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妇女(医学前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妇女(医学前沿)
现代妇女(医学前沿)
现代妇女(医学前沿)/Journal Modern Women(Frontiers of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非药物治疗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李强
    328-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药物治疗可以减轻甚至消除脑卒中导致的功能障碍、发挥潜力、改善生活质量,有药物治疗不能达到的优势,循证医学证实非药物治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但临床中未予重视,广泛推广存在一定困难.本研究对非药物治疗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非药物治疗脑卒中康复

    妇产科护理中感染因素分析及防治策略

    刘红梅
    329-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妇产科护理过程中感染因素极其复杂,为了降低妇产科住院人员的感染率,护理工作者应加强培训,做到操作规范,尽量降低妇产科住院患者的感染率.本文首先分析了妇产科护理中感染因素,主要是从手术、感染部位以及年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然后对应的提出了防治的策略.

    妇产科感染因素防治策略

    心源性猝死患者家属的危机干预

    姚翼青许玉荣
    330-331页

    不明原因发热病因研究进展

    宿明李风森
    331-332页

    不明原因发热病因诊断方法

    麻疹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李海英
    332-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了解我县儿童接种麻疹类疫苗后抗体水平,正确评估我县麻疹免疫效果,为更好开展实施预防接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全县各个乡镇辖区内开展自愿情况下对1-14岁儿童随机采血样1640人次,青县疾控中心用酶联免疫法进行麻疹抗体检测工作.结果 1640名被检测儿童中按免疫程序接种疫苗1634人次,20人检测结果为阴性,血清抗体阳转率为98.78%.结论 从这1640被检测儿童血标本检测结果看,我县儿童麻疹抗体水平较高,按免疫程序接种麻疹类疫苗才是能够有效建立起人群免疫屏障的重要措施.

    麻疹剂次全程接种血清抗体阳转率

    骨关节炎的治疗进展

    程亚辉
    333-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膝骨性关节炎(KOA)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疾病,它严重降低了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随着对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药物和手术治疗方面的研究不断加深,新型治疗方法和新的观点不断出现,本文就目前该病的治疗现状和进展作一综述.

    骨性关节炎治疗进展

    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应用

    李运秀
    334-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静脉留置针(vein detained needle)的应用是临床输液较好的方法,尤其在儿科临床工作中,静脉留置针一方面可以减轻婴幼儿因头皮针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另一方面也减轻临床护士的工作量,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封闭式留置针儿科安全

    注射用血栓通联合抗生素造成的不良反应分析

    顾伟萍
    335-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注射用血栓通联合抗生素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对安全用药提供可参考材料.方法 收集我院使用注射用血栓通联合抗生素进行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临床资料以及病历,通过临床资料以及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我院一年内使用注射用血栓通联合抗生素使用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共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注射用血栓通出现的不良反应以皮肤损害、过敏样反应以及药物热反应为主.结论 注射用血栓通联合抗生素在临床上会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在实际的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着重注意并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注射用血栓通联合抗生素不良反应分析

    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技术对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判定价值

    梁维知
    336-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MR动态增强检查技术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整理我院2013年7月~2014年12月期间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实性肿物病例,这些患者术前均行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检查及彩超检查.综合分析病变的MRI征象,包括:形态学、内部信号及其动态增强特征等,比较良恶性病灶的峰值增强率Emax,峰值时间Tmax,最大强化速率Slopemax,并根据病变最高强化区ROI测量值,绘制病灶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结果 30例患者共计检出病灶85个,其中恶性病灶12个,良性病灶73个.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MR动态增强检查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判定具有显著意义,检出率100%,准确率达95%,特别是MR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患者亲属互助献血与街头自愿无偿献血相关因素对比分析

    杨海燕
    337-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患者亲属互助献血与街头自愿无偿献血相关因素对比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采集中心献血人员870人,全部人员均符合GB 18467-2001献血健康标准,根据献血类型分为患者亲属互助献血(观察组)与街头自愿无偿献血(对照组)两类人员,分析两类献血相关因素.结果 观察组献血人员结构与文化、年龄等因素无明显关系,对照组献血人员多为20~30岁青年,其献血概率与文化的高低呈正相关,尤其是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通过血液传播性疾病检测发现,观察组献血反应明显高于对照组人员.结论 患者亲属互助献血主要属于被动式及带有目的性献血,仅能作为血液库存不足或血型缺失时临时弥补,而血液的主要来源还是需通过根据各群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宣传,使之自愿进行无偿献血,扩充献血队伍群体.

    无偿献血互助献血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