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矿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矿业
现代矿业

刘效良

月刊

1674-6082

xdky@vip.163.com

0555-2404809,2309828

243004

安徽省马鞍山市经济开发区西塘路666号

现代矿业/Journal Modern Mining
查看更多>>传播现代矿业技术,拓展先进技术在矿业领域的应用范围和层次,提升我国传统矿业工程技术水平,活跃学术思想,传播矿业科技成果和技术改造经验,以市场为导向,密切联系现场实际,对象:矿业企事业单位、科研设计单位、矿业院校、矿业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经理、厂长、工程技术人员及国外相关矿业企业驻华机构工作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贵州水城县蟠龙乡长银煤矿矿床地质及成因分析

    谢晓勇魏声鹏李定文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城县蟠龙乡长银煤矿是区内典型的矿床之一,其煤层呈多层状分布于二叠系龙潭组中.地层呈现出明显的多个灰岩—砂岩—泥岩—煤沉积聚煤旋回,整体上可分为3个旋回,第一旋回地层平均厚度为67.58 m,第二旋回为139.07 m,第三旋回为82.95 m,指示出先海侵、再海退的过程.研究区靠近康滇古陆,有丰富的陆源碎屑补给而常常处于补偿或过补偿状态.长银煤矿是形成于三角洲相的先海侵再海退的沉积环境中,来自康滇古陆的植物碎屑充足、稳定供应,通过泥炭持续堆积的结果.

    煤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

    徐州市杨山建筑用石料矿断层破碎带及岩溶带含矿率变化分析

    黄阳邱磊王俊单雨阳...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岩溶及断层破碎带对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区矿石的安全高效开采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对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管理造成一定困扰.为探索徐州市杨山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区断层破碎带及岩溶带资源分布情况,通过野外填图、实测岩溶剖面、样品加工试验等手段,在矿区新发现并圈定1处断层破碎带及4处岩溶带,估算出断层破碎带和岩溶带内矿石的含矿率分别为80%和76%,相比于普查报告分别减少了16.3%和20.3%.研究成果为矿山合理规划开采及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科学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建筑石料用灰岩岩溶断层破碎带含矿率

    内蒙古特莫牧场地区晚侏罗世玛尼吐组地球化学特征及火山岩年代分析

    李朋元秦越强柴晨晖王志民...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特莫牧场地区玛尼吐组地球化学特征和地质年代进行了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采样分析,岩石组合主要为一套中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和火山碎屑沉积岩.对玛尼吐组火山岩在地球化学TAS投图显示,多数落在玄武粗安岩和粗面岩区,少部分落在粗面岩、英安岩、流纹岩区,而在AR—SiO2图解中显示为碱性、钙碱性,说明玛尼吐组火山岩主要为碱性、钙碱性岩石特征.玛尼吐组一段、玛尼吐组二段中分别采集安山岩样品,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测年测定,测得的年龄值为145.8±1.5 Ma和142.46±0.89 Ma,把该地层置于晚侏罗世.

    玛尼吐组地球化学同位素U-Pb测年

    魏家地煤矿工作面顶板垮落带与裂隙带高度确定

    张建江苗在全
    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魏家地煤矿北1103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工作面顶板垮落带与裂隙带高度,为魏家地煤矿瓦斯抽采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北1103工作面顶板共存在3层关键层,分别为粉砂岩、泥岩粉砂岩互层以及砂质泥岩.理论计算得到北1103工作面在开采过后形成的垮落带高度为39.13 m,裂隙带高度大于127.85 m,经验公式计算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工作面开挖后,工作面顶板形成应力卸压区,应力由工作面向外逐渐降低,应力卸压区呈现出椭球体状.工作面顶板岩层在开挖后出现典型的马鞍形塑性区,塑性区最大高度约为39.13 m.取各种计算方法的平均值,最终确定北1103工作面顶板垮落带高度为39.46 m,裂隙带高度为125.45 m.

    工作面顶板垮落带裂隙带

    胶结充填料浆上向输送技术参数计算

    方文改汪明海鲁立胜
    61-6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铜陵有色股份安庆月山矿业公司胶结充填料浆自流上向输送需求问题,通过分析全尾砂的基本物理力学特性,基于流体力学理论,对高浓度全尾砂胶结充填料浆上向输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应用于生产实践.结果表明:高浓度全尾砂胶结充填砂浆在合理充填参数下可实现料浆自流上向输送;充填料浆在自流状态下可从-480 m输送到-450 m水平,扬送高程约30 m,充填下料口处料浆流速在1.5~2.3 m/s,充填过程中未发生堵管现象.研究结果可为同类矿山全尾砂胶结料浆上向输送提供参考.

    全尾料浆胶结充填上向输送

    地面L型钻孔煤层底板注浆加固技术

    崔亚利孙晓宇高尚戴亚男...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避免恒源煤矿Ⅱ63采区6煤层底板突水,在分析水文地质条件及底板突水规律的基础上,利用地面L型钻孔超前探查、注浆技术,对煤层底板太原组L3灰岩含水层进行注浆改造.该技术采用无线随钻测量定向技术与地面注浆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1个主孔、多个水平孔段的施工工艺,具有超前探查以及对裂隙及隐伏构造进行高压注浆改造的功能.工程实践表明,地面L型钻孔超前探查、注浆技术对治理区主采煤层底板含水层的改造效果较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安全效益.同时实现了工程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对探索煤矿井下超长工作面底板水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煤层底板水害地面L型钻孔注浆加固

    某金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无岩覆盖层形成及低贫化放矿方案数值分析

    罗才严汪朝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陕西某金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覆盖层形成及高贫化难题,基于无岩覆盖层开采理论和低贫化放矿理论,提出了"矿石+岩石"组合覆盖层形成技术方案和3分层综合控贫损放矿技术方案,并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验证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矿石+岩石"组合覆盖层形成技术方案可行;当1~3分段放矿截止品位分别为1.79,1.79,1.00 g/t时,崩落法放矿低贫化综合控制效果最佳.分析成果对国内外同类型矿山企业极具参考和借鉴意义.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无岩覆盖层开采低贫化放矿数值模拟

    采场充填分层次数对充填体强度的折减效应

    沈慧明吴爱祥焦华喆王贻明...
    74-7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充填次数对充填体强度的影响,开展分次浇筑的充填体试块检测,分析分次充填体破坏模式,研究浇筑次数对充填体强度折减的影响规律,并通过细观数值模拟揭示分层充填体试块破坏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填充次数的增多,充填体试件的单轴抗压强度值呈减小趋势.当充填体浓度为65%~75%,分层数为2~4层时,对应强度折减系数k值介于0.613~0.929.在多次充填后分层与分层之间形成了低强度夹层,导致分层面处出现不同程度的分离、错动现象,从而降低了充填体的整体承压能力.

    金属矿山分次充填强度折减破坏机理

    某锰矿缓倾斜薄矿体房柱法开采矿柱回收方法

    郑旭潘健尹裕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锰矿缓倾斜薄矿体采用房柱法开采,井下矿柱资源量约40万t,亟需安全高效的矿柱回收方法进行资源回收.针对矿山现状,提出人工条柱支撑方案、液压支柱—全部放顶方案和液压支柱—部分放顶方案.对人工条柱的稳定性进行验算,并对3个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对比.最后,推荐矿山采用液压支柱—部分放顶方案进行矿柱资源回收.

    缓倾斜薄矿体矿柱回收人工条柱液压支柱

    矿山竖井提升系统方案优选模型研究

    曾伟锋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矿山提升系统方案选择问题,提出G1法和灰色关联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型.首先,从经济、技术和安全3个方面,选取7个指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G1法计算指标权重;最后,基于灰色关联理论原理,计算加权灰色关联度,对方案进行优选.应用结果表明,本方案与不同评估模型评估结果完全一致,现场实际应用良好,为矿山提升系统方案的选择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提升系统方案优选G1法灰色关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