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大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大学教育
现代大学教育

胡岳华

双月刊

1671-1610

MUEbjb@csu.edu.cn

0731-88876856

410083

长沙中南大学高教所

现代大学教育/Journal Modern University Educ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南大学和湖南省高等教育学会联合主办的高等教育学术期刊,1985年创刊,1978年面向国内外公开出版,本刊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研究现代大学教育,探索高等教育规律,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本刊欢迎现代教育思想、中外高等教育史、教学方法论、比较高等教育、教育管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评价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美学、创新教育、德育理论和其它科学理论方面具有新观点、新材料,富有特色的高水平学术论文,以及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大学科技产业,成人与继续教育等方面高质量的研究论文报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日本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实践及启示——以6所高校为中心的考察

    孙涛高慧
    68-7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入21世纪,面对财政紧缩与18岁适龄人口的减少、高等教育国际化与人才竞争的激化、全球疫情暴发与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等国内外形势,日本政府积极调整教育政策推进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发展.日本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引导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高校在政府的政策指引下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富有特色的探索与实践.接收外国留学生、建设国际化课程、推动教师国际化以及构建国际化支援体制是日本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主要路径.日本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在留学生数量及比例、外国教师比例、留学生留日就业、特色教育项目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实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在提供在地国际化政策支持、完善留学生支援体制、充分利用留学生和外籍教师资源、鼓励大学发挥自身特色等方面进行有益尝试.

    日本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高等教育国际化东京大学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制度辨析

    许庆豫王贤娴
    7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制度自建立以来,取得显著成效.然而,人们对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内涵、特征和教学成果培育过程的理解存在偏差,滋生了过于追逐热点、协同创新不足、失衡问题显著、宣传推广不到位等问题,存在重申报文本、轻成果内容的现象.这种现象与教学成果奖励制度的宗旨方枘圆凿.本文基于教学成果奖励制度的基本精神,主张在培育教学成果奖的过程中,准确把握教学成果奖的内涵与特征,避免表层现象和同质现象,注重反思、关注合作、优化氛围和强化激励,形成自下而上的、由重申报转向重培育的思路打造教学成果.在教学成果奖的遴选过程中,评审者应当尊重教学成果奖的生成规律,差异化倾斜分配教学成果奖项,鼓励高校分类发展.在此基础上,教学成果奖励制度的相关主体应当坚守教学成果奖励制度的宗旨,强化教学成果奖项的激励效应,持续优化教学成果奖励制度的实践.

    教学成果奖励制度教学成果内涵教学成果特征教学成果培育人才培养

    教师数字化教学的知识风险:典型表征与化解进路

    罗儒国
    89-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迈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阶段,防范与化解教育教学风险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重要议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为教师数字化教学中的知识获取与存储、选择与组织、传递与共享带来新的机遇,有效满足了教师对知识教学、知识管理与创新的现实需求,同时也给教师数字化教学带来潜在的知识风险.这些风险表现为知识碎片化与知识鸿沟风险、知识离身化与知识错觉风险、知识侵权与知识破损风险、知识浅薄化与知识惰化风险、知识圈层化与知识粘滞风险等多重样态.教师数字化教学知识风险的形成既有教师核心素养欠缺、数字化教学风险治理机制缺位等原因,也有技治主义僭越、知识不确定性与管理缺失等诱因.教师数字化教学知识风险的防范与化解需要:重塑教师的知识观念与角色,培养数字风险素养;创新学校教育治理体制,提升数字风险治理能力;优化社会知识管理范式,构建知识风险协治机制;加强技术伦理规约,搭建优质知识服务平台.

    教师教育数字化数字化教学知识风险数字风险素养知识管理风险治理

    建设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概念界定、战略需求与行动路径

    姚宇华黄明东
    100-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布局和推进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政策议题.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遵循外部设计逻辑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拥有新办学使命、新办学体制、新师资队伍、新学科结构、新组织架构、新治理体系、新科创模式以及新评价机制,具有创新程度高、应用能力强、跨界范围广、迭代速度快以及办学质量高等特征.服务支撑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探索构建大学发展新范式和推动高等工程教育高质量发展,对建设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提出迫切需求.加快推进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应采取以下举措:加强顶层设计,提升战略谋划的前瞻性;强化交叉融合,布局建设理工科集聚度高的新型学科集群;坚持应用逻辑,构建基于能力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以改革创新为导向,提升大学治理的现代化水平;以评价改革为牵引,健全教育教学评价机制.

    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高质量发展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绩效导向应用逻辑评价改革

    Abstracts

    111-112页

    《现代大学教育》封面设计获奖名单

    《现代大学教育》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