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城市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城市研究
现代城市研究

叶菊华

月刊

1009-6000

urbnrech@163.com;editor.mur@gmail.com

025-84784510

210029

南京市华侨路37号29楼

现代城市研究/Journal Modern Urban Research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86年创刊,以城市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追求学术性、前沿性和前瞻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反映学术界和实际部门的新动态,刊载有创见的现代城市研究成果、述评、实例分析、文摘等。深受高校、研究机构、设计院所的广大读者的好评。本刊内容充实、版式清新、装饰精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园空间集聚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郑心怡方远平刘凤
    76-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特殊引擎,文化创意产业园也成为推动城市更新及城市新经济发展的新生动力.论文以粤港澳大湾区内11个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核密度分析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并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和空间计量回归探究文化创意产业园空间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论主要有:(1)文化创意产业园主要集聚在广州和深圳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一线城市,而肇庆、江门等城市目前的发展水平相对而言较低;(2)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尚未造成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各城市的发展受到附近城市的交互作用是正向的;(3)对粤港澳大湾区创意产业产生影响的7大因素中,基础设施、人才、科技和社会包容是积极因素,而政府政策、市场和环境则体现为消极因素.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分布特征影响因素空间计量

    基于关联度和复杂度的长三角技术溢出模式与演化

    刘笑千沈丽珍
    8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利用专利技术转移衡量城市间技术溢出,基于技术关联度和复杂度,研究长三角10年间技术溢出的结果模式与演化,探寻其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发现:2010-2020年间,长三角城市群技术溢出的数量和种类显著增长,网络呈现多中心化与扁平化趋势.随着城市发展,城市技术溢出模式从低关联度-低复杂度为主导的技术转移淘汰,转向低关联度-高复杂度、高关联度-低复杂度的单一优势技术强化;进而演变为高关联度-高复杂度的复杂多优势技术辐射.知识密集型技术趋向复杂契合的溢出模式,表现出强烈的技术黏性和优势垄断.劳动密集型技术趋向简单契合的溢出模式,高耗和基础复杂技术的溢出活动出现在低关联度城市,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演变.

    技术溢出流空间关联度复杂度长三角

    基于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的中国城市韧性演化特征研究

    王佩玉毛熙彦黄贤金漆信贤...
    92-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城市韧性属性评估中国城市韧性水平,从城市系统长期互动关系出发,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anel VAR)模型中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探究城市韧性演化特征,对比不同韧性水平城市的特征差异.结果表明:(1)我国城市韧性处低水平均衡状态,仍需整体提升.(2)在受到不确定干扰时,高韧性城市抗干扰力强,波动响应程度较小、持续期较短.(3)高韧性城市系统动态互动传导灵活,低韧性城市系统内部协调互动水平较低.

    城市韧性时序演化复杂系统动态互动PanelVAR模型

    海归地方主官、科技支出与城市经济发展——来自283个地级市的实证证据

    庄潜艺王展高翔
    101-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海外高学历人才大量回国工作的背景下,地方主官的海归背景是否会对其所在城市经济发展带来影响?影响的路径又是什么?基于上述思考,文章利用2001至2019年中国283个地级市数据,揭示了海归背景的地方主官对其所在地级市发展的带动作用,探究了人力资本优势转化到地区发展的3条影响路径.结果表明:第一,拥有海归背景的地方主官确实会促进其所在地级市的发展;第二,增加科技支出是海归背景地方主官影响所在地级市经济发展的首要路径;第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扩大外商投资是海归地方主官影响所在地级市经济发展的另外两条路径.

    海归背景地方主官科技支出基础设施外商投资

    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对城市通勤系统的外部影响评估——基于深圳25个样本单元的实证分析

    郭磊贤黄拯郭晓芳吴晓莉...
    110-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期以来,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遭到了学术界的批判,但是这些批判未建立在量化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难以准确客观认知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对城市系统施加的影响.文章尝试以城市通勤系统作为城市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量化分析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给城市通勤系统造成的外部效应.为此,文章构建了更新前后长距离通勤量差的计算框架,选取深圳的25个城市更新单元为样本,利用基于位置信息服务的人口大数据,定量评估了城市更新对城市通勤系统压力的增减影响.研究发现,因更新拆除而搬迁人群中未更换工作且长距离通勤者占比是影响更新对城市通勤系统外部压力的关键参数,不同更新单元的实施对城市通勤系统的影响具有差异性.结果表明,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并不必然是城市健康发展的阻碍,学术界应客观看待此类城市更新实践的真实效应.

    城市更新旧改规划实施评估通勤规划大数据

    斑块空间布局对城市绿地降温效应影响的模拟研究

    王桂芹王雯思宇郑伯红余翰武...
    118-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快速城市化进程下,城市热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绿地斑块在缓解城市热岛、调节城市热环境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研究基于城市微气候模拟软件ENVI-met,对衡阳县典型街区不同绿地斑块空间布局的降温效应进行了模拟,绿地斑块量变因子选取"斑块面积""斑块空间格局""斑块与风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在城市主导风向布置大面积的斑块绿地,达到了最大强度的降温幅度;斑块空间布局均质式优于部分集中式,会达到最佳的降温效应;绿地率控制在20%~35%是现实可行的.

    ENVI-met斑块空间布局数值模拟降温效应

    城市公共空间的三重价值维度及其研究路径

    李晓蕾李志朋陈思汶王祝根...
    124-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内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大量研究集中在规划设计等实践领域,理论成果十分匮乏,尤其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轮廓仍未清晰,有待对此作出阐释.在解读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文章对公共空间蕴含的城市正义、城市复兴、城市综合竞争力3个维度的价值认知体系及其相应的研究路径作出归纳总结,旨在补充理论空缺,为理解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结构及其发展逻辑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的参考框架.

    公共空间空间价值城市正义城市复兴综合竞争力

    "城市双修"视角下的衡水人民公园景观改造规划研究

    路培刘贺明
    129-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依托衡水市打造"生态宜居滨湖园林城市"的总体战略,在如火如荼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背景下,根据城市形象设计、景观生态规划和生态修复等相关理论,综合运用实地调查、比较分析、归纳演绎等方法,以人民公园景观改造设计为例,从旧区生态修复、功能修复、空间修复等要素出发,对"城市双修"理论指导下的景观更新策略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旧城改造现状及发展趋势.认为旧城改造应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对各项功能需求、交通组织、生态环境改造进行综合考虑,并提出延续历史文脉、展示地域特色景观、打造特色完备的功能游园,提升市民对景观的认同感,将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以期为政府制定城市旧区公共空间发展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城市双修景观改造设计人民公园

    艺术与设计作品

    张垚
    后插5页

    城市数字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评《城市数字创意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叶晖
    后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