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王岩

周刊

2095-4344

bwb@crter.org

024-23384352,23380576

110004

沈阳1200邮政信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原《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系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经新出报刊[2006]288号批准,《中国临床康复》更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变更后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21-1539/R,ISSN 1673-8225,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代号8-584,周刊,200页/期,A4开本。 更名后的《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推出2009年的全新策划,年出版53期,各周刊征稿重点邀您参与,请您评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结直肠癌进展与抑制的十字路口: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干预效果及难题

    郭昭庄浩岩史学文
    5022-50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结直肠癌早期的治疗方法包括内镜和手术切除,但是术后并发症多,晚期多采用化疗方法,然而化疗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导致大多数患者不主动、不配合治疗.目的:综述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最新治疗进展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为将来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mesenchymal stem cells,colorectal cancer,cancer stem cell,tumor microenvironment",中文检索词为"间充质干细胞,结直肠癌,癌症干细胞,肿瘤微环境",最终纳入119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①间充质干细胞对于结直肠癌具有促进和抑制的双面作用;②间充质干细胞的肿瘤归巢特性使其能够准确迁移到肿瘤位置并释放药物,基于这一特性,增加了治疗结直肠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③间充质干细胞衍生的外泌体作为良好的药物载体,在结直肠癌靶向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④使用病毒载体、非病毒载体或其他转染工具将具有成熟抗肿瘤作用的药物加载到间充质干细胞中,共同治疗结直肠癌;⑤间充质干细胞与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可以提高化疗药物疗效并降低化疗药物不良反应;⑥间充质干细胞促进结直肠癌的发展机制主要与结直肠癌细胞中的信号转导、趋化因子的表达状态及间充质干细胞向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转化有关;⑦间充质干细胞可能具有驱动癌症干细胞的特性,促进肿瘤起始并提高肿瘤侵袭性;⑧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结直肠癌还存在着不可避免的问题:缺乏标准化治疗方案及疗效评价方法、治疗成本高昂、间充质干细胞的保存与运输问题、间充质干细胞与化疗药物共同使用的比例等.

    结直肠癌间充质干细胞癌症干细胞肿瘤微环境化疗外泌体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2型糖尿病的免疫调节作用

    陈春兰叶美仪潘雨薇袁佳...
    5031-50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和多向分化潜能,能够积极改善2型糖尿病的慢性低度炎症状态,对阻止2型糖尿病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目的:综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免疫调节作用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方法:以"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2型糖尿病,免疫,胰岛素抵抗,炎症"等为中文检索词,以"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s,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immunity,insulin resistance,inflammation"等为英文检索词,在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和PubMed数据库筛选相关的综述、研究型论文和论著,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整理出88篇论文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免疫调节作用降低机体炎症反应、诱导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增加靶器官对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缓解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等,进而有效延缓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但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成为常规治疗手段之前,还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以确定其最佳治疗方案及疗效.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2型糖尿病免疫胰岛素抵抗炎症巨噬细胞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肝损伤的分子机制

    杨娜刘杨郝慧琴
    5041-50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急性肝损伤是由多种病因诱发的肝脏损害,如未及时治疗则会发展成急性肝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由于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和代谢器官,目前治疗急性肝损伤尚无最优方案.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因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免疫调节活性已逐渐成为治疗急性肝损伤的有效工具.目的:综述目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及其经不同方式修饰后治疗急性肝损伤的进展和分子机制.方法:从PubMed、Web of Science与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索2000-2023年发表的相关文献,以"Acute liver injury,liver injury,Adipose tissu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liver Injury Repair,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stem cell repair,Cell surface engineering,stem cell modification"为英文检索词,以"急性肝损伤,肝损伤,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肝损伤修复,干细胞移植,干细胞修复,干细胞修饰"为中文检索词,最终检索筛选出该领域最新研究进展的62篇文献进行归纳分析.结果与结论: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作为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治疗急性肝损伤具有生物学优势,较其他两种主要间充质干细胞类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来源丰富、获取便捷、医学伦理问题少的特点,且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强.②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可以通过降低免疫反应、分化为肝细胞、分泌生长因子和外泌体等多种途径,降低血清炎症因子表达,减少肝脏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抑制细胞焦亡和自噬,发挥抗凋亡作用,促进肝窦内皮细胞和肝细胞再生等分子机制改善肝损伤;目前尚无研究表明何种机制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肝损伤的最佳机制,多数观点认为这些分子机制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协同发挥治疗作用.③生物材料修饰和药物预处理等方式可以提升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肝损伤的疗效:一方面,生物材料和药物修饰可以提升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自身的功能,如提高增殖迁移能力,上调其分泌的生长因子水平,增强抗炎能力等,从而促进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损伤部位存活;另一方面,生物材料和药物修饰可以抑制损伤部位炎性细胞活化,促进血管生长,改善损伤部位环境从而提高移植成功率.④总之,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可以通过分泌生长因子和外泌体、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及促进肝脏再生等途径在治疗急性肝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材料与药物修饰可以提升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改善急性肝损伤的局部微环境,为进一步促进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肝损伤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急性肝损伤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肝脏脂肪组织细胞移植细胞修饰细胞工程损伤修复

    胶质淋巴系统研究的知识图谱与趋势可视化分析

    马星怡李惠菁李涓钟冬灵...
    5051-50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大脑的代谢废物清除功能对于维持神经稳态极为关键,代谢废物积累导致的神经稳态失衡是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共同病理学特征.近年来,围绕胶质淋巴系统的研究逐渐成为神经系统领域的研究热点.目的:旨在通过构建胶质淋巴系统研究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地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方法:采用CiteSpace、VOSviewer软件及R语言环境下的Bibliometrix工具包,对2012年1月至2024年3月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与胶质淋巴系统相关的原始文献进行深入可视化分析,分析内容包括作者、机构、国家、期刊、关键词和共被引文献等.结果与结论:研究共纳入687篇相关文章,该领域发文量逐年增长,近3年呈现爆发性增长趋势;该研究领域发文量第一的国家、机构、作者分别是美国、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和罗切斯特大学的Maiken Nedergaard教授,发文量第一的期刊是《JOURNAL OF CEREBRAL BLOOD FLOW AND METABOLISM》,高频、高中心性关键词主要围绕脑脊液流体动力学等作用机制、阿尔茨海默症等神经系统疾病、扩散张量成像等影像学技术等方面,共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是一篇胶质淋巴系统的经典综述论文.上述结果表明,胶质淋巴系统的研究是一个新兴而活跃的领域,目前已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并逐渐从理论研究向临床实践扩展.

    胶质淋巴系统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可视化图谱CiteSpaceVOSviewerR语言

    国际学术新闻宣传平台

    编辑部
    前插1页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稿件体例要求

    前插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