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乡村论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乡村论丛
乡村论丛

2096-9651

乡村论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地经营权登记制度研究

    王尚飞
    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地经营权作为农地产权分置后的一种新型权利类型,其登记客体的明确对于土地经营权登记规则的制度设计具有重大意义.依据不动产用益物权理论,应将土地经营权的客体界定为农村承包地.土地经营权人对承包地享有直接支配权,在物权体系中属于一项完整的用益物权,故其登记层级应为自物权登记,颁发不动产权证书.土地经营权登记可借鉴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的先前经验,但囿于两种权利结构体系的差异性,土地经营权设权登记规则需要依其自身权利属性进行制度设计.土地经营权流转登记应当采用登记生效主义的设立模式,以此实现土地经营权设权登记规则的内部统一.

    土地经营权登记客体流转登记设权登记

    乡村旅游与共同富裕:耦合关系、价值共创与实现路径

    詹伟鹏蔡晨璐陈煌鑫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旅游能够推动农民增收致富,是乡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了共同富裕视域下乡村旅游发展态势,为推进乡村旅游与共同富裕的良性耦合,构建乡村旅游与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共创主体、共创机制、共创模式,提出了实现路径:供给视角下,乡村旅游应立足供给主体、内容、形式三个维度,推动乡村旅游共享式发展;需求视角下,乡村旅游应立足于乡村旅游资源、乡村旅游消费行为、乡村旅游生活方式三个维度,推动乡村旅游互动式发展;收益视角下,乡村旅游应立足于乡村旅游收益、乡村旅游共享收益两个维度,推动乡村旅游共享式发展.

    乡村旅游共同富裕耦合关系价值共创

    整体性治理视角下乡村治理现代化转型困境及破解之策

    金岚
    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国家治理的重难点和薄弱点,也是提高国家治理整体效能的关键所在.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时期,加快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有助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内生动力.但目前,我国乡村治理在现代化转型期面临着治理价值分化、治理主体单一、治理技术失调、"三治融合"不力等多重碎片化困境.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乡村社会内部的自身结构特点和外部的治理情境,嵌入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分析框架.通过在乡村社会重塑多元协同治理理念、构建一核多元治理格局、深化数字赋能治理技术、健全"三治融合"治理体系,推动乡村治理向民主化、制度化、精细化和效能化转型,从而打通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乡村善治目标.

    整体性治理国家治理乡村治理现代化

    外向型农业融入RCEP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以山东省滨州市为例

    高祥丁洁魏春秀韩康慧...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农业大省,山东农产品出口规模连续25年居全国首位.RCEP生效后,如何抢抓机遇,深化与RCEP成员国间农业合作,推动山东外向型农业更加强大,带动乡村高质量发展应是重点思考的问题.本文以滨州市外向型农业发展为例,分析了 RCEP对外向型农业发展的挑战,并提出了外向型农业融入RCEP的发展建议,助力乡村实现全面振兴.

    RCEP外向型农业高质量发展滨州

    数智网络技术对乡村智慧图书馆建设影响研究

    周欢
    3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互联网的交织下,数智技术塑构了乡村图书馆与用户的智慧交互模式.为适应新形势,应建构网络开放型的人本服务模式,展开适龄化图书空间部署,进行乡村图书馆资源的合理分配.数智技术可通过仿人类化语料处理、对接语言叙说逻辑、精准编码动态跟进、跨语言跨文化交流等实现智能服务.同时,预防"信息茧房"、算法滥用等风险隐忧.通过"一核多元共建",强化基础设施、开辟创新型研发、优化人才供给,构建我国数智通用大模型,实现人民对美好乡村图书馆建设的现实需求.

    数智时代乡村智慧图书馆公共文化算法

    数字赋能乡村精准扶智:理论模型与推进路径

    丁翠娟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索基于数字赋能的乡村精准扶智既是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必要举措,也是有效衔接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本文基于数字赋能乡村精准扶智的核心元素、作用方式和运行机理构建了数字赋能乡村精准扶智的理论模型,提出构建乡村精准扶智平台,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召集专家等教育资源,精准宣传引导乡村民众主动参与平台扶智体系,建立完善的数据生态支持乡村精准扶智全过程.

    数字赋能乡村精准扶智理论模型推进路径

    乡村振兴背景下产业发展研究——基于山西省H县"五型经济"的调研

    李婷婷
    4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巩固和发展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积极探索和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农村发展、农业兴旺的重要举措.山西省H县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新型产业经济模式,创造性提出"五型经济",通过党建引领、资源挖掘、财政扶持、人才引进、公共服务、区域品牌建设等发挥不同要素资源的作用,助推产业发展、持续壮大经济.本文在大量调研基础之上,分析山西省H县发展"五型经济"的优势及基础,查找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并从前期规划、长期监督、前期推广和市场整合等角度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农村集体经济"五型经济"产业振兴乡村振兴战略

    党建引领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实践路径研究——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

    阿力只发
    5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当前脱贫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对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总结提炼凉山州党建引领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经验,结合发展实际和发展任务,剖析新发展阶段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探索更好推进有效衔接的路径,对党建引领推动凉山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凉山州

    农产品优质优价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济南市民购买意愿问卷调查

    邹永洲李书霞杨丽娟李增武...
    6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优质优价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路径.本文基于对农产品优质优价相关理论的思考研究,通过开展济南市民对优质绿色农产品的购买意愿问卷调查,详细调查了解济南市民在购买优质绿色农产品时的心理需求和想法,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选择可能对购买意愿产生影响的指标体系,引入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农产品优质优价影响因素,总结各影响因素与农产品优质优价的相关性,并从有效需求的角度,提出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的对策建议.

    农产品优质优价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二元Logistic模型

    民族地区馕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现实路径探析——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伽师县"馕文化产业园"为例

    喀迪尔牙·阿布都赛米
    7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有效利用民族地区的文化资源和经济特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对民族地区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以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本文从馕文化出发,理清馕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契合之处,以喀什伽师县"馕文化产业园"为视角,总结了馕文化和馕产业在生产发展、创造经济价值中的独特作用,对"馕文化产业园"存在的短板与问题进行剖析,旨在探索借助馕文化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路径,并提出民族地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民族地区馕文化馕产业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