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王岩

周刊

2095-4344

bwb@crter.org

024-23384352,23380576

110004

沈阳1200邮政信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原《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系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经新出报刊[2006]288号批准,《中国临床康复》更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变更后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21-1539/R,ISSN 1673-8225,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代号8-584,周刊,200页/期,A4开本。 更名后的《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推出2009年的全新策划,年出版53期,各周刊征稿重点邀您参与,请您评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椎间盘退行性变与473种肠道菌群的关系:芬兰数据库大数据信息可借鉴的意义

    王梓焜李树栋高泷范书豪...
    4369-4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有研究表明,调节肠道菌群可能会影响椎间盘退变的进程.然而,肠道菌群与椎间盘退变的因果关系尚不清楚.目的:采用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来评估肠道菌群与椎间盘退变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方法:应用公开发表最新的473种肠道菌群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汇总统计数据和芬兰数据库R11中的椎间盘退变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汇总数据(椎间盘退变病例46 205例和对照组322 314例).采用逆方差加权法、MR-Egger回归法、加权中位数法、加权模型法和简单模型法来研究肠道菌群与椎间盘退变之间的因果关系.敏感性分析用于检验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结果是否可靠.反向孟德尔随机化以全部肠道菌群作为结局进行效应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结果与结论:①正向孟德尔随机化的逆方差加权法结果显示,毛螺菌目,UBA-6960科、嗜热厌氧杆菌科、盐单胞菌科、丛毛单菌属、戈登氏菌属和欧陆森氏菌属与椎间盘退变呈现正相关.短螺旋体目、假单胞菌目、短螺旋菌科、CAG-776属、螺杆菌属、CAG-448种sp003150135、CAG-776种sp000438195、布劳特氏菌种-A sp000285855和汉逊布劳氏菌种与椎间盘退变呈现负相关.②反向孟德尔随机化结果显示,椎间盘退变与玫瑰巴氏菌属、地电细菌属C、弗氏埃希菌种、弗氏丙酸杆菌种、UBA-1777种sp900319835、铜绿假单胞菌种和韦氏芽孢杆菌种呈正相关,与明串珠菌属、普雷沃氏菌种sp000434975、布劳特氏菌种-A sp000285855、CAG-194种sp002441865和CAG-590种sp000431135呈负相关.③双向敏感性分析均未发现存在异质性或水平多效性.④上述结果说明,基于芬兰数据库探究肠道菌群与椎间盘退变的因果关系,为临床上椎间盘退变的早期预测及治疗探索了新的生物标志物.另外,对于中国生物医学研究,可以借鉴建立大型数据库,整合多中心的医疗数据,为肠道菌群与椎间盘退变关系的研究提供坚实基础,与其他国家的科研团队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肠道菌群与疾病关系的研究,为全球医学发展作出贡献.

    孟德尔随机化椎间盘退变肠道菌群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逆方差加权法水平多效性敏感性分析

    GEO公共数据库中4例多指畸形患者细胞间质和上皮细胞的单细胞转录组分析

    傅东升艾克热木江·木合热木
    4379-4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多指畸形患者中参与Heghog信号通路的一些转录因子发生异常表达,这些转录因子调控大量靶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细胞的功能.目的:通过单细胞转录组分析多指畸形患者的转录组特征.方法:从GEO公共数据库中下载4例多指畸形患者细胞间质和上皮细胞的单细胞转录组数据,将成纤维细胞和角质细胞划分为细胞亚群,并分析不同亚群的转录因子,构建转录因子及其靶基因的调控网络,分析调控因子的功能.结果与结论:对单细胞的转录谱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与多指畸形中细胞功能高度相关的调控因子有HOXD13、MSX2、LHX2、EMX2、LEF1、CREB3L2以及LHX2等HOX家族成员和GLI2转录因子.成纤维细胞中的HOXD13、MSX2和LHX2在多指畸形过程中发挥作用,而HES2和GLIS1在角质细胞的形成和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结果表明:HOXD13、MSX2和LHX2等转录因子的高表达可能与多指畸形的发育密切相关.通过靶向特定的转录因子或调节其活性,可能为纠正或预防多指畸形提供潜在的治疗策略.

    多指畸形转录因子生物信息学单细胞转录组分析微环境Heghog信号通路大数据分析

    Theta爆发式经颅磁刺激的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

    高文艳郑兆燕潘尚王佩佩...
    4389-4400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相比于常规重复经颅磁刺激,Theta爆发式经颅磁刺激因具有刺激时间短、效率高、安全性好和效果持久等优势,正受到各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热度持续上升.目的:通过对近20年国际Theta爆发式经颅磁刺激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学的可视化分析,梳理Theta爆发式经颅磁刺激研究的发展脉络,总结研究现状,揭示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集数据库中2005年1月至2024年6月有关Theta爆发式经颅磁刺激的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年度发文量分析,国家、机构和作者合作共现分析,参考文献、期刊和作者共被引分析,关键词共现、聚类、时间演化和突现分析等,并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1 914篇文献,近20年Theta爆发式经颅磁刺激研究量呈总体上升趋势,预计未来将继续保持研究热度.②发文量前3位的国家为美国、中国和意大利,机构为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Pascual-leone,Alvaro研究成果最多,中国长庚大学的HUANG YZ被引频次最高;《NEURON》为影响力最大的期刊.③高频关键词、高被引文献和聚类主题结果显示,近20年Theta爆发式经颅磁刺激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Theta爆发式经颅磁刺激对突触可塑性和神经生理活动的作用机制,Theta爆发式经颅磁刺激刺激不同脑区靶点的作用效果(包括运动皮质、背外侧前额叶皮质、前扣带皮质和小脑等),以及Theta爆发式经颅磁刺激对神经和精神疾病的疗效探讨(包括抑郁症、帕金森病运动障碍、脑卒中后运动障碍和认知障碍,以及阿尔茨海默病记忆障碍等).此外,综述和临床试验类文献被引频次最高,未来可重点关注.④关键词突现、文献突现和关键词时间演化分析显示,"重度抑郁症、应用指南、评定量表、疗效、障碍、难治性抑郁症、Meta分析"等不仅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也是未来的研究趋势.⑤未来,Theta爆发式经颅磁刺激研究应加强核心作者和机构的区域性合作,发掘其在临床难治性疾病中的应用,通过结合前沿技术和优化刺激参数,实现Theta爆发式经颅磁刺激应用的精准化、个性化和最优化,解决更多临床难题.

    Theta爆发式经颅磁刺激文献计量学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可塑性长时程增强长时程抑制

    科技论文中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使用边际

    前插1页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稿件体例要求

    前插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