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城市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城市研究
现代城市研究

叶菊华

月刊

1009-6000

urbnrech@163.com;editor.mur@gmail.com

025-84784510

210029

南京市华侨路37号29楼

现代城市研究/Journal Modern Urban Research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86年创刊,以城市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追求学术性、前沿性和前瞻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反映学术界和实际部门的新动态,刊载有创见的现代城市研究成果、述评、实例分析、文摘等。深受高校、研究机构、设计院所的广大读者的好评。本刊内容充实、版式清新、装饰精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农家休闲养老驱动的乡村转型及其政策启示——以浙江长兴"上海村"(顾渚村)为例

    江朗陈泽胤王震陈晨...
    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普遍出现了从生产主义到后生产主义的乡村转型,伴随这一过程的是乡村地区的去农业化、去社区化、空间商品化等现象.区别于传统的农业专业化、乡村工业化等模式,近年来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农旅融合发展、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等为特色的乡村转型模式不断涌现,这些现象对传统乡村地区带来怎样的冲击?文章以位于上海大都市圈腹地的乡村——浙江省长兴县"上海村"(顾渚村)为例,研究农家休闲养老驱动乡村转型的特征,对去农业化、去社区化、空间商品化等现象的理论进行实证检验和理论探讨,为广大乡村地区转型中的政策干预提供经验借鉴.

    乡村转型农家休闲养老去农业化去社区化空间商品化

    全域资源管控视角下村庄分类及发展引导研究——以湖北省枣阳市为例

    王宝强宦小艳朱继任饶翔...
    79-86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下而上的村庄规划编制模式缺乏对全域资源的统筹和对村庄发展的分类引导,导致村庄职能定位同质、资源浪费严重、空间布局不当、部门缺乏协调等问题.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空间规划的新要求,村庄规划逐渐从建设导向转向全域资源管控和乡村治理.从政策导向、实践需求、理论深化的角度剖析了新时期全域资源管控要求,在对全域资源管控要素、管控路径、技术基础解析的基础上提出村庄分类及发展引导的思路.通过分析全域资源环境特征和管控要求,将枣阳市村庄分为生态管控—保护型村庄、农业发展—提升型村庄、城镇建设—共融型村庄和乡村协调—转化型村庄,针对不同类型村庄探讨了其发展的思路与方向,对于找准乡村定位、节约利用资源、制定治理对策、实现乡村振兴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村庄规划村庄分类全域资源管控双评价枣阳市

    乡村社区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日本"小聚点"营建模式的经验启示

    李璋陈昭王红扬
    8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公共服务供给是支撑乡村发展的关键抓手,实践中却始终存在着供给有效性不足的问题.而进入城镇化中后期,乡村公共服务供给将面临更高的要求与更复杂的挑战.比我国更早面临相似挑战的日本,通过地域运营组织主导的"小聚点"营建实现了乡村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文章以日本"川西乡驿站"聚点营建过程为例,剖析其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实现路径,进而回归我国城镇化和乡镇发展语境为乡村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提供启示.

    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供给机制乡村社区日本

    双碳目标下平台治理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应对策略——以阿里巴巴碳中和行动为例

    蔡强张凌凡郑雅文夏菖佑...
    94-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减排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传统的碳减排政策更多注重从"供给侧"发力,抓住主要碳排放源而忽视社会面参与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巨大潜力.文章以阿里巴巴碳中和行动为例,分析了在互联网3.0背景下,互联网平台因其联结性、数据能力和影响力,具备引导和动员社会面参与碳减排的能力,但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与应对气候变化之间依然存在矛盾,可通过加强顶层设计、赋予平台碳减排法律义务、优化碳市场激励机制、完善平台公司治理体系以及创新减排模式应对气候变化.

    平台治理气候变化碳减排阿里巴巴社会面参与

    基于ENVI-met模拟的城市校园绿地夏季微气候适应性优化设计

    徐欢朱珈仪李红
    101-106,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校园绿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微气候变化规律,比较生理等效温度(PET)与微气候因素的相关性,最后探讨其适应性优化设计.结果表明:4种不同类型校园绿地改善微气候的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草坪+乔木类"和"草坪+灌木+乔木类"绿地降温、通风、增湿效果最好,"纯草坪类"绿地效果最弱,但4种绿地的日变化趋势具有同步性;PET与空气温度、风速呈显著正相关,空气温度与风速呈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为城市校园绿地的微气候适应性设计提供了数据支撑.

    微气候校园绿地优化设计生理等效温度

    亚热带城市边缘区街道空间舒适感的气候与建成环境要素解析

    王丹肖作鹏林姚宇
    107-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观气候环境的舒适性是激发街道空间公共性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在亚热带地区,形式、功能以及舒适在街道公共空间营造中共存织合,舒适及其带来的活力是形式与功能的最终结合点.尽管现在已经有丰富的针对街道的气候环境设计的研究讨论,但是有关街道空间舒适感的研究仍然可以继续深入探索.基于在深圳坪地开展的一项街道气候环境与空间行为调查,研究结合街道上活动人群的主观体验以及客观的气候环境观测变量,对街道舒适感与街道建成环境的空间和气候进行关联分析.基于街景数据、土地利用数据以及建筑普查等数据对街道空间进行量化,应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影响街道微气候环境舒适性的建成环境要素,以利于对街道空间进行舒适性的基因编辑.

    街道空间舒适感微气候建成环境回归分析

    中国仪器仪表制造业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孙石磊陈爽顾伟男伍镇...
    115-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仪器仪表具有广泛应用性,发展仪器仪表制造业对促进国防和国民经济各领域进步具有积极作用.研究基于1985-2019年仪器仪表制造业企业数据和各省级经济数据,运用区域产业占比、探索性空间分析和空间滞后模型等方法,从地理演化视角研究中国仪器仪表制造业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论包括:①中国仪器制造业企业数增长显著,总体处于均衡发展状态,行业竞争激烈,产业地域分布格局总体变化程度较为缓慢,地域差距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趋势.②省域仪器制造业及其细分门类演化特征遵循路径依赖,由东部沿海向内陆递减,并逐渐呈现向东部沿海地区集中分布的演化趋势,东部地区在该领域发展优势远高于中西部地区.③全局尺度各省区仪器制造业空间依赖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形变化趋势;省域间的仪器制造业发展状况仍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和川渝地区分别呈现空间溢出、极核极化、产业转移,产业衰弱特征.④产业结构、市场规模、交通运输水平、对外开放以及电能消耗对各地区仪器仪表制造业发展均起到促进作用,科技水平和政府支持对各地区仪器仪表制造业发展起到约束作用,同时产业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

    仪器仪表制造业时空演化影响因素中国

    基于POI数据的城市三维空间业态混合特征研究——以北京西单中心区为例

    胡昕宇马佳丽史宜
    124-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业态的混合布局是高品质城市空间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这种混合现象逐渐由二维平面转向三维垂直空间.文章从三维空间混合的角度研究城市业态的混合特征,并对发展成熟的城市中心区进行实例研究.首先基于网络爬取结合实地调研获取的北京西单中心区POI业态数据,利用ArcGIS软件构建业态密度立方体,分析业态在二维平面以及三维空间上的混合布局特征;其次,根据信息熵在土地混合利用中的计算方法,提出计算楼宇业态混合程度的公式,运用Python、SPSS等数据统计软件,对中心区内符合业态混合条件的楼宇进行业态混合程度量化,分析业态在城市中心区三维空间上的混合变化规律以及浅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研究旨在从业态三维混合的角度探寻一种新的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为有限土地利用条件下城市中心区的集约化发展作贡献.

    POI业态数据城市中心区三维空间业态混合特征

    城乡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逻辑机理及实践探索——评《城乡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郑德梅
    后插2页

    中国传统"五色观"视域下的城市色彩规划研究——评《阅城读色——城市色彩的地理漫步》

    尹小晨
    后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