措,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实现乡村善治,从而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和思路.

    乡村治理现代化千万工程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农业产业工人培育研究

    都广琼苏竟康梁绍芳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振兴,而产业振兴离不开新型农业产业工人.近年来,新型农业产业工人培育工作越来越受重视,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培育工作的推进,仍然存在培育模式和内容单一、缺乏长效跟踪服务机制、农业产业工人参与积极性不高、老龄化等困境.针对以上困境,分别从创新培育模式、设置精准培育内容、建立长效培育机制、建立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培育氛围及加强政府扶持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进举措,以期为新型农业产业工人培育提供行动方向,服务乡村振兴.

    新型农业产业工人乡村振兴培育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研究

    梁海红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乡村治理的实际需求,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治理,打造多元共治的乡村治理共同体,重构乡村治理的"双向沟通"机制,推动乡村治理向信息化、智能化和高效化发展,实现乡村治理的数字化转型.

    新质生产力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

    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研究

    温静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系统性工程,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预防民族地区发生规模性返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抓手和重要措施.进入新时期,为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各民族地区应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领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贯穿于乡村振兴工作各个方面与全过程,充分发挥乡村振兴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同频共振的作用.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切入点,在深入分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实施的内在逻辑基础之上,从经济发展、人才建设、民族认同、组织完善等4个方面入手,阐明民族地区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等方面的路径与措施.

    乡村振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

    高职院校建筑专业助力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刘睿之任厚洪郑志成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直接面向社会培养技术技能型劳动人才,是支撑乡村发展极为重要的人才摇篮,其培养的学生正是未来扎根乡村的主力军.因此,对高职教育中建筑专业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进行了探索,分析了现阶段乡村建设的问题及困境,剖析了高职院校建筑专业助力乡村建设的意义,最后提出高职院校建筑专业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即树立乡村振兴建设意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立校乡协同发展机制.将高职教育建筑专业的发展与乡村振兴相融合,使二者形成协同发展模式,对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及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职教育建筑专业生态宜居乡村振兴实践路径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下退休农民工返乡养老资源优化研究——以郴州市P乡为例

    谢海蓉陈意婕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的背景下,退休农民工返乡养老面临着养老资源不足的困境.采用访谈法,对郴州市P乡的45位农民工进行深入调研,全面剖析其返乡养老的资源供给现状及潜在风险.为给退休农民工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养老支持与服务,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提出以下策略建议:一是强化自身养老风险抵御能力,二是加强家庭养老的经济与情感支持,三是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四是加速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退休农民工返乡养老养老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