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妇女(医学前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妇女(医学前沿)
现代妇女(医学前沿)
现代妇女(医学前沿)/Journal Modern Women(Frontiers of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布情况分析

    李兴帼
    250-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布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到2014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42例,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冠心病不合并糖尿病患者45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冠状动脉共576段,存在粥样硬化斑块201段(34.9%);对照组共观察冠状动脉590段,共存在粥样硬化斑块106段(18.0%);观察组位于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斑块分布情况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布情况严重,且分布范围广泛,其粥样硬化斑块多发于各冠状动脉的中远段.

    冠心病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CT在肌骨肿瘤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

    秦风月
    251-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CT在肌骨肿瘤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0年4月-2014年4月间收治并确诊为肌肉骨骼系统实行肿瘤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为良性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为良性肿瘤患者共23例,观察组患者23例均为恶性肿瘤,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CT动态增强扫描检查,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肿物边缘-中心强化速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肿物边缘-中心平均强化速率为(-0.10±0.25),观察组这一数据为(0.30±0.18),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采用CT动态增强扫描技术检对肌肉骨骼肿物的诊断检测过程中通过分析其肿物边缘-中心强化速率,能够准确的鉴别诊断其肿物的性质,因此非常值得推广应用.

    骨骼肿瘤肌肉肿瘤CT动态增强扫描鉴别诊断

    肠梗阻的腹部X线平片和CT诊断分析

    马贵庆
    252-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和探索腹部X线平片和CT检查对于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2012年3员-2013年9月来我院进行诊断的肠梗阻患者60名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每一位患者进行腹部的X线平片检查和CT检查,将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的结果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检查方法对于肠梗阻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在肠梗阻的诊断的准确率判断方面,X线平片和CT分别是88.33%和95%;在纹窄性肠梗阻的诊断的准确率判断方面,X线平片和CT分别是33.33%和83.33%;在梗阻位置的确定的准确率方面,X线平片和CT分别是75.88%和86.13%;在患者的肠梗阻的发病原因的诊断准确率方面X线平片和CT分别是31.77%和89.03%.结论 在肠梗阻的发病原因、纹窄性肠梗阻的诊断的准确率判断方面,ct检查的效果明显优于X线平片,肠梗阻的诊断扣梗阻位置的准确率判断方面,两者相差不多,但CT效果较好,可见,临床中应该鼓励CT检查.

    肠梗阻腹部X线平片CT诊断

    不同手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效果分析

    陆钦海
    253-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腹股沟疝气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腹股沟疝气患者共8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入院之后给予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2个月的治疗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40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之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疼痛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在治疗腹股沟疝气时,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不易复发,且恢复时间短,痛苦小,恢复效果好,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腹股沟疝气传统疝修补手术无张力疝修补术

    睡眠质量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并发症的关系

    蔡华容
    254-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睡眠质量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2013年2月到2014年11月期间选取6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估所有患者睡眠质量,并根据其睡眠情况将其分为睡眠良好组31例和睡眠障碍组31例,通过相应检查统计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分析睡眠质量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睡眠良好组患者平均空腹血糖检验为(7.81 3.51)mmol/L,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2.902%;睡眠障碍组患者平均空腹血糖检验为(9.98 4.85)mmol/L,其并发症发生率为45.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睡眠质量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并发症的影响较大,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要加强日常护理,提高自身睡眠质量,从而改善血糖控制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睡眠质量老年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并发症发生率

    非典型和恶性脑膜瘤的CT特征和鉴别诊断解析

    陈自强
    25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非典型和恶性脑膜瘤的CT特征和鉴别诊断作用.方法 本次临床研究以我院2004年1月至2014年1月之间收治的84例病理诊断为非典型和恶性脑膜瘤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T检查,回顾分析患者的CT特征和临床诊断结果.结果 约有78%左右的非典型和恶性脑膜瘤发生于大脑镰和大脑凸面部位,且非典型和恶性脑膜瘤存在瘤体周围模糊、强化不均匀等特征,脑膜尾征和瘤体周围水肿等现象的发生率较高.结论 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非典型和恶性脑膜瘤患者具有较为典型的CT特征,因而可将CT作为非典型和恶性脑膜瘤患者首选的临床检查和诊断方法.

    非典型和恶性脑膜瘤CT特征鉴别诊断

    小切口囊袋内手法劈核术用于硬核白内障效果探讨

    李萍庞鹏举李伟凯
    256-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小切口囊袋内手法劈核术用于硬核白内障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诊治的硬核白内障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小切口囊袋内手法劈核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超声乳化摘除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在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方面,两组患者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患者为16.67%,对照组患者为40.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硬核白内障患者来讲,采用小切口囊袋内手法劈核术与传统超声乳化摘除术均能促进患者的视力恢复,但是前者更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治疗成本远远低于后者,且易于操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小切口囊袋内手法劈核术传统超声乳化摘除术硬核白内障视力恢复

    社区糖尿病管理中团队管理群组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

    陈心怡
    257-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社区糖尿病管理中团队管理群组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社区中的糖尿病患者198例,将这些患者随即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常规组.实验组患者采用团队群组管理模式,常规组采用传统的检查模式.一年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糖尿病认知、自控能力、饮食习惯、健康状况等的综合评分,比较两组患者间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评分明显要高于常规组,病人的健康状况也是实验组优于常规组.结论 说明团队管理群组模式对糖尿病病人的自我管理更有帮助.

    团队管理群组模式社区糖尿病管理

    超敏C-反应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联合检测在手足口病并发心肌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李好兰宋文
    258-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肌酸激酶同工酶联合检测在手足口病患儿心肌损害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9月期间我科收治50例手足口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选择同期门诊体检健康儿童50例.检测两组儿童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结果 在治疗前观察组患儿CK、CK-MB、hs-CRP均高于对照片组儿童,治疗后患儿以上三个指标较治疗前降低.结论 CK、CK-MB、hs-CRP是手足口病并发心肌炎患者早期的敏感指标,应根据检测结果对患儿进行早期积极治疗.

    超敏C-反应蛋白手足口病心肌炎早期诊断

    胆囊息肉手术的所见分析

    粱洪明
    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胆囊息肉病理资料,总结胆囊息肉手术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35例胆囊息肉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23例胆固醇息肉,6例腺瘤样增生性息肉,4例腺瘤性息肉以及恶性息肉2例.结论 术前对胆囊息肉进行准确的诊断后,根据胆囊息内的类型不同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案进行治疗,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手术治疗质量.

    胆囊息肉手术探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