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妇女(医学前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妇女(医学前沿)
现代妇女(医学前沿)
现代妇女(医学前沿)/Journal Modern Women(Frontiers of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氧气雾化吸入在慢阻肺患者应用观察

    顾卫星
    253-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氧气雾化吸入是否在慢阻肺患者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1月间,在我院确诊为慢阻肺的患者共48例,随机将481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24人.其中一组患者通过超声雾化吸入进行治疗,称之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则采用氧气雾化吸入进行对比治疗,称之为治疗组.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接受治疗后血氧饱和度指标,均差别于治疗前的血氧饱和度指标数据,差异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且治疗组的患者血氧饱和度数据高于对照组,两项差异数据也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即P<0.05).结论 氧气雾气吸入治疗,能够更有效的在治疗过程中保证慢阻肺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指标,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氧气雾化吸入慢阻肺患者临床应用

    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观察

    周文琴
    254-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2月本社区收治的6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替米沙坦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血压下降情况和不良反应等.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血压控制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2例(6 5%).结论 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的疗效显著,比单纯给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能够更好的控制血压,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的价值.

    老年高血压左旋氨氯地平替米沙坦

    降粘胶囊对大鼠肠系膜微循环障碍的改善作用分析

    赵勇钱海兵秦利芬杨玉琴...
    25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降粘胶囊(JNJN)对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以大鼠肠系膜微血管血液流态、血流速度、血管口径为指标,观察不同剂量(0.93、0.47、0.23g/kg)JNJN对正常大鼠肠系膜及滴注肾上腺素前后肠系膜微血管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JNJN可明显改善肾上腺素致大鼠微循环障碍的肠系膜微血液流态、血流速度、血管口径,具有剂量依赖性,中、高剂量的JNJN与阳性对照药物尼莫地平作用相近.结论 JNJN具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降粘胶囊肠系膜微循环大鼠

    前列地尔治疗Ⅳ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胡文树
    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对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前列地尔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该药物的药理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病例,我们选择的是我院在2013年5月-2015年5月这段时期内接受治疗的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共53例.将这53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是30例、23例,实验组采用前列地尔药物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之后检测并记录下所有患者的血压(mmHg)、血清肌酐(umoL/L)、尿清蛋白定量(mg/24h)、血β 2微球蛋白水平(mg/24h).结果 治疗3个月之后两组患者血压、.血清肌酐数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尿清蛋白定量、血β 2微球蛋白水平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取前列地尔药物治疗的效果十分显著,可以推广.

    前列地尔Ⅳ期糖尿病肾病效果

    补片在腹股沟疝修补中应用与传统术式对比观察

    封雪
    257-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治疗疝气操作中采用传统术式与3DMax补片在治疗效果上的差异性.方法 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腹股沟疝修补手术治疗患者共4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修补式完成手术,观察组采用3DMax补片完成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情况差异性.结果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观察组仅为5%;观察组手术时间更短且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更短;各项对比组间差异显著(p<0 05).结论 疝气修补中运用补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操作在手术时间上更短,患者术后并发症更为可控并可提前出院.

    疝气修补补片手术情况并发症

    痰热清注射液防治头颈部肿瘤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疗效观察

    康宏
    258-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预防和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化疗所致急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1年1月~2014年12月120例在我院首诊为头颈部恶性的肿瘤且行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和预防组,治疗组于患者在出现口腔黏膜炎时除对照组的常规治疗外,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预防组于开始化疗后同时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三组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化疗开始至发生口腔黏膜炎的时间、口腔炎平均治愈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治疗组和预防组口腔炎的发生率分别为87.5%、92.5%和80.0%,治疗组相比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组和预防组口腔炎平均治愈时间分别为7.5天、4.6天、3.5天,治疗组的平均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预防组的平均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前两组(p<0.05).结论 预防使用痰热清注射液可对头颈部肿瘤诱导化疗后口腔黏膜炎起到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痰热清注射液化疗口腔黏膜炎头颈部额肿瘤预防治疗

    慢性肾脏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应用左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疗效分析

    郭秀婷张芬
    259-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左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慢性肾脏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60例入选本研究,将患者分为慢性肾脏病2期(CKD2)组(17例)、CKD3期组(21例)、CKD4期组(22例);60例患者根据甲状腺功能分为A组、B组,均给与左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比较疗效差异.结果 应用左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CKD2期组eGFR无显著变化,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CKD3期组、CKD4期组eGFR均显著高于干预前,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CKD2b组及CKD4b期组治疗后eGFR改善不显著,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CKD2a期组、CKD3a期组、CKD3b期组及CKD4a期组与治疗前比较eGFR显著改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 左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疗效较佳,可显著改善肾功能,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左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慢性肾脏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疗效

    拜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心电图波动分析

    刘其林
    261-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根据拜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心电图波动结果,反映拜阿司匹林对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得出结论.方法 选取9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配对照组,拜阿司匹林实验组,β-受体阻滞剂实验组,3组患者每组300人.对照组进行一般的药物治疗措施,给予硝酸酯类药物治疗措施;拜阿司匹林实验组采用硝酸酯类药物治疗的同时,结合抗血小板制剂阿司匹林,每日100-300mg,在临床试验期间每天服用;β-受体阻滞剂实验组采用硝酸酯类药物治疗的同时,辅助有倍他乐克药物进行治疗,所有试验结果按照心电图波动分析的显效、有效和无效结果作为评估.结果 对照组300例患者心态图波动分析显效结果为156人,有效50人,无效94人;β-受体阻滞剂实验组300例患者心态图波动分析显效结果170人,有效56人,无效74人;拜阿司匹林实验组300例患者心态图波动分析显效结果187人,有效72人,无效41人.结论 根据拜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心电图波动结果,反映拜阿司匹林对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显著.

    拜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心电图波动分析

    周围型肺癌X线片检测法和CT检查法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陆佩武
    262-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X线片检测法和CT检查法在周围型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6月来院经病理证实为为周围型肺癌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X线片检测和CT检查,分析其诊断结果.结果 CT在显示周围型肺癌的分叶征、血管集束征、空气支气管征、空泡征、细短毛刺征及胸膜凹陷征等特征方面要优于X线平片,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的诊断准率(94.23%)显著高于X线检查的诊断准确率(78 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片检测法和CT检查法是临床诊断周围型肺炎的两种重要手段,两种检查方法结合诊断周围型肺癌,可提高其诊断率.

    周围型肺癌CT检查X线

    呼吸衰竭患者施行整体护理干预的价值探析

    孙晨
    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呼吸衰竭患者施行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2014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呼吸衰竭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分组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2例.其中给予观察组患者整体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常规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PaCO2(二氧化碳分压)、PaO2(血氧分压)、FEC1(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以及FEC1/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结果 在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且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模式对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通气情况,提升整体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呼吸衰竭整体护理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