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乡村论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乡村论丛
乡村论丛

2096-9651

乡村论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传统村落景观遗存的内涵与价值研究

    王安安
    82-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景观遗存是一个通贯时间的完全体和多元存在,既是过程,也是结果,在传统村落中承载了厚重的文化.在现有研究尚未对"遗存"与"遗产"进行有效区分的前提下,通过文献综述辨析了两者在内涵上的异同,认为其区别的核心在于是否经历了"遗产化过程"获得官方认定.再以多方实例为支撑,通过历史考据与比较法探讨了传统村落景观遗存在历史发展不同时期的价值体现与转向,认为传统自然经济社会时期的村落景观遗存通由耕读传家凝续起实用—教化价值,在现代市场竞争环境下则主要体现了经济—文化价值,而其价值转向和序列反映了国家、地区、村落于不同时期需求的综合性变化,指导着人们的行为,对地方认同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传统村落景观遗存价值转向价值序列

    和美乡村视域下乡村语言景观的现实样态与优化策略

    李维婷初金哲
    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乡村发展由个人空间不断迈向公共空间,愈发重视公共空间话语模式所发挥的作用和对民众的影响.乡村语言景观是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等在公共领域的显著呈现,它像一面镜子,反映着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同时也是政策宣传和教化民众的重要工具.本文基于目前乡村语言景观的现实样态,提出乡村语言景观在语言内容、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村民个人和组织机构的不同维度,提出改善乡村语言景观的具体建议,以期充分发挥语言景观在建设和美乡村中的重要作用.

    乡村语言景观和美乡村语言景观现实样态

    高校非遗创新创业教育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研究

    朱秀芬刘心怡
    98-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今社会,非遗创新创业教育正逐渐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它不仅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承,更致力于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的现代人才.本文探讨了非遗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以及高校在这一过程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针对当前非遗创新创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困境,提出了解决对策,以充分发挥非遗创新创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潜力,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非遗创新创业教育高校乡村振兴

    数智时代非遗元素活态传承村落文化景观设计的策略研究——以建德长宁村为例

    费亚英
    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的未来发展建设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对发展乡村文旅产业及实现未来乡村高质量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无形的非遗文化凭借乡村有形物质载体得以存续并得到进一步传承,从而使有形的载体获得文化意义,这对提炼乡村文化特质、塑造乡村文化景观、保护非遗传承、促进乡村振兴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也为长宁村打造"古风新韵,数智人文"的旅游型村落探索路径,助力其打造成为区域文化融合、高效智能的传统村落未来发展样板.

    非遗文化活态传承村落文化景观

    "农合联"助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实践探析——以浙江嘉兴为例

    朱莹莹
    109-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组织赋能、服务赋能是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为破解当前乡村面临的特色产业基础不稳、产品市场阵地不牢、商贸流通支撑不够、产业融合效应不足以及公用品牌运行虚化等问题,浙江嘉兴依托"农合联"为农综合服务合作组织体系,通过建设服务平台、提升服务功能、拓展服务内容,不断增强乡村特色产业基础支撑、服务供给能力和发展新动能.在未来,"农合联"要进一步强化产业利益共享、创新商贸流通机制、打响区域公用品牌等,持续为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农合联"乡村特色产业嘉兴

    深化实施"四雁工程"打造乡村振兴融合创富示范样板——临沂市"四雁工程"创新实践

    龚宜超王槊孟琦
    116-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提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的任务目标.乡村全面振兴人才是关键.受城市化不断推进的影响,乡村人才匮乏成为影响和制约"三农"发展的一大瓶颈.临沂市围绕破解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人才支撑乏力的瓶颈问题,结合县域发展实际,坚持招才引智和本土培养相结合,创新实施了加强村党组织队伍建设的"头雁工程",吸引在外人士回乡创业的"归雁工程",培养"土专家""田秀才"等实用人才的"鸿雁工程",发展新型经营主体的"雁阵工程"的乡村振兴"四雁工程",着力打造了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为深入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有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探索了具有实践意义的新路径.

    "四雁工程"乡村振兴人才振兴产业发展金融赋能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路径研究——基于山东省试点地区调查

    麻春张乐廷刘少振孟磊...
    123-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维护农民宅基地合法权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宅基地盘活利用赋能乡村振兴内在逻辑分析,选取山东省宅基地改革试点地区开展调研,系统总结改造闲置农房促进农民增收、整治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增减挂和入市为乡村振兴提供要素保障等现实路径,分析闲置宅基地盘活存在结构矛盾、方式方法不多,村镇建设规划不完善、存在资金掣肘,赋权实践存在现实困难等问题,提出因地制宜、制订科学合理村庄发展规划,因村施策、构建完善宅基地盘活利用机制,构建宅基地制度改革民意动态收集机制等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对策及建议,以期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参考,助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农村宅基地闲置盘活利用

    《乡村论丛》约稿函

    《乡村论丛》编辑部
    封3页

    信息动态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