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矿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矿业
现代矿业

刘效良

月刊

1674-6082

xdky@vip.163.com

0555-2404809,2309828

243004

安徽省马鞍山市经济开发区西塘路666号

现代矿业/Journal Modern Mining
查看更多>>传播现代矿业技术,拓展先进技术在矿业领域的应用范围和层次,提升我国传统矿业工程技术水平,活跃学术思想,传播矿业科技成果和技术改造经验,以市场为导向,密切联系现场实际,对象:矿业企事业单位、科研设计单位、矿业院校、矿业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经理、厂长、工程技术人员及国外相关矿业企业驻华机构工作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型挤压式漏斗堵塞报警停机装置的设计及应用

    马守斌刘文胜朱立新
    196-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南山矿"头顶库"排岩胶带生产线稳定运行,针对皮带运输机衔接漏斗因皮带压停、拉断、打滑和漏斗堵塞造成的溢料、皮带磨损、刺穿和撕裂等问题,进行了现场实地考察.考察后分析设计出了新型挤压式漏斗堵塞报警停机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特别是在矿山输送矿料的皮带运输机中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皮带运输机漏斗堵塞报警停机

    22Na浓(密)度计在马钢罗河选矿厂的应用

    沈毅
    198-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选矿工艺过程指标的在线检测,提升选矿过程的智能化水平,罗河选矿厂针对矿石硬度大、旋流器给矿浓度高、传统各类型浓(密)度计难以满足现场使用需求的难题进行了22 Na浓(密)度计在现场的工业应用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22 Na浓(密)度计相较传统其他类型浓(密)度计,在满足检测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具有运行稳定、易维护、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实现了生产过程矿浆浓度的在线检测,起到了指导及优化生产的作用.

    在线检测22Na浓度计优化生产

    某矿3021综采面顶板覆岩破坏特征研究

    王正达
    201-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深井煤层开采顶板覆岩破坏规律,以山西某煤矿3021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对顶板覆岩破坏情况进行观测研究.研究表明,2号煤层开采过程中,顶板岩体破坏状态明显,其顶板岩体的裂隙发育成动态变化特征.采空区上方离层的顶板岩体首先发育,离层强度逐渐加大.工作面顶板垂直高度在9~22 m呈冒落状态,在25~30 m时表现为离层裂隙带特征.

    综采工作面顶板覆岩破坏特征

    广西龙胜镇浸沟暴雨型泥石流灾变机理及治理效果评价

    唐名富全洪波梁文寿刘芳...
    204-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广西龙胜镇浸沟泥石流勘查的基础上,从泥石流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入手,对龙胜镇暴雨型泥石流的形成机理进行研究.分别在流通区采用拦栅坝对物源区的物源拦截,在堆积区采用修建导流槽、坡面排水沟、导流堤、挡土墙等工程措施进行综合治理.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工程防治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浸沟泥石流防治工程效果良好.这一泥石流的治理思路可为同类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提供借鉴.

    泥石流成灾机理综合治理效果层次分析法

    刚果(金)某铜矿边坡稳定性及监测预警技术研究

    孙言飞
    208-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刚果(金)某铜矿边坡稳定性以及监测预警的技术难题,通过对岩体特征、动力因素、水以及构造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影响该边坡稳定的主要因素为构造.根据构造空间分布特征、力学特性,对不稳定性区域边坡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调整,最后提出了基于统计模型与位移反分析模型联合预警的监测预警方法,对类似矿山的安全保障、安全预防具有借鉴意义.

    边坡安全系数突变模型监测预警

    尾矿坝地震液化简易分析方法研究

    王立彬蒙萌刘硕刘新刚...
    211-212,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游法尾矿坝一般采用水力冲积法筑坝,坝体浸润线一般均较高,大部分坝体处于饱和状态,地震时易发生液化,导致坝体破坏失稳.传统地震液化稳定分析方法对于一般设计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不易掌握应用,为此介绍了一种尾矿坝地震液化简易分析方法,即通过确定尾矿坝浸润线埋深,计算坝体浸润线以下饱和尾矿砂层的有效覆盖压力,当下部饱和尾矿砂聚集起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大于上覆尾矿砂的有效压力时,下部饱和尾矿砂才会可能发生震动液化.此方法易于设计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掌握应用,可为尾矿坝地震液化分析提供参考.

    尾矿坝地震液化浸润线有效覆盖压力

    三山岛金矿西山矿区通风系统优化

    程力刘兴全张皓钦尹延天...
    213-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山岛金矿西山矿区采用主混合井、主斜坡道、进风井、辅助斜坡道进风,南、北两翼回风井回风的通风方式.随着矿区向深部开采,回风系统工程欠缺,总风量不足,通风效果较差,导致深部高温高湿热害日益凸显,作业环境条件更加恶劣.为优化三山岛金矿西山矿区通风系统,通过井下现场调研、机站优化设置、新增通风井巷工程和通风构筑物设置等措施,确定了三山岛金矿西山矿区多级机站通风技术优化方案.方案实施后,各水平风量合理分配,采掘工程按需通风,通风效果良好,井下作业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机站优化总风量通风系统优化通风网络解算

    福建东南沿海工矿用地红壤与风沙土Pb污染修复响应实验

    刘鑫尧
    216-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福建东南沿海工矿用地红壤与风沙土Pb污染修复响应情况,通过以磷酸钙作为钝化稳定化剂,实验研究在钝化时间、污染土壤Pb浓度、磷酸钙添加量、pH值4个因子不同水平土壤Pb污染修复响应.实验结果表明:①红壤中重金属Pb的弱酸提取态转化为可氧化态和结晶态的比率要显著低于风沙土.②单因子实验,钝化时间对重金属Pb修复效果影响不明显.pH值为5时,Pb的钝化修复效果最佳.③正交试验,红壤中Pb的钝化修复,重金属初始浓度为1500 mg/kg,添加磷酸钙0.7488 g,在pH值为5时,钝化1 d效果最好;风沙土中Pb的钝化修复,重金属初始浓度为1000 mg/kg,添加磷酸钙0.7488 g,在pH值为5时,钝化3 d效果最好.

    重金属Pb污染修复风沙土红壤正交试验

    安徽省庐江龙桥矿业通风系统现状测评及改进方法

    林敏
    221-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障龙桥铁矿正常安全生产,对其通风系统运行现状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改进措施.检测结果表明:矿井采用主—辅联动多机站分区通风系统,总风量为318.30 m3/s,比设计风量372.00 m3/s少53.70 m3/s;主回风机站共运行2台风机,风机装机功率1340 kW,实耗功率合计749.46 kW,系统风机平均效率73.79%;存在主斜坡道进风量偏大现象,进风量为41.07 m3/s.主要改进措施为上调东、西回风井主扇运行频率,设置专用回风水平,优化专用回风水平与回风井之间风路,优化机站设置及辅扇选型,对于存在通风困难的独头掘进巷道,建议加强井下局部通风管理.

    通风系统通风检测现状评价改进措施

    永平铜矿生产安全管理实践

    郭明
    224-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加强对外包施工单位的管理,督促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确保矿山生产安全,永平铜矿通过创新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进一步明确矿方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责,形成了作业前的"三级"安全确认管理模式,即各项作业必须经现场作业人员、外包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矿方安全管理人员共同签字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作业.矿方通过"三级"安全确认参与指导外包施工单位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有效地保障了地下开采作业现场的安全.

    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安全管理安全确认作业现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