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城市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城市研究
现代城市研究

叶菊华

月刊

1009-6000

urbnrech@163.com;editor.mur@gmail.com

025-84784510

210029

南京市华侨路37号29楼

现代城市研究/Journal Modern Urban Research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86年创刊,以城市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追求学术性、前沿性和前瞻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反映学术界和实际部门的新动态,刊载有创见的现代城市研究成果、述评、实例分析、文摘等。深受高校、研究机构、设计院所的广大读者的好评。本刊内容充实、版式清新、装饰精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上海市市民健身行为的时空特征与规划应对研究

    欧阳琳欣王德殷振轩张奉芊成...
    1-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健康中国""全民健身"等政策实施以及国民健康意识觉醒,居民健身需求日益增长,对体育设施配置也提出更高要求.研究基于时空行为分析把握居民健身行为特征和人群行为偏好,对上海市全民健身运动发展趋势进行研判,并从设施需求量与空间布局的角度提出规划建议.基于行为特征,文章总结了4种健身行为的空间交互模式;结合国际比较,发现上海市当前仍处于全民健身初期阶段,未来青、中年的健身参与率会持续提升,健身人口和专业化体育设施需求都会显著增长;最后对体育设施布局提出建议,包括重视就业空间的体育设施建设,以及在土地资源紧张地区构建15分钟公交或骑行健身生活圈.

    健身行为时空特征体育设施规划上海市趋势

    基于跑步者需求的广州中心区建成环境适跑性研究

    李敏稚安振方尉文婕
    9-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健康城市和运动友好型城市空间建设已成为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建成环境作为各种运动行为的物质空间载体,对于人的身体机能和身心品格具有重要影响.结合跑步者问卷调查、访谈和获取跑步VGI大数据等方式收集广州中心区的跑步者数据,运用情感分析、词频分析、文本分析等多方法分析数据,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建成环境的适跑性评价体系.并以广州市天河区为例对分析结果进行评价,叠合建成环境适跑性评价图与跑步活动热力图,研究跑步热力活动与适跑空间的耦合关系;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维度分别提出空间适跑性规划和设计优化策略.

    跑步活动广州中心区建成环境数据分析适宜性评价

    基于城市生态肌理的网络化健康空间构建研究

    刘家栋欧阳安蛟曹秀婷
    19-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基于SSCA-space(空间的稳定性、系统性、连续性、舒适性)4维度原则,为健康城市规划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政策指引.文章研究结果:(1)基于4维度原则,从格局、网络、单元分层次构建网络化健康空间.(2)构建过程对自然环境条件、网络化水平、健康服务设施配套能力3方面进行评价,以保障从宏观、中观、微观层次依次形成城市生态安全的支持性环境、全覆盖的舒适生活环境、健康防护的柔性管理网格.(3)对嘉兴市网络化健康空间进行实证构建,健康城市总体格局与城市生态肌理密切相关,呈"三楔九水+水脉串珠"式(9条主干水系联系3片楔形绿地);次干水脉串联重要生态斑块;健康城市单元呈"服务嵌套"式(路网边界结合社区单元).研究结论:结合城市生态网肌理构建网络化健康空间可提升城市治理和健康空间规划的适应性、精准性与有效性.

    生态肌理网络化健康空间

    健康城市视角下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设施空间集聚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丁玲王江萍
    2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的不断提高和医保制度的不断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设施在医疗卫生保障中担任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其建设力度关乎城市公民健康及城市健康发展.文章以武汉市为例,基于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设施的POI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数据库,综合运用核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全局、局域)方法,从高度集聚区域、热点区域空间分布展开分析,归纳武汉市定点设施的空间布局特征与不足,并基于健康城市视角,从政府主观调控空间布局、政策侧面引导社会发展两方面提出优化建议.

    健康城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设施核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

    趣味城市:一种新城市发展战略方向?

    汪曦龙王红扬
    34-4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趣味城市应是城市未来发展的战略性议题之一,也是助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城市的发展,不同社会结构的个性化需求愈发多元化,处理好当前城市活动空间与公共空间配置,实现韧性城市与城市治理的融合显得日趋重要.文章试图阐述这一命题的完整内涵:趣味城市首先包括玩乐,这一表层的心理体验是人的基本需求,但它还包括主动创新、好奇探索等更丰富的意义,进而能够促进创意经济以及培育积极容错、包容友善、幽默从容的社会氛围,从而凸显其重要性.社会的进步最终体现在走向趣味生活、趣味社会以至趣味城市,这一命题应该成为城市发展的战略方向之一.而当前对战略的理解常常是泛化的,文章进而对如何恰当地理解战略以及在此之上如何恰当地制定、实施趣味城市战略进行探讨,以期为新时期的城市发展战略探索提供思路.

    趣味趣味城市城市发展战略嵌入

    传统村落建筑遗产保护市场化路径研究——基于产权强度视角

    火陈晨李广斌嵇淋王勇...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单一的政府保护模式力有不逮,且易忽视多元利益主体的诉求与作用,使得建筑遗产保护行动市场参与不足.文章引入产权强度理论,从制度强度、行为强度、关系强度三维度建立分析框架,并以苏州市传统村落为例,提出"以股强保""以换求保""以租维保"3种不同的市场化保护路径.

    产权强度建筑遗产市场化保护

    新世袭主义、新自由主义、世界主义交织下的城市社会空间分异——以迪拜为例

    彭程遥吴晓董雨萌王雪妃...
    47-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迪拜作为当今全球城市的典型样本,在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与冲突下,传统与现代并存,集新世袭主义的君主制、新自由主义的经济秩序、世界主义的多民族社会文化于一身,交织发展出独特的"迪拜模式".文章通过因子生态分析法,在宏观层面基于"单因子分析—主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的研究思路,对迪拜城市社会空间进行定量分析,获得社会空间分异的特征并探讨其形成机制.

    社会空间分异社会空间结构因子生态分析迪拜

    长三角城市公园与人口密度的标度律分析

    刘志强范胜寒余慧洪亘伟...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公园配置不均衡与人口高度聚集是长三角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深刻把握城市公园与人口密度之间的客观规律,有利于探明与人口聚集状态相协调的公园建设路径.文章选用2020年长三角城市公园和人口密度相关指标截面数据,引入标度律模型,探析二者在长三角城市的标度律.结果表明:(1)整体标度律特征方面,公园与人口密度存在非线性关系,其中,公园率、人均公园面积呈超线性模式,为集聚效应的体现,公园密度呈次线性模式,具有规模效应;(2)分类标度律特征方面,苏、浙、皖三省与不同人口密度城市公园要素均符合长三角整体标度律,并存在趋同聚集的空间规律.研究结论可为适配城市人口密度的公园建设提供科学指导,亦是标度律在城市可持续发展层面的应用延伸.

    城市公园人口密度规模效应标度律长三角

    纪念性园林的纪念效果影响因子研究

    宋威张帆邱冰
    63-67,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对文献资料、典型案例的研究,建构纪念性园林的纪念效果影响因子提取模型.以南京市作为研究对象,选取6个纪念性园林作为调研样本,通过线下实地调研获取参观者感知数据.对数据进行基于统计学的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获得纪念效果回归方程,说明模型的应用过程,证明其合理性和可行性.回归方程表明:解说、纪念主题、标志性纪念物、光影变化对南京市纪念性园林的纪念效果有重要影响,在中观层次上提取出了纪念效果的影响因子.

    风景园林纪念性园林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纪念效果评价

    混合居住视角下的保障房居住冲突研究——以福州市R小区为例

    叶丹陈树荣赵家亮
    6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混合型保障房建设是城市从增量发展转向存量提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混合居住相关研究为切入点,梳理总结我国保障房政策发展脉络,重点评述我国保障房混合居住政策与实践效应,当前"隔离导向"的配建保障房实践往往不能促进融合,而且更易导致邻里排斥和冲突.文章以具体案例为实证,从空间设计、配套设施、社区管理、邻里交往等方面分析配建型保障房住区的居住冲突表征,并基于不同利益主体视角,综合辨析居住冲突机制.研究表明,配建型保障房住区的居住冲突源于两对矛盾,一是政府公共收益最大化和企业利益最大化矛盾,二是商品房业主物权和保障房居民居住权矛盾文章最后从立法保障、收入差异梯度混合、分散混居、提高货币补贴比例等方面探讨了居住融合导向下的混合型保障房建设政策建议.

    保障房居住冲突居住融合混合居住隔离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