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妇女(医学前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妇女(医学前沿)
现代妇女(医学前沿)
现代妇女(医学前沿)/Journal Modern Women(Frontiers of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超早期动脉溶栓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与实施

    张欣
    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超早期动脉溶栓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与实施.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1月来我院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35例.对35例患者建立超早期动脉溶栓护理路径,观察患者血管再通情况.结果 35例患者30例患者血管完全再通,血管完全再通率为85.71%.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建立动脉溶栓护理路径,能有效的提高血管完全再通率,减少患者痛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动脉溶栓临床护理路径

    无张力补片修补法治疗疝气的临床研究

    桂世龙张清
    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无张力补片修补法治疗疝气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疝气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给予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手术治疗,观察手术情况和并发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以及治疗费用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张力补片修补法治疗疝气效果较传统手术好,术后并发症较少,复发率较低.

    疝气无张力补片修补法临床效果

    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后再出血的临床危险因素探析

    于丰洋许卫强
    9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后再出血的临床危险因素以及减少再出血发生率的临床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行消化内镜治疗的11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未发生再出血组(甲组)以及发生再出血组(乙组)患者的血尿素氮浓度、血红蛋白浓度、性别、年龄、出血量、血小板计数、内镜下活动性出血以及是否发生休克等资料的差别.结果 乙组患者的血尿素氮浓度与出血量明显的比甲组高,乙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与血红蛋白浓度明显的低于甲组;乙组患者中出现内镜下活动出血与休克的患者人数明显的比甲组多,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就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来说,血红蛋白水平、内镜下活动性出血以及休克是发生再出血的关键危险因素.

    消化内镜上消化道出血再出血危险因素

    临床体征和影像学检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观察

    张勇
    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临床体征和影像学检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作用.方法 选自2013年11月到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50例,进行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病情症状和生命体征,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特点.结果 经过临床检查,观察到所有患者之间,都存在腰腿病情况,包括用力就加重疼痛(82.00%)、腰疼转腿痛(56.00%)、抬高腿不到40°(74.00%).腰椎X线平片检查,存在腰椎前凸(58.00%)和腰椎间异常(74.00%);CT检查,存在腰椎间盘边缘模糊,髓核脱出情况(52.00%);通过磁共振检查,存在椎间盘高度下降,信号减弱,髓核周围低信号区有脱出现象,椎体后方低信号区存在条状影中断情况.结论 在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体征同时,进行影像学检查,能够更加准确的判断患者的病情,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临床体征影像学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症

    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伸指肌腱撕脱性骨折在基层卫生院的临床应用体会

    江志文王占波郑逢华
    9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介绍克氏针治疗手部伸指肌腱止点撕脱性骨折在基层卫生院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我院2012年01月至2014年12月进行的26例克氏针治疗手部伸指肌腱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病例随访3-6个月,指骨骨折愈合好,经积极功能锻炼,指间关节活动功能好.结论 熟练掌握操作技巧,手术简便,两人操作即可,适合在基层卫生院容易开展,疗效满意.

    克氏针伸指肌腱止点撕脱性骨折

    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运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分析

    俞晨
    99-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在老年高血压出现动脉硬化患者运用阿托伐他丁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4-9月在我院心内科进行治疗的高血压伴动脉硬化患者12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临床治疗,治疗组患者则采用阿托伐他汀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不同的药物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治疗中采用阿托伐他丁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动脉硬化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高血压动脉硬化阿托伐他汀疗效观察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治疗应用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价值探讨

    丁欢笑徐郭
    100-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在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超声乳化加入人工晶体植入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眼科进行治疗的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56例,对其采用超声乳化加入人工晶体植入治疗手段,对患者的术后视力、并发症等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术后54例患者的视力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提高,同时患者在术后六个月的随访调查中显示患者的裸眼视力超过0.5的有46例,6例患者的裸眼视力在0.3~0.4,另外2例患者的裸眼视力低于0.2.结论 在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超声乳化加入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视力情况,同时并发症少,值得在眼科治疗中推广应用.

    葡萄膜炎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

    手术室术前访视的临床应用效果与体会

    闫焕霞姜梅
    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术前访视,做好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使患者更好配合手术,预防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方法 通过以下护理方法对此类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并实施.结果 通过恰当的健康教育,患者主动配合手术过程,术后取得较好效果.结论 做好患者术前沟通及健康教育,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

    术前访视健康教育术前评估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肝脏恶性肿瘤临床研究

    王培中
    102-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讨论并分析在肝脏恶性肿瘤的治疗中立体定向放射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3-9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肝脏恶性肿瘤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60例患者的治疗方法及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经过系统的治疗,本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3%(47/60),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无患者死亡;患者1年生存率为55%,疗效高于预期.结论 在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中采用立体定向的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方法值得借鉴.

    肝脏恶性肿瘤立体定向临床效果

    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与颅骨钻孔血肿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鲁华山于长义田志家
    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的特点是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外科治疗常用方法主要有: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颅骨钻孔血肿外引流术.关于两种治疗方法如何选择,目前临床上尚无统一标准.为此,本文通过分析讨论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选择提供指导.

    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颅骨钻孔血肿外引流术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