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国际关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国际关系
现代国际关系

林利民

月刊

1000-6192

cir@cicir.ac.cn

010-88547315

100081

北京海淀区万寿寺甲2号

现代国际关系/Journal Contemporary Internal Relations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为国际问题研究学术性刊物。分析世界局势和国际关系,研究世界各地区和国家的政治、经济问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质生产力赋能碳中和全球治理

    赵斌马雨晨
    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气候治理已进入碳中和时期,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产业变革、资源配置三大要素赋能碳中和全球治理.在中国,新型举国体制为新质生产力赋能碳中和全球治理保驾护航,新质生产力指向的新型生态现代化模式也与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同频共振.在国际社会,现有的国际技术合作机制成为新质生产力发挥创新效能的重要路径,技术贸易自由化为新质生产力外溢至全球经贸市场提供可能,新质生产力的外溢将引领"全球南方"国家更好参与碳中和全球治理,推动碳中和全球治理体系走向公平公正.当前,新质生产力在中国呈稳健发展态势,在全球亦能获得长期技术支撑,持续赋能碳中和全球治理.不过,绿色金融与国际低碳标准或可能成为新质生产力赋能碳中和全球治理的制约因素,新质生产力对碳中和进程产生的实际影响也有待实践检验.

    新质生产力碳中和全球治理全球气候政治

    "关键中间国家"的多边联合外交

    黄忠宋晓丽
    2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键中间国家"指经济规模可观、发展潜力巨大、国际政治影响力较强、有意愿在特定国际议题上发挥领导者角色的新兴中等强国.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大国战略竞争不断强化之际,它们积极灵活地开展多边联合外交.它们与美国的军事联系虽有强化,但普遍拒绝加入美国围堵中俄的军事阵营;与美国的经济联系虽有提升,但没有根本改变与中俄的经济合作步伐;与美国的战略联系虽然密切,但在同中俄进行战略合作、带领南方国家共同发展方面步伐更大."关键中间国家"之所以进行多边联合外交,是由于对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的失望,以及对中俄合作的希望与对国际秩序多极化发展的自信."关键中间国家"的多边联合外交引领了"全球南方"新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使中俄在面对美国的战略围堵时有了很大回旋空间,极大地削弱大国竞争的烈度与破坏程度,世界的多极化图景更为明朗."关键中间国家"的多边联合外交前景光明,道路曲折,仍需耐心及努力.

    百年变局"关键中间国家"多边联合外交"全球南方"多极化

    欧盟对华认知变化及其影响

    赵柯唐耀卓
    4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欧盟对华认知出现偏差,认为中国的经济模式损害了欧盟的经济竞争力,其发展挑战了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削弱了欧盟的战略地位.在此基础上,欧盟积极推进"印太战略",加强跨大西洋对华政策协调,以更具"对抗性"的姿态对中欧经济关系进行"再平衡".在欧盟对华政策地缘政治色彩越来越浓的情况下,中欧关系出现"安全转向",经贸关系的紧密程度下降,务实合作受意识形态分歧的冲击加大.但中欧关系有着强大内生动力和广阔发展前景,双方都是多边主义的坚定维护者,欧盟需要与中国合作来共同解决全球问题,欧盟的对华政策调整存在约束.

    中欧关系欧盟对华政策国际秩序

    莫迪政府在中印边界问题上的政策分析

    关培凤张含睿
    6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莫迪执政十年来,坚持把边界问题视为实现其国际和国内战略目标的政策工具.为在大国博弈中塑造有利态势,在国内政治斗争中转移矛盾,在现实主义外交转型中谋取利益,在军事斗争中占据先机,莫迪政府在中印边界问题上采取攻势.这既是基于印度国家利益的战略选择,又蕴含着其独特的认知逻辑,本质上受到印度婆罗门主义、曼荼罗思维、受害者心态、英殖民继承者身份和零和博弈等多重因素影响.当前,莫迪已开启第三任期,其在对华边界政策上继续维持"强硬+稳控"基调的可能性较大,并将助推边界争端影响外溢、借助外部势力对华施压,不断升级争控手段,未来中印边境地区的管控仍将面临较大挑战.

    莫迪政府中印关系边界问题

    欧盟经贸保护主义新动向

    董一凡
    83-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几年来,在新的地缘政治格局和产业变局影响下,欧盟在经历新冠疫情、乌克兰危机等多重危机后,既有的经贸保护主义传统显现出延续和升级的趋势,呈现政策工具多样化、覆盖范围扩大化、泛安全化及泛意识形态化等新特征,在动用反补贴调查工具、促进投资、技术贸易政策收紧等方面动作频出.此种态势的原因复杂多样,其中包括政治加速右转、地缘政治和价值观竞争思维影响扩大以及战略自主目标下的自我保护取向.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经贸行为体之一,欧盟向保护主义急速靠拢使其自身发展受到反噬,也有损其与中国等贸易伙伴的双边经贸关系乃至全球经济产业格局.

    欧盟保护主义经济安全对外经济关系

    "全球门户"战略下欧拉数字联盟的构建

    李翰林李靖堃
    103-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7月,第三届欧盟—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峰会时隔八年再次举行,通过了《欧盟—拉美和加勒比:数字联盟联合声明》,明确了"全球门户"战略下欧拉数字联盟的原则和目标.欧拉数字联盟旨在提升欧盟竞争力、推动欧盟数字化转型,对冲大国基建计划,助力拉美实现数字化转型与应对网络安全挑战.然而,欧拉数字联盟的前景面临不确定性,特别是双方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导致欧盟对拉美地区数字技术的投入受到掣肘.同时,双方区域组织的差异性降低了欧拉双方的合作效率,且合作目标与拉美实际发展状况存在脱节.为弥合拉美地区巨大的数字鸿沟,欧盟需要摒弃地缘政治竞争的底层逻辑,从拉美国家的实际需要出发,走出一条互利共赢的全球数字发展道路.

    "全球门户"战略欧拉数字联盟欧盟—拉美关系跨区域合作

    土耳其对非洲的发展援助及其战略意图

    李胜玉马瑞映
    122-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21世纪以来,土耳其对非洲的发展援助迅速扩大,其援助对象和主要领域都经过刻意选择,援助手段呈现出软性特征.土耳其扩大对非洲发展援助的主要目的是塑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地区大国形象,获取能源和开拓市场、扩大贸易,在非洲伊斯兰国家发挥引领作用,并应对西方国家和其他新兴国家在非洲的竞争.土耳其对非发展援助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战略目标的实现受到制约.

    土耳其非洲发展援助地区国家战略

    Abstracts

    141-143页

    征稿启事

    《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