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妇女(医学前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妇女(医学前沿)
现代妇女(医学前沿)
现代妇女(医学前沿)/Journal Modern Women(Frontiers of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症状性颈内动脉完全闭塞患者的临床干预和随访研究

    鲁仁朋
    8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症状性颈内动脉完全闭塞患者治疗方法及效果,并对随访结果进行总结和研究.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症状性颈内动脉完全闭塞患者66例,根据患者医院分为介入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各33例,介入治疗组患者均行颈内动脉闭塞血管再通术进行治疗,药物治疗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随访2年,观察疗效.结果 介入治疗组患者者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mRS评分平均秩次均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介入治疗组患者2年内累计再发脑梗死、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随访发现,采用介入方法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完全闭塞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药物治疗,导致续关时间复发的主要因素是吸烟、饮酒.

    症状性颈内动脉完全闭塞临床治疗方法随访研究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价值研究

    白峻虎
    8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腹部创伤的CT诊断以及在临床研究的应用,提出研究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这个时间段内到我工作所在医院就诊的60例腹部创伤患者为例,根据所有患者采用的CT诊断,判断其患病的具体病情,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患病状态给出治疗方案,60例患者中,其中52例为手术治疗,8例为保守治疗,全程监控、观察每一位病患的康复情况,根据实验情况,记录详细数据.结果 采用手术治疗的52例患者中,有49例与CT诊断结果相互符合,准确度达到了97%,通过CT诊断腹部创伤的准确度有了进一步提升,降低了患者误诊的几率.结论 通过CT诊断处理,可以准确的断定腹部创伤性病因,降低误诊的凡率,提高病患康复的几率,改善治疗方式.

    腹部创伤CT诊断临床价值研究

    浅析研究护士在Ⅲ期临床试验中管护的重要性

    高红叶建萍朱娓
    8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浅析Ⅲ期药物临床试验中研究护士对受试者的管护工作的重要性.方法 总结用于预防乳腺癌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开放、阳性药平行对照Ⅲ期临床试验中研究护士从获取知情同意、数据收集、协助试验管理等方面行使职责.结果 30例受试者满意度高,依从性良好,无脱落无严重不良事件,试验顺利完成.结论 管护好受试者是临床试验研究中面临的难题,要求研究护士有专业严谨的工作作风,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对受试者身心全面的人性化护理,能有效地提高受试者的依从性,进一步保障了临床试验能顺利进行并成功实施.

    研究护士临床试验管护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central verlous port Access system,VAP)临床应用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分析

    李霞
    8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植入式静脉输液港(central verlous port Access system,VAP)临床应用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方法 本次临床实践研究主要选取了2012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本院所收治的52例肿瘤患者作为临床实践研究的对象,对52例患者进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治疗,观察52例患者治疗中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患者并发症状发生的原因.结果 52例患者中,管道堵塞2例,输液外渗4例,气胸1例,皮下出血1例,并发症状的发生几率为15.38%.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主要为长时间强迫穿刺侧半卧位,穿刺过程中忽视对患者穿刺点的观察以及患者的心理压力较大等等.结论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central verlous port Access system,VAP)临床应用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主要有长时间强迫穿刺侧半卧位,穿刺过程中忽视对患者穿刺点的观察以及患者的心理压力较大等等,在患者临床治疗的过程当中,需要结合患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central verlous port Access system,VAP)临床应用并发症发生的原因,进行全面的治疗和护理,从而降低患者并发症状的发生几率,为患者疾病的快速缓解奠定良好的基础.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恶性肿瘤管道堵塞输液外渗

    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梅健尔
    8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在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1月-2014年11月间96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有38例治疗效果显著,有6例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患者有16例治疗效果显著,有20例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75%,两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甘油三酯、肌酐、胆固醇、尿素氮水平比较不具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在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厄贝沙坦美托洛尔高血压心脏病

    体温保护在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中的临床观察

    杨帅
    8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体温保护在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医学研究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在我院接受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保温组和常温组,常温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保温组接受体温保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保温组患者临床护理后体温水平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手术治疗前和常温组观察对象,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 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患者接受体温保护治疗,有助于患者体温水平的稳定,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体温保护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临床疗效

    螺旋CT检查在肺栓塞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石锦
    8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螺旋CT在检查肺栓塞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所收治的50例患肺栓塞的患者,对全部患者采取普通CT以及螺旋CT进行检查,通过观察全部患者的CT图像进而判断两种方式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全部患者在采用普通CT检查后,确诊18例肺栓塞患者,诊断率为36%,经螺旋CT检查后,确诊40例肺栓塞患者,诊断率为80%.通过普通CT检查后检测出中心型充盈缺损22支、部分充盈缺损83支、附壁充盈缺损70支、完全阻塞98支;经螺旋CT检查后,确诊40例肺栓塞患者,诊断率为80%.通过螺旋CT检查后检测出中心型充盈缺损40支、部分充盈缺损110支、附壁充盈缺损100支,完全阻塞112支.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比较得知,螺旋CT检查在诊断患者是否患有肺栓塞疾病的准确率高于普通CT检查,因此值得在临床诊断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螺旋CT普通CT肺栓塞血管造影术

    膝关节镜手术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比较分析

    许礼旭
    8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手术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临床麻醉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1月---2012年12月接诊治疗的100例需行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均进行传统的常规治疗,其中,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方法进行阻滞,对照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的方法进行阻滞,通过观察患者的麻醉剂用药量、神经阻滞时间、麻醉效果及麻醉后的恢复时间等,进行对比实验,以做出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局麻药的阻滞平面、麻醉效果以及麻醉后的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较好,满意度较高,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膝关节镜手术全身麻醉具有术后恢复时间短,不良反应小,麻醉的安全性比较高等优点,在膝关节镜手术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

    膝关节镜手术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

    合并糖尿病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

    辛昌勤
    8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 研究来自我院在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接诊的8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为血糖控制良好组,观察组为血糖控制不佳者,两组均通过降糖药物和胰岛素做血糖控制,而后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在痰菌转阴比例上,观察组6个月治疗后为82.5%,对照组为50%;病灶吸收率上,观察组为97.5%,对照组62.5%.结论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直接关系到肺结核的治疗效果与速度.

    糖尿病肺结核血糖控制

    肾内科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就诊分析

    韦燕琴
    89-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肾内科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2月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 81例患者恶心呕吐、乏力、活动能力、水肿及酸中毒等症状均得到有效改善;患者甘油三酯、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明显减少,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患者治疗后尿微量蛋白、24h尿蛋白排出量明显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根据肾内科糖尿病肾病患者实际情况,采取对症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

    糖尿病肾病肾内科就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