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产业经济评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产业经济评论
产业经济评论

双月刊

2095-5073

产业经济评论/Journal Modern Industrial Econom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

    郑世林陶然杨文博
    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引发了社会公众的广泛讨论,其不断迭代将对产业转型与升级产生深刻影响.生成式人工智能将传统产业引向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不仅会融入制造行业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动化生产管理和监督,还会对法律咨询、养老服务、教育等服务行业产生部分人力资本替代.生成式人工智能进一步技术迭代甚至会对消费零售业、金融业、文本翻译、新闻传播行业等文本整合输出类工作具有完全替代作用.在此背景下,中国既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又面临着关键核心技术封锁困境、就业结构调整、人伦等挑战.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转型升级

    企业加强ESG实践能否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韩一鸣胡洁于宪荣
    2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观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于宏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ESG体系将重塑企业的经营理念,深刻影响企业行为,由此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抓手.本文以2010-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多个维度对企业高质量发展进行度量,实证检验企业加强ESG实践对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助力作用.研究发现:(1)企业加强ESG实践可以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研发投入和提升供应链稳定性等渠道助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依旧成立.(2)异质性检验表明,对于国有企业和营商环境较好地区的企业来说,其助力效果更显著.(3)拓展分析表明,ESG评级的不确定性会误导和模糊信号的传递,从而削弱对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助力作用.本文的研究在理论上为构建中国特色的ESG体系提供了经验支持,在实践上为推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ESG企业高质量发展融资约束研发投入供应链稳定性ESG不确定性

    内外双"管"下ESG表现对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

    张宏王宇婷林慧
    4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沪深A股上市工业企业2015-2020年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 ESG表现对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以及内部控制和媒体关注在二者关系中的重要补充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企业ESG表现及其三个维度对企业融资成本具有差异化负向效应,良好的环境责任和公司治理表现更能显著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内部控制和媒体关注度会放大ESG表现对企业融资成本的抑制作用,即随着内控水平和媒体关注度的提高,企业ESG表现及其三个维度对融资成本的抑制效果逐渐得到强化.其中,内部控制的强化效果在公司治理方面体现更为明显,媒体关注的强化效果则在环境责任方面更为突出.

    ESG表现融资成本媒体关注内部控制

    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会影响企业ESG表现吗?——基于《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准自然实验

    王智骁何晓波
    5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2019年《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对企业ESG(2014-2022年)表现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后,上海市属地企业的ESG表现显著提升,平均提升0.83分.经过平行趋势检验、三重差分法、排除其他政策影响和安慰剂检验等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生活垃圾分类政策主要提升非国有企业和公众关注度较高企业的ESG表现.机制分析表明,上海市属地企业ESG表现的提升主要由外部压力驱动,上海市垃圾分类板块企业ESG表现的提升主要由内在动力驱动.本文的结论启示我们应从更加全面的视角评估政策的后果.

    ESG生活垃圾分类政策评估

    营商环境与企业创新——来自工商注册数据的证据

    李春涛闫宇聪李嘉琪
    7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营商环境作为影响市场主体活动的综合环境,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使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企业注册信息,计算各城市企业五年存续率、年度创业率和企业密度等数据,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城市营商环境发展水平指数.在此基础上利用2011-2020年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营商环境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好的营商环境能显著促进当地企业创新,在更换被解释变量、更换回归模型、剔除创新中心城市样本(直辖市)等稳健性检验后,以上结论依然成立.本文进一步使用周围城市营商环境均值作为营商环境的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问题后以上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营商环境主要通过提高金融发展水平、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途径促进企业创新.拓展研究发现,营商环境在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的正向关系中发挥促进作用,在外部审计与企业创新的正向关系中发挥替代效应.本文的结论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参考.

    营商环境企业创新金融发展知识产权保护

    中国金融保险业的产业关联和诱发效应研究——来自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证据

    韩永辉麦靖华罗瑞霖
    102-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融保险业是连接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纽带.本文以2018年和2020年竞争型投入产出表为依据,利用投入产出模型辨析中国产业类型、测度角色地位和分析产业价值,着重研究中国金融保险业的产业关联和诱发效应.研究发现:(1)中国金融保险业是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具备需求拉动力小、供给推动力大,即弱辐射性、强制约性的特征;(2)中国金融保险业与房地产、商务服务和交通运输服务等第三产业的产业关联效应较为明显,对金融保险业自身、商务服务和房地产影响力度较强,同时容易受到交通运输服务、房地产和商业服务影响;(3)消费、投资、出口最终需求对金融保险业的生产诱发效应依次减弱,消费对其生产诱发依存度逐年上升,投资则逐年下降;(4)在构建国内经济循环体系过程中,金融保险业暂未发挥核心支柱作用.本文提出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国亟需完善现代化金融体系,发挥其经济"减震器"以及社会"稳定器"功能.

    金融保险业产业关联效应投入产出模型中国式现代化

    收入分配、商业医疗保险和医药创新——基于美国的经验分析

    康蕊朱恒鹏
    120-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探讨了收入分配对医药创新发展的影响,并阐释了商业医疗保险的影响机制.基于2013-2020年美国51个州和地区的面板数据,通过门槛效应模型和机制检验程序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收入分配与医药创新之间存在着倒"N"型非线性的影响关系.(2)在收入分配影响医药创新的路径中,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是影响机制之一.(3)不同的收入水平对医药创新的作用不同,表现出门槛效应:过大的收入差距抑制医药创新,跨过第一个门槛后,适度的收入差距将该效应由负转正;经过第二个门槛后,收入差距过小也将对医药创新产生负面影响.这是由于收入差距对商业医疗保险的影响也存在着相似的两个门槛.研究结论经过内生性分析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研究结论可以为防止收入差距扩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以实现对商业医疗保险的购买,形成创新药物的有效需求等政策制定提供证据支撑,对推进医药创新在我国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收入差距商业医保医药创新门槛效应

    环境规制、产业集聚与企业生产决策调整

    寇冬雪张彩云
    138-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落实严格的环境政策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关键一环,然而这也是对企业生产决策形成压力的过程,企业据此做出不同的生产决策.在产业集聚这一重要现实背景下,这种影响尤甚.本文借助2003-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企业专利申请数据库、中国企业污染数据库及地级市面板数据库的匹配结果,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环境规制综合指数,阐明了环境规制影响企业生产决策的全逻辑链条,及产业集聚对该路径的放大作用.研究发现:①企业面临环境规制时,通过"创新补偿"效应和"遵循成本"效应两条路径影响企业生产决策,前者主要通过技术引进方式,后者主要通过资本更新速度和退出市场方式.②在产业集聚的环境中,"创新补偿"效应和"遵循成本"效应被放大.相比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更有助于放大前者,而专业化集聚更有助于放大后者.本文的结论可为产业集聚和环境规制下企业的生产决策提供新的实证思路,也为制定适配的环境政策和产业政策提供经验证据.

    环境规制产业集聚创新补偿放大效应

    出口退税的出口激励效应——兼论企业融资情况与创新行为的变化

    王卓岳林峰刘冲
    155-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出口退税是稳定国际循环、推动"双循环"格局发展的重要政策抓手.本文基于2008-2011年全国税收调查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研究了 2009年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提高对企业出口销售的影响.结果表明,此次出口退税率的提高使企业出口销售额提高10.3%,获得的出口退税资金增加4.2%.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融资约束程度的提高,企业更有激励增加出口销售,以获得更多的退税资金.并且,随着所获出口退税资金增加,企业获得的外源融资和研发投入均相应提高.因此,可以适当提高对部分重点行业的退税率,从而在外部冲击频发与新发展格局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切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出口退税出口销售企业融资约束企业外源融资研发投入

    债务展期、期限结构与企业创新

    边鹏钱军顾研
    174-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创新需要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但中国企业融资主要依赖的银行贷款却是以短期贷款为主,故债务展期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尤其值得关注.利用2007年银行贷款展期政策调整的准自然实验,本文实证研究发现:(1)银行收紧贷款展期政策后,原本更依赖短期贷款的企业创新活动不仅未有减少,反而明显增加,专利申请和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平均增长了近28%.(2)渠道检验显示,银行收紧贷款展期后,原本更依赖短期贷款的企业显著增加了长期贷款且债务融资成本并未显著提高,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明显降低,无形资本投资明显增加.(3)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上述现象仅出现在大企业和国有企业,这可能是因为大企业和国有企业有较强的贷款谈判能力.总之,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银行收紧贷款展期使企业从短期贷款转向长期贷款,融资稳健性的提升有利于企业创新,但在此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可能对民营中小企业的不利冲击.

    债务展期期限结构企业创新民营企业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