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乡村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乡村科技
乡村科技

宋先锋

月刊

1674-7909

xckjhn@163.com

0371-65957007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政六街3号

乡村科技/Journal Xiang Cun Ke ji
查看更多>>《乡村科技》杂志以服务农村、农业、农民为宗旨,以实际、实用、实效为特色,以农村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农业科技人员、广大农民和各类农村专业户为读者对象,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推荐新优品种,介绍致富经验,传递农业信息,普及科技知识,融科学性、实用性、通俗性、趣味性为一体,是新时期农民的优秀科普读物。主要栏目有:政策要闻、新优品种、市场动态、科技简讯、致富宝典、种植天地、加工贮藏、机电能源、养殖大观、特色乡村、县域科技、法律顾问、健康人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

    《人民日报》报社
    1页

    农业农村部强化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姜春艳张瑞
    2页

    河南省果蔬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睢县)技术服务到田间

    蒋洪杰张瑞
    3页

    科技让洛宁苹果变成"致富果"

    姜春艳张瑞
    4页

    乡村深处"藏"着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

    樊雪婧
    5页

    农民工就业质量对其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来自CMDS 2017的证据

    李瑞欣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就业质量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利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就业质量越高,农民工市民化意愿越高;流入地月生活支出、子女是否随迁、社会融入感在就业质量与农民工市民化意愿之间起调节作用.基于研究结果,为了促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有针对性地从政府、用人单位、社区3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农民工就业质量市民化意愿调节效应

    农村生态环境协同治理路径探析

    王秋菊孙熙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是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以农村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实地走访调研,从政府与公众协同治理、政府与企业协同治理、企业与公众协同治理3方面分析农村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协同治理主体的生态环境治理意识、建立健全协同治理的制度体系、强化协同治理统筹资金保障等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路径,以期达到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最优化,实现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农村生态环境协同治理

    延安市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对策

    何宛蓉戴兰千荟温慧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深入推行,延安市科技特派员已成为助力当地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通过对延安市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基本情况、服务成效等方面进行梳理,发现存在选派标准模糊、服务模式单一、部门协同机制不完善、监督力量薄弱等问题.基于此,从准入机制、信息服务、激励奖惩、人才培训、监督协调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

    科技特派员制度乡村振兴科技创新人才服务

    河北省乡村振兴推进机制创新探析——基于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思考

    张亚瑛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亟须摸清基层需求,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推进机制.特别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从农民对生产、生活、生态的实际需求出发,全面构建推进产业、生态、文化、组织、人才振兴的体制机制,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通过问卷调研和实地访谈等方式,获取基层群众对乡村振兴的需求意愿和存在的问题,从供给层面分析了其存在的短板.在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从发展定位、党建引领、农民融入、产业培育、持续增收、多元治理、文化保护、城乡融合等方面构建"1+9"的推进机制,以推进河北省乡村振兴.

    浙江经验和美乡村基层需求推进机制

    积极老龄化视域下农村智慧养老影响因素与路径探究

    邵妮佳陈炳良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慧养老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技术路径.为探究农村智慧养老发展现状与可行途径,在湖南省30个村庄实地调研后,发现当前农村智慧养老存在老人知识技能不足与收入偏低、家庭反哺支持有限、社区资源引导不足、企业服务水准偏低、政府规范保障体系不全等问题.基于此,提出建立以老人融入智慧养老模式为基础,以家庭传递智慧养老理念为依托,以社区搭建智慧养老平台为载体,以企业优化智慧养老供给为动力,以政府完善智慧养老体系为保障的智慧养老多元协同支持体系,构建"五位一体"智慧养老协同支持体系.

    智慧养老农村老年人积极老龄化多元主体协同支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