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王岩

周刊

2095-4344

bwb@crter.org

024-23384352,23380576

110004

沈阳1200邮政信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原《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系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经新出报刊[2006]288号批准,《中国临床康复》更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变更后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21-1539/R,ISSN 1673-8225,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代号8-584,周刊,200页/期,A4开本。 更名后的《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推出2009年的全新策划,年出版53期,各周刊征稿重点邀您参与,请您评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补阳还五汤及主要成分对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细胞焦亡的影响

    王瑞坤高维娟张浩燃刘一洁...
    3819-3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细胞焦亡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病理机制,补阳还五汤是中医临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经典方剂,细胞焦亡可能是补阳还五汤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效作用靶点.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细胞焦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芪组及补阳还五汤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进行大脑中动脉阻塞缺血2 h再灌注72 h处理,黄芪组和补阳还五汤组大鼠均于缺血2 h再灌注后开始连续灌胃相应体积的药物至缺血再灌注72 h,早晚各1次.Zea Longa评分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TTC染色观察大鼠脑梗死体积,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损伤变化,免疫荧光观察脑组织Tunel和Cleaved Caspase-1共表达以及接头蛋白ASC表达情况,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脑组织焦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补阳还五汤组及黄芪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下降(P<0.01);②与模型组相比,黄芪组和补阳还五汤组脑梗死体积占比下降(P<0.01);③模型组脑组织神经细胞胞核固缩深染或溶解消失,细胞排列紊乱,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及黄芪组脑组织病理损伤较轻;④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组织Tunel与Cleaved Caspase-1双染色阳性细胞数及ASC免疫荧光表达强度显著增加,Cleaved Caspase-1、NLRP3、白细胞介素18和白细胞介素1β焦亡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补阳还五汤组及黄芪组Cleaved Caspase-1与Tunel双染色阳性细胞数、ASC免疫荧光表达强度及Cleaved Caspase-1、NLRP3、白细胞介素18、白细胞介素1β焦亡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0.01).结果表明,补阳还五汤及其君药黄芪可有效缓解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大鼠脑组织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神经细胞焦亡有关.

    补阳还五汤黄芪中风大脑中动脉阻塞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焦亡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工程化组织构建

    基于三维运动捕捉技术构建蒙医震脑术三维虚拟仿真平台的视觉呈现

    白雪王星洪国萍贾茹铄...
    3826-3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基于三维运动捕捉技术可以构建精准的、客观量化的医学虚拟仿真模型,有利于临床学习者精准、深入理解和掌握各种传统疗术.目前中医虚拟仿真模型已有报道,但蒙医传统疗术的虚拟仿真模型尚未见报道.目的:构建一种基于三维运动捕捉技术的交互式三维可视化的蒙医震脑术虚拟仿真模型.方法:使用Motion Analysis三维光学运动捕捉系统和足底测力台采集蒙医专家的运动捕捉数据,在Motion Builder软件中构建震脑术三维动作模型,使用Maya软件构建角色模型并与动作模型相匹配,运动Unity3D软件构建蒙医震脑术虚拟仿真系统,系统整合蒙医震脑术操作3D动画、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信息.结果与结论:通过三维运动捕捉技术和计算机仿真重现蒙医震脑术操作,能够显示施术者和受试者的运动姿态,记录关节运动的关键空间位置参数与变化情况,得出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学、动力学参数.运用交互式三维虚拟仿真技术,实现蒙医震脑术的三维虚拟仿真的视觉呈现,为蒙医震脑术手法的标准化、数字化、可视化研究奠定基础.

    蒙医震脑术三维运动捕捉技术足底测力台Anybody虚拟仿真三维可视化MotionBuilderMayaUnity3D人工智能

    异泽兰黄素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

    莫梦辉张光谋周海燕师利芬...
    3833-3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异泽兰黄素是一种源自青蒿属的黄酮类活性成分,可缓解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的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学评分,但其在学习记忆方面的作用和机制仍不清楚.目的:探究异泽兰黄素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P38有丝分裂素激活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传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通路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异泽兰黄素组、橙皮素组、异泽兰黄素+橙皮素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4组通过血管内穿孔构建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造模成功2 h后,异泽兰黄素组尾静脉注射10 mg/kg异泽兰黄素,橙皮素组尾静脉注射50 mg/kg 橙皮素(p38 MAPK/STAT3信号通路激活剂),异泽兰黄素+橙皮素组尾静脉注射10 mg/kg异泽兰黄素+50 mg/kg 橙皮素,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尾静脉注射10 mL/kg生理盐水.药物治疗24 h后,采用神经功能评分及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神经功能及学习记忆能力,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测海马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海马组织双皮质素阳性细胞数,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p38 MAPK/STAT3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学习记忆能力、双皮质素阳性细胞数均降低(P<0.05),神经细胞凋亡率及p-p38 MAPK/p38 MAPK、p-STAT3/STAT3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②与模型组比较,异泽兰黄素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学习记忆能力、双皮质素阳性细胞数均升高(P<0.05),神经细胞凋亡率及p-p38 MAPK/p38 MAPK、p-STAT3/STAT3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橙皮素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学习记忆能力、双皮质素阳性细胞数均降低(P<0.05),神经细胞凋亡率及p-p38 MAPK/p38 MAPK、p-STAT3/STAT3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③与异泽兰黄素组比较,异泽兰黄素+橙皮素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学习记忆能力、双皮质素阳性细胞数均降低(P<0.05),神经细胞凋亡率及p-p38 MAPK/p38 MAPK、p-STAT3/STAT3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④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相较于模型组,异泽兰黄素组神经细胞排列较为整齐,橙皮素组神经细胞排列紊乱,异泽兰黄素+橙皮素组神经细胞排列与模型组相似;⑤结果表明,异泽兰黄素可能通过抑制p38 MAPK/STAT3信号通路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异泽兰黄素p38MAPK/STAT3信号通路蛛网膜下腔出血学习记忆能力神经元死亡工程化组织构建

    完全性脊髓横断后排尿次数对神经源性膀胱模型大鼠成模率的影响

    梁柔筠展立芬曾学究丁强盛...
    3840-38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脊髓损伤常导致逼尿肌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膀胱,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和治疗缺乏明确认识,建立稳定可靠的动物模型对揭示疾病的病理机制和探索治疗方法具有重要影响.目的:探究完全性脊髓横断术后辅助排尿次数对神经源性膀胱模型大鼠的影响,以提高神经源性膀胱模型大鼠术后生存率及成模率.方法:从46只雌性SD大鼠中按随机数字表法抽取6只为假手术组,剩余40只大鼠完全性脊髓横断造模后随机分为每日排尿0,1,3,5次组,每组10只.术后19 d内每隔3 d测量残余尿量,术后第19天时观察存活及成模情况,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测及离体逼尿肌肌条收缩实验.结果与结论:①存活率及成模率:每日排尿0次组存活率10%,成模率10%;每日排尿1次组存活率20%,成模率10%;每日排尿3,5次组存活率70%,成模率70%;②残余尿量:与假手术组相比,术后第3,6,9,12,15天,每日排尿3,5次组的残余尿量显著增加(P<0.01);术后第18天,每日排尿3,5次组的残余尿量增多(P<0.05);与每日排尿3次组相比,术后第6天,每日排尿5次组的残余尿量减少(P<0.05),术后第3,9,12,15,18天,每日排尿5次组的残余尿量无统计学差异;③尿流动力学:与假手术组相比,每日排尿3,5次组大鼠的漏尿点压差明显减小(P<0.01),膀胱最大容量显著增大(P<0.01);与每日排尿3次组相比,每日排尿5次组的漏尿点压差和膀胱最大容量均无统计学差异;④离体逼尿肌肌条收缩实验:与假手术组相比,每日排尿3,5次组逼尿肌肌条收缩幅度和频率显著减少(P<0.01);与每日排尿3次组相比,每日排尿5次组的逼尿肌肌条收缩幅度和频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果表明:辅助排尿是成功构建逼尿肌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膀胱模型的影响因素之一,每日排尿3次或5次无明显差异,结合实际工作量和成模率,建议每日排尿频率至少3次及以上.

    神经源性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型脊髓损伤完全性脊髓横断术排尿次数手法辅助排尿技术SD大鼠工程化动物模型

    跑台运动对去卵巢应激大鼠海马自噬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

    宋艳丽张熙郭杨博凌小妹...
    3848-3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围绝经期抑郁症大鼠海马区细胞凋亡与自噬失衡,与认知功能下降密切相关,有氧运动能否通过促进海马自噬降低细胞凋亡从而改善围绝经期抑郁症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目前尚不清楚.目的:探讨4周中等强度跑台训练改善去卵巢结合慢性应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可能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去卵巢组、去卵巢应激组和去卵巢应激运动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大鼠外,其余3组大鼠摘除卵巢建立围绝经期模型,后2组再运用慢性不可预测性应激构建抑郁症模型,造模后去卵巢应激运动组大鼠接受4周中等强度跑台运动.在运动及应激结束后采用悬尾实验及糖水偏爱实验测试大鼠抑郁样行为,采用八臂迷宫实验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行为,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中AMPK、mTOR、ULK1和凋亡因子Caspase-3及自噬标志物LC-3Ⅱ、Beclin-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与假手术组相比,去卵巢组及去卵巢应激组大鼠悬尾实验中静止时间延长,糖水偏爱实验中糖水摄入量及糖水偏爱率下降;②与假手术组相比,去卵巢组大鼠工作记忆错误次数、参考记忆错误次数和完成时间均显著增加,去卵巢应激组上述指标增加更显著;③与去卵巢应激组相比,去卵巢应激运动组大鼠工作记忆错误次数、参考记忆错误次数和完成时间均显著减少;④与假手术组相比,去卵巢组及去卵巢应激组大鼠海马组织中凋亡因子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自噬相关因子Beclin-1和LC3Ⅱ蛋白表达显著降低,AMPK和ULK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而mTOR蛋白表达升高,去卵巢应激组上述指标变化更为显著;⑤与去卵巢应激组相比,去卵巢应激运动组大鼠海马组织中凋亡因子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自噬相关因子Beclin-1和LC3Ⅱ蛋白表达显著升高,AMPK和ULK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mTOR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果表明,4周中等强度跑台运动可能通过AMPK/mTOR/ULK1自噬信号通路促进细胞自噬,减少细胞凋亡,进而增强去卵巢抑郁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跑台运动围绝经期抑郁症去卵巢抑郁学习记忆自噬凋亡

    女贞子活性成分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分子机制

    王文驰夏天武瑞骐梁浩瀚...
    3856-38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目前,中医药已被证实在抗骨质疏松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女贞子活性成分的抗骨质疏松有效性及作用机制逐渐得到学者们的关注.目的:分析总结女贞子活性成分在体内外发挥抗骨质疏松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及PubMed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为"骨质疏松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女贞子,信号通路";英文检索词为"Osteoporosis,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Osteoblast,Osteoclast,Ligustri Lucidi Fructus,Signal path",并根据研究需要确立相应的标准,对所得文献进行筛选,最终纳入82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女贞子活性成分在体内外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主要涉及以下几种重要成分:①红景天苷通过抑制骨硬化蛋白(SOST)和Dickkopf相关蛋白1(Dkk1)的表达,激活了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该激活过程增强了去卵巢大鼠和原代成骨细胞中磷酸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6(p-LRP6)的表达,同时降低了糖原合酶激酶3β的表达.进一步地,红景天苷促进了细胞核内β-catenin、特异性转录因子2(Runx2)和骨髓细胞瘤病毒癌基因(c-Myc)的表达,从而促进了成骨细胞的骨形成能力.红景天苷可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促进骨形成,为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②橄榄苦苷显著提高了SD大鼠的骨密度,并通过降低终末白细胞介素6和碱性磷酸酶浓度来调节骨代谢.体外实验表明,橄榄苦苷促进了成骨细胞的增殖,并上调了骨保护素蛋白和mRNA的表达,同时抑制了核转录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蛋白和mRNA的表达.这一作用机制与调节骨保护素/RANKL系统的平衡密切相关,展现出能提高骨密度,又能通过调节骨代谢相关因子来维护骨骼健康的优势,但对Ca2+浓度无显著影响,可能限制了其在某些特定骨质疏松类型中的应用.③松果菊苷通过降低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PI3K)的表达、减少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的磷酸化程度和破骨特殊标记蛋白(c-Fos)的表达,有效抑制了破骨细胞中PI3K/Akt/c-Fos通路的激活.这一抑制作用降低了破骨细胞的增殖和成熟能力,从而有助于减少骨吸收,其优势能直接针对破骨细胞进行干预,为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但是目前对破骨细胞的具体调控机制尚需深入研究,且其长期效果和安全性需进一步评估.④女贞子活性成分在骨质疏松方面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其作用机制复杂,涉及多个基因、蛋白和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未来需开展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以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需要进一步探索女贞子活性成分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策略,以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女贞子骨质疏松症氧化应激骨吸收成骨分化信号通路发病机制综述

    褪黑素促进骨再生机制及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

    季明意季欣意徐俊峰
    3868-3876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牙槽骨的缺损会危害患者的口颌功能和身心健康.褪黑素因具有促进骨再生特性,可用于预防和治疗骨缺损疾病,对与口腔种植相关的骨结合及种植体周围炎症也有重要应用.目的:探讨褪黑素促进骨再生机制、褪黑素在口腔种植领域的潜在应用,为在口腔种植中发挥褪黑素促骨生成特性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以"褪黑素,骨缺损,成骨细胞,破骨细胞,活性氧,牙周炎,骨结合,种植体周围炎"为中文检索词,以"melatonin,bone defect,osteoblast,osteoclast,ROS,periodontitis,osseointegration,periimplantitis"为英文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重点为2019年1月至2024年8月,同时纳入少数经典远期文献.通过阅读文题和摘要进行筛选,最终纳入91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褪黑素促进骨再生,机制是促进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抑制骨吸收,限制氧化应激.②褪黑素作为骨形成的促进剂,在口腔种植中起到促进骨结合和预防种植体周围炎的作用.③未来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完整地揭示褪黑素的成骨机制,并作出褪黑素在骨结合和种植体周围炎方面的最佳给药条件和安全性指南.

    褪黑素骨缺损骨再生牙周炎骨结合种植体周围炎工程化骨组织构建

    神经系统在调控皮肤创伤修复和瘢痕愈合中的重要作用

    宋佳妹刘挺挺姚斌
    3877-3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皮肤创伤修复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神经系统在调控创伤修复和瘢痕愈合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的:对皮肤创伤修复过程中神经系统的作用,包括相关因子、多种细胞对损伤皮肤修复的作用进行综述.方法:检索PubMed及中国知网数据库2003-2024年发表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skin wound healing,nervous system,nerve regeneration,growth factor",中文检索词为"皮肤创伤修复,皮肤神经支配,神经肽,生长因子,细胞协同作用".最终筛选出83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①皮肤受到自主神经和感觉神经的密集支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皮肤神经系统不仅负责向中枢神经系统传递感觉信息,而且在包括伤口愈合在内的各种皮肤功能中发挥重要的作用.②神经系统作用于皮肤创伤愈合的不同阶段,能够调节血管再生,促进相关生长因子及神经递质释放,和不同类型细胞协同作用从而促进皮肤创面愈合;因此,研究神经系统作用的潜在机制成为促进皮肤创伤愈合的有力靶点.

    皮肤创伤神经再生神经递质生长因子神经细胞血管生成工程化皮肤组织工程化组织构建

    脊髓损伤后细胞自噬的调控治疗机制及策略

    杨溢珂任亚锋李冰尚文雅...
    3885-3896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细胞自噬通过自噬体-溶酶体降解途径来维持代谢和体内平衡,其与脊髓损伤后远端神经元细胞死亡和功能恢复受损密切相关,靶向细胞自噬来促进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是比较有前景的治疗方向.目的:对细胞自噬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细胞自噬的相关调控机制及治疗策略进行归纳总结.方法:以"spinal cord injury,autophagy,regulatory mechanisms,autophagy pathway,therapeutic target"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以"脊髓损伤,细胞自噬,调控机制,自噬通路,治疗靶点"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最终纳入133篇英文文献和4篇中文文献.结果与结论:①细胞自噬作为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的一种,在脊髓损伤的进展和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多数研究表明,适度激活或促进自噬能够通过减少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少数研究表明,过度激活自噬相反,会阻碍脊髓损伤后的功能恢复.②脊髓损伤后,PI3K/AKT/mTOR、MAPK、AMPK、p53信号通路及Beclin-1、ATG和LC3等因子正向或负向调节细胞自噬的发生发展.③促进或抑制自噬可能是调控创伤性脊髓损伤发病机制的有前景的治疗策略,西药氨氯地平、二甲双胍、米诺环素,中医药山楂叶总黄酮、白桦脂酸、氧化苦参碱、针灸,以及细胞外囊泡、外泌体、活性氧响应的复合纤维等作为细胞自噬的激活剂,通过激活细胞自噬,减轻脊髓损伤的继发性损伤反应;而西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依拉达奉,中医药人参皂苷、针灸,以及水凝胶搭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作为细胞自噬的抑制剂,通过抑制过度的细胞自噬来促进脊髓损伤后的功能恢复.④细胞自噬的相关调控因子之间相互联系,而细胞自噬对于脊髓损伤的双向作用使得调控细胞自噬的主导因素尚需进一步探讨.⑤以自噬作为脊髓损伤治疗靶点的研究多在动物模型中进行,尚无应用于临床领域的自噬相关药物,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还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脊髓损伤细胞自噬调控机制自噬通路治疗靶点自噬激活自噬抑制组织工程工程化细胞

    鸢尾素、运动、疾病与健康的新关联

    董政沁郑琦吴关贸王文娜...
    3897-3905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鸢尾素在机体生理调节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白色脂肪组织细胞的棕色化进程,并且在能量代谢调节、产热活动、氧化应激削减及体质量减轻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目的:梳理鸢尾素与相关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MedReading、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文献检索时限为2011-01-01/2024-04-13,搜集相关运动产生鸢尾素对疾病影响的研究,中文检索词为"鸢尾素,运动,疾病"等,英文检索词为"irisin,physical exercise,FNDC5,disease"等.通过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纳入71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鸢尾素在抗炎、脂肪代谢、骨代谢、大脑健康、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肾脏病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运动可以促进鸢尾素的表达,并且不同运动形式对鸢尾素水平的影响不同,急性运动、长期运动、阻力及高强度运动均可提升鸢尾素水平.鸢尾素的发现为运动疗法提供了新的潜在基础,因鸢尾素多种生物学功能成为很有前途的治疗靶点,在治疗人类代谢性疾病及其并发症、肥胖、癌症等疾病中展现出潜在治疗价值.在临床应用方面,鸢尾素作为治疗肥胖、认知功能、心血管、癌症等疾病的潜在靶点,有一定应用前景.但鸢尾素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并且可能存在不良反应,未来需深入了解其作用机制,为鸢尾素治疗肥胖、认知功能障碍、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提供更充分的依据.

    鸢尾素运动疾病作用机制治疗靶点工程化组织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