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化工
现代化工

张立萍

月刊

0253-4320

mci@cheminfo.gov.cn

010-64444090

100029

北京安外小关街53号

现代化工/Journal Modern Chemical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化工技术信息性期刊,由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主办,公开发行,月刊。1980年创刊,坚持大化工、全方位的服务方向,以战略性、工业性和情报性为特色。重点报道国内外化工、石化、石油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兴边缘学科和高技术成就,读者对象为化工科研及设计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化工行业管理干部以及化工企业的厂长经理及营销人员。主要栏目有专论与评述、技术进展、科研与开发、化工行业设备、市场研究、环保与安全、海外纵横、知识介绍、 国内简讯、国外动态、专利集锦及服务窗等。并承办国内外广告业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型可溶暂堵绳结性能及应用研究

    郑健罗鑫岳文翰肖勇军...
    274-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考察暂堵绳结尺寸对封堵性能的影响,以可降解材料聚乳酸(PLA)、聚乙醇酸(PGA)熔融纺丝制备暂堵绳结,考察了暂堵绳结直径、尾翼长度和尾翼条数对其封堵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 PGA/PLA质量比对暂堵绳结降解性能和承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0℃条件下,随绳结尺寸增加封堵率整体呈先提高再稳定后降低的规律,当绳结直径大于18 mm、尾翼条数超过6条、尾翼长度在35~50 mm范围内时封堵性能最佳;绳结降解率随PGA/PLA质量比的增大而增大,绳结承压能力与PGA/PLA质量比成反比,当PGA/PLA质量比为80/20时,绳结在清水中26 h完全溶解,在0.1%滑溜水和30 000 mg/L的盐水中23 h降解率可达100%,承压能力在PGA/PLA质量比为50/50时可达50 MPa.

    聚乳酸聚乙醇酸绳结尺寸封堵性能暂堵压裂水平井页岩气藏

    二氧化硅对磷石膏生产氧化钙过程的影响

    张达平李珊杨秀山左伟...
    280-284,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二氧化硅杂质对磷石膏生产氧化钙过程的影响.虽然热力学计算结果显示SiO2与CaO化合会导致磷石膏生产的CaO纯度降低,但实际反应过程中,SiO2对反应的阻碍作用才是导致生成CaO的纯度降低的原因;同时磷石膏中氟化钙的存在能够激发SiO2与CaO化合生成Ca2SiO4等硅酸盐,从而降低CaO纯度.因此,SiO2杂质会对磷石膏生产CaO过程产生显著的不利影响.对原料磷石膏进行脱硅和脱氟预处理将是获得高纯度CaO的必要条件.

    氧化钙磷石膏二氧化硅

    水包离子液体微乳液的制备及其缓蚀性能研究

    刘帅李进陈佳雯刘若兰...
    285-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碳钢易被腐蚀的问题,以离子液体1-己基-3-甲基咪唑二(三氟甲烷磺酰基)酰亚胺(ILs)、壬酸、TX-100、正丁醇、水为原料,利用滴液法制备微乳液缓蚀剂并绘制拟三元相图,同时应用静态挂片失重法考察离子液体质量分数对缓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微乳液是水包离子液体型微乳液,当1-己基-3-甲基咪唑二(三氟甲烷磺酰基)酰亚胺和壬酸组成的内相质量分数为0.7%时,碳钢片的缓蚀率可达84.25%;其中离子液体与酸质量比为1∶1时缓蚀效果最好,缓蚀率可达86.33%,说明有机酸对微乳液体系缓蚀效果具有促进作用.

    离子液体微乳液酸性腐蚀缓蚀性能

    利用Fe-P-N-H2O体系E-pH图对硝磷酸体系合成磷酸铁的热力学分析研究

    谷任权吴俊虎杨秀山张志业...
    290-295,3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硝磷酸法合成磷酸铁新工艺因生产流程简单、磷源成本低、设备投资小、能耗较低、绿色环保而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利用FactSage和HSC等热力学软件中已有的热力学数据并运用E-pH图的绘制原理,得到Fe-P-N-H2O体系不同浓度、298-473 K的E-pH关系图.研究表明,在水溶液中,磷酸铁具有较大的热力学稳定区域,能够很好地解释现有的液相沉淀法制备磷酸铁的实际操作条件.此外,从E-pH图中获得了共沉淀法合成磷酸铁的合适条件:温度为363 K左右、高氧化还原电位为0.5 V、适宜pH为1~3、浓度为0.01 mol/L,该工艺为硝磷酸体系共沉淀法合成磷酸铁提供了热力学理论依据.

    Fe-P-N-H20体系磷酸铁热力学

    适用于超高温碳酸盐岩储层的环保型固体酸体系研究

    王鼎立汪全航石孝志钱思蓓...
    296-3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有酸液体系以液体盐酸为主剂,在存放、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存在设备成本高、安全风险大、酸岩反应速率快、高腐蚀、高污染的问题.基于一种无毒的有机酸酐得到一种耐高温且环保的固体自生酸SGA,其在180℃下的最高生酸浓度和生酸时间分别为17.10%盐酸当量和120 min.通过添加其他助剂进行复配得到一种耐超高温固体自生酸体系,并系统研究其性能.优选的自生酸体系为30%固体酸+3%~5%缓蚀剂+0.5%铁离子稳定剂+0.5%助排剂+0.6%胶凝剂.180℃下,高压动态平均腐蚀速率仅为78.36 g/(m2·h),远低于标准值[80 g/(m2·h)];残酸表面张力较低且无生物毒性;酸岩反应速率为-1.49×10-4 mol/(s·cm2),远远小于常规酸液体系的反应速率.该耐超高温固体自生酸具有生酸浓度高、耐高温、低腐蚀、缓速效果好的优点,适用于180℃以上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的酸化改造.

    超高温固体酸碳酸盐岩环保缓释

    新型高温纳米SiO2降黏剂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程云龙
    303-3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纳米SiO2进行改性,并加入MA、SSS、AA和AMPS单体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改性纳米SiO2降黏剂.利用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和扫描电镜对合成的改性纳米SiO2降黏剂进行表征,并优化了新型降黏剂合成的单体质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单体质量分数、引发剂质量分数和合成环境pH;研究了 JN-54和新型改性纳米SiO2降黏剂的加量、实验温度和剪切速度对降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条件为:单体质量比m(AMPS)∶m(MA)∶m(SSS)∶m(AA)∶m(SiO2)=7.5∶3∶13.5∶4∶2或7∶2.5∶13∶3.5∶4、单体质量分数为30%、反应温度为40℃、pH为6.5、引发剂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3%、反应时间为8 h;改性纳米SiO2降黏剂在110℃、100 s-1条件下降黏率仍可达到98.7%且最佳质量分数为1.5%;对比JN-54,改性纳米SiO2降黏剂有更好的降黏效果和耐温耐剪切性能.

    稠油开发改性聚合反应纳米SiO2降黏剂耐温耐剪切

    C8芳烃中乙苯吸附分离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赵可心濮鑫刘纪昌张健...
    309-316,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低硅铝比X型分子筛(LSX),通过离子改性法研究了离子种类、交换次数等制备Rb-LSX的最佳条件.利用单组分和多组分吸附实验探究吸附时间、溶液浓度等对C8芳烃吸附分离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和吸附扩散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298 K下,单组分吸附实验中C8芳烃在Rb-LSX上的吸附量大小为:乙苯(EB,162.05 mg/g)>对二甲苯(PX,141.00 mg/g)>间二甲苯(MX,128.67 mg/g)>邻二甲苯(OX,125.02 mg/g),且 Rb-LSX 对4 种芳烃分子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线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在多组分吸附实验中,EB/PX、EB/MX和EB/OX的选择性分别为6.94、5.41、7.20;C8芳烃分子在Rb-LSX分子筛中的扩散能力大小为:EB>MX>PX>OX.

    C8芳烃乙苯X型分子筛吸附分离分子动力学模拟

    盐泥中钾镁资源的回收利用研究

    任惠敏王秋臣孙艳芝潘军青...
    317-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氯碱企业中生产的固体废弃物盐泥为原料,采用旋转液膜反应器强化水洗及Co2碳化方式分别浸取其中的氯化钾和氢氧化镁资源,考察了盐泥浆液的固液比及浆化温度对氯化钾浸出含量的影响以及碳化反应条件对盐泥中氢氧化镁浸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盐泥与水的固液比为1∶5、浆化温度为35℃时,盐泥中氯化钾的浸出率可达到95.12%.氢氧化镁碳化浸取实验中,当固液比为1∶13、碳化温度为25℃、搅拌转速为900 r/min、CO2通入流量为45 mL/min、通入时间为140 min时,盐泥中氢氧化镁的浸出率可以达到95.43%.水解实验结果表明,在100℃下水解30 min,可得到纳米花状的Mg5(CO3)4(OH)2·4H20产品,水解率达到95.30%.该工艺操作简便,对环境友好,为盐泥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氯碱工业盐泥强化水洗碳化水解

    二价钯络合物催化合成肉桂酸酯类的Heck反应研究

    刘梅周明霞夏卫亮陈伟强...
    324-329,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二芳基碘鎓盐与丙烯酸酯为反应物、碳酸银为添加剂,在1,2-二氯乙烷溶剂中实现了无需磷配体的钯催化合成肉桂酸酯类化合物的Heck偶联反应.通过核磁共振氢谱(H1)、碳谱(C13)和高分辨质谱(HRMS)对肉桂酸酯类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在带有双齿胺配体的钯催化剂与催化量的碳酸银复配下,可以催化二芳基碘鎓盐与丙烯酸酯发生偶联反应,不需要额外添加磷配体;该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用量低、适用范围广.合成的肉桂酸酯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活性,为医药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钯络合物二芳基碘鎓盐碳酸银肉桂酸酯类Heck偶联反应金属催化

    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对Li/NCM811电池性能提升的影响

    李婧徐航吕佳琦纪敏...
    330-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LiNi0.8Co0.1Mn0.1O2(NCM811)是一种高镍锂电池的正极材料,比容量高,但在应用中存在阳离子混排、表面结构不稳定等问题.采用金属锂片为负极,1 mol/L LiPF6-EC∶DEC(体积比为1∶1)为电解液,研究了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作电解液添加剂对Li/NCM811电池电化学性能及正极表面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电解液中加入质量分数4%的MTMS,0.5 C的电流下充放电循环100圈后,电池容量保持率增加131.95%.电化学测试及反应前后电极表面性质表征结果表明,MTMS添加剂有助于NCM811表面形成稳定致密的CEI膜,抑制电解液分解,有效保护了活性位点的化学稳定性,抑制了电极材料不可逆相变的进行.

    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LiNi0.8Co0.1Mn0.1O2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电化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