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电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电力
华北电力大学
现代电力

华北电力大学

宋永华

双月刊

1007-2322

xddl@vip.163.com

010-61772300

102206

北京德外朱辛庄华北电力大学

现代电力/Journal Modern Electric Power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电力系统及其相关领域科技成果,介绍国内外电力发展趋势,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平台。本刊面向电力系统广大科技工作者、管理人员及有关高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改进差分进化的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

    杨家梁魏霞程志江朱菊萍...
    500-5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差分进化算法在局部遮阴情况下跟踪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改进差分进化算法的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策略.首先,引入三角突变策略,并将其嵌入传统差分进化算法的交叉公式当中,避免因迭代前后输出相同的占空比造成重复采样功率的情况.其次,引入自适应比例因子策略,以加强个体的收敛性.最后,通过奖励惩罚机制平衡所提算法的全局开发和局部探索能力.仿真结果表明,与对比文献的差分进化算法相比,改进算法在跟踪速度、稳定性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差分进化最大功率点跟踪局部阴影收敛速度

    基于斯塔克尔伯格博弈的光伏制氢系统能量优化管理策略

    陈丽娜樊艳芳李广李锋...
    507-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由于氢能生产经济性低,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氢能需求问题,提出基于斯塔克尔伯格(Stackelberg)博弈机制的光伏制氢系统能量优化管理策略.首先,在博弈模型中,氢能生产商作为上层领导者,以净收益最大为目标制定与下层用户交易的氢能价格;用户作为下层跟随者,以最大消费者剩余为目标,并兼顾上层氢能生产商制定的售氢价格,对自身用能策略进行调整,并将所需负荷量反馈上层,两者进行博弈,最终达到博弈均衡.其次,在考虑氢能生产商收益和用户用氢需求的基础上,建立光伏制氢系统能量管理模式以优化制氢系统各个设备出力,达到提高氢能生产商的经济性和满足用户氢能需求的目的.最后,通过分析氢能生产商与用户的博弈目标及策略,从理论上证明了博弈存在唯一均衡解,并调用Cplex求解器对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Stackelberg博弈能量的优化管理策略可有效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和满足用户需求,达到了博弈双方双赢的效果.

    光伏制氢Stackelberg博弈能量优化管理经济性用户需求

    一种考虑风-光-电负荷不确定集与线性化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

    王正龙王可宏王映丹
    517-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风-光-电负荷功率不确定的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的风、光功率消纳,降低碳排放,首先考虑风、光波动性和弃风、弃光现象构建风、光功率不确定集,考虑电价波动性和负荷需求响应弹性系数,构建电负荷的价格型需求响应不确定集;其次,进一步提出排序截断分摊法,将风、光、电负荷功率不确定集转化为可线性求解的线性对应式;第三,建立热电联产机组-碳捕集系统联合运行系统,并推导系统整体模型,该整体模型只关注系统对外能量交互情况;第四,构建风、光、电负荷功率不确定的IES优化模型,并在多场景下分析其风、光功率消纳和碳排放.最后,利用算例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不确定集排序截断分摊法综合能源系统风光功率消纳碳排放

    响应调控需求的辅助服务市场激励电价与效益分析方法设计

    白昕薛晨张力张绥彬...
    528-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碳"目标下的新型电力系统需要更多可调度的弹性资源维护电网供需平衡.由此,首先结合辅助服务市场提出由代理机构代理电力用户间接参与省级辅助服务市场,并耦合电网平衡需求设计弹性电价.其次,结合分时电价提出跟踪供需关系的补偿结算电价,最后,设计全天时段的电力用户参与省级辅助服务市场交易的效益模型.通过对所提方法和模型的量化验证与分析,得出所设计的电价模型可以跟踪电网需求变化,调整实际结算电价,为负荷侧电力用户参与交易提供市场激励.

    电力用户调控需求补偿电价效益分析辅助服务市场

    考虑多维参数耦合的共享储能匹配交易机制

    韩震焘金宇飞赵琮皓王麒翔...
    539-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享储能在电力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中已经呈现出极强的应用潜力和价值,被视为解决储能成本疏导困难的有效手段.然而,储能共享不仅会涉及多类型应用场景,且其本身的运行方式是功率、容量等多维参数耦合的,亟须探索高效的储能共享机制,以最大化挖掘系统灵活性潜力.为此,围绕考虑多维参数耦合的共享储能匹配交易机制展开研究.首先,构建考虑多维参数耦合的共享储能匹配交易框架,在此基础上,基于组合拍卖理论构建多维参数耦合的共享储能匹配交易模型.其次,针对传统方法求解组合拍卖计算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提出投标密度的概念,以单位标的物的价值对投标信息进行价值评估并排序,以此实现共享储能组合拍卖问题的快速求解,进而提出基于投标密度的共享储能匹配交易结算机制.最后,通过算例证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共享储能多维参数组合拍卖动态匹配

    基于虚拟直流电机的分布式储能系统能量动态分配策略

    乔露王鲁杨李唯嘉马海宁...
    547-5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增强直流微电网中分布式储能系统的惯性,并在线路阻抗不匹配的情况下实现各储能单元(energy storage unit,ESU)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均衡,提出一种基于虚拟直流电机(virtual DC machine,VDCM)的分布式储能系统能量动态分配策略.首先,将VDCM技术应用到储能侧控制中,利用VDCM的输出特性增强系统的抗扰能力.然后,利用电枢回路方程输出特性,并根据储能系统能量分配需求,动态设计虚拟电枢电阻,使其可随SOC在规定界限内自适应变化,实时调整各变换器的输出功率,并引入压降调节因子动态微调各变换器输出虚拟压降至相等,从而补偿线路阻抗的不匹配度,实现各ESU的SOC.均衡.此外,采用一致性算法在相邻ESU间获得所需平均值信息,增强系统的可扩展性.最后,搭建光伏多储能直流微电网系统模型,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直流微电网荷电状态虚拟直流电机分布式储能系统能量动态分配虚拟电枢电阻直流母线电压压降调节因子

    众筹储能模式分析及成本传导机制

    田冰颖何永秀恩格贝张岩...
    557-5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积极促进储能系统建设,提升新能源利用水平,针对新能源电站自建储能运营效率不高\成本疏导困难,提出一种众筹建设储能电站模式及配套的成本传导机制.首先,明确众筹储能电站的筹资来源及商业模式.其次,根据储能电站商业模式以及未来电力市场发展情况,设计众筹储能电站的不同成本疏导机制模型.最后,基于全寿命周期储能电站成本分析方法,根据不同收益率的情况下,储能参与各种模式的比例以及不同模式中储能价值价格的变化,对新能源电厂给予储能电站的补偿价格进行测算,并对影响补偿价格的主要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

    众筹储能商业模式新能源利用水平成本疏导机制全寿命周期

    考虑用户多样化需求的电动汽车集群调频控制策略

    王明深潘益缪惠宇韩华春...
    565-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规模化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成为重要的调频手段,针对调频互动控制无法保障用户各类需求、难以充分调动用户参与积极性的问题,提出一种保障用户多样化需求的电动汽车集群调频控制策略,以实现高比例新能源电网的频率稳定.首先,综合考虑用户交通用能、调频喜好、数据保护需求的交互影响,建立有限信息环境下电动汽车集群可调节能力的概率评估模型;进而,考虑集群调频不确定性和调频控制时长对用户延时充电的影响,提出考虑时序延时调频恢复的概率调频控制策略;最后,算例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调频控制策略在保障用户需求、降低数据保护造成的不确定性影响、提升系统频率稳定方面的有效性.

    电动汽车入网状态电动汽车集群多样化需求频率控制状态恢复

    基于前景理论的电动汽车用户日前调频决策模型

    汪丽伟王昊天孙英云
    574-5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降低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用户参与日前调频辅助服务市场的难度,提高其参与积极性,将EV完成充电离网时所获得的净收益和电池电量对用户心理的影响引入前景理论的价值函数中,建立有限理性下的EV用户参与调频辅助服务市场的日前决策模型.该模型考虑EV参与调频辅助服务的电池老化成本,研究EV备用容量的优化策略及调频辅助服务市场的报价策略,并给出3种可行的简化EV调频辅助服务参与模式供用户选择.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基于前景理论的EV用户日前调频决策模型的有效性及可行性,并更符合实际EV用户的决策行为.

    前景理论日前调频决策模型用户行为电池电量

    超长海底电缆电流差动保护新方案

    黄玥范春菊王国钰
    584-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底电缆作为确保海上风电场并网的重要纽带,其分布电容远高于架空线路,产生的电容电流不可忽略.目前的电流差动保护判据由于没有考虑分布电容且受到负荷电流的影响,抗过渡电阻能力较差,在超长海底电缆输电线路上的适用性不高.针对现有保护判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电流差动保护判据,该改进判据对线路中较大分布电容电流进行了补偿,解决了正常运行以及区外短路时保护误动的问题,并减小了负荷电流对差动保护动作特性的影响,从而提升了抗过渡电阻能力.在PSCAD/EMTDC平台搭建220 kV长距离电缆线路模型,对所提的改进保护方案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超长海底电缆电流差动保护新方案在确保区外故障可靠不动作的基础上,显著提高了区内故障的抗过渡电阻能力,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高压电缆长线路电流差动保护方案.

    长距离电力电缆电流差动保护分布电容过渡电阻电容电流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