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矿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矿业
现代矿业

刘效良

月刊

1674-6082

xdky@vip.163.com

0555-2404809,2309828

243004

安徽省马鞍山市经济开发区西塘路666号

现代矿业/Journal Modern Mining
查看更多>>传播现代矿业技术,拓展先进技术在矿业领域的应用范围和层次,提升我国传统矿业工程技术水平,活跃学术思想,传播矿业科技成果和技术改造经验,以市场为导向,密切联系现场实际,对象:矿业企事业单位、科研设计单位、矿业院校、矿业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经理、厂长、工程技术人员及国外相关矿业企业驻华机构工作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物元优选模型在某磷矿山尾矿脱水厂选址中的应用

    刘娉袁明礼夏钢源海宇任...
    235-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矿山尾矿脱水厂址选择的考虑因素众多,且一旦确定,改变极其困难.为对某磷矿山提供的5个尾矿脱水厂选址方案进行选优,通过从技术、经济、环境以及国家政策的角度分析影响选址的主要因素,并构建了由1项目标层、3项准则层和13项标准层构成的脱水厂选址方案评价体系.依据评分法对指标进行量化并给出评级标准,对5个选址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和优缺点分析,排除受环保政策限制较大的方案1,最终以物元模型对4个方案进一步选优,确定出最优选址方案为方案3,其结果可为选址方案的最终选定提供参考价值.

    选址方案评价体系物元模型方案比选

    铁尾矿作为表土替代材料研究

    徐庆荣
    240-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缓解高海拔严寒矿区表土稀缺对生态恢复的影响,针对铁尾矿与城市污泥进行配比能否作为表土替代材料的问题,进行了不同种类铁尾矿与城市污泥混合后表土替代材料的理化性质和在表土替代材料上种植植被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利用铁尾矿和污泥混合后作为表土替代材料具有可行性;铁尾矿A与污泥混合后的表土替代材料有机质含量2.42%~15.60%,土壤密度1.07~1.49 g/m3,满足《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1036-2013)中土壤肥力有机质大于0.5%和土壤密度小于1.50 g/m3的要求;铁尾矿A与污泥按体积比9∶1混合后,作为表土替代材料效果最佳,植物植被存活种类更多,植物生长高度和存活率更高.

    有机质土壤容重铁尾矿

    宁夏苏峪口磷矿绿色开发的技术思路探讨

    向连格杨合群刘颖陆茂欣...
    24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宁夏苏峪口磷矿一般先浮选出精矿粉,再用硫酸加工生产过磷酸钙,该方法存在耗能过高及污染环境的问题.为了今后能继续绿色地开发贺兰山苏峪口磷矿资源,参考磷肥领域试验研究成果,对苏峪口磷矿绿色开发的技术思路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可以在矿石利用过程中简化加工流程,直接制造硅钙磷肥或超微活化磷矿粉肥,从而实现绿色、节能、环保地开发利用贺兰山苏峪口磷矿资源.

    绿色开发苏峪口磷矿硅钙磷肥超微活化磷矿粉肥

    MLA联用技术在某进口金矿砂鉴定分析中的应用

    吕晓华张金龙秦婷洪秋阳...
    249-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MLA联用技术对一批进口金矿砂样品的物相组成、化学成分和微观形貌进行分析,并结合金矿、黄钾铁矾渣与酸性矿山废水的次生矿物特征来判定金矿砂的属性.结果表明:样品表面有孔洞,呈现蜂窝构造,黄钾铁矾的微观形貌呈土状和胶状;金含量为2.57 g/t,pH值为3.71,酸性特征显著;样品的主要物相为FeS2、SiO2、KFe3(SO4)2(OH)6、K0.5-1(Al,Fe,Mg)2(SiAl)4O10(OH)2·nH2O、BaSO4、CaSO4等.黄钾铁矾含量为7.43%,其中Zn、Cu、As含量远低于湿法炼锌产生的黄钾铁矾渣中的含量,且样品中不含铁酸锌、硅酸锌物相成分.综合分析样品的外观、微观形貌、物相组成和化学成分发现样品具有天然矿物特征,推断样品可能为蚀变岩型金矿或由火山喷流沉积和后期矽卡岩化改造的复合型金矿床蚀变矿物.

    MLA联用技术金矿砂鉴定天然矿物

    基于属性识别的充填管道磨损风险评价模型研究

    秦秀合
    254-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量化分析与评估充填管道磨损风险等级,引入了属性识别理论,建立了基于改进CRITIC法属性识别的充填管道磨损风险综合评价模型.首先,从料浆特性、管道特性、施工工艺和充填技术4个角度选取了包括充填骨料加权平均粒径等12个具有代表性的影响因素,构建了多层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改进CRITIC法确定指标客观权重,根据指标属性特征和分级判据,建立测度函数,分别计算单指标属性测度和综合属性测度值,并在属性识别原则下,综合评估风险等级;最后,以金川龙首矿、宝山铅锌矿、新城金矿3座矿山为例,进行相关计算,判断各矿山管道磨损风险状况,通过与未确知测度理论、可变模糊集理论评价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所建立的基于改进CRITIC法属性识别模型在磨损风险分析与评估方面的准确性.结果显示:3座矿山充填管道磨损风险等级分别为Ⅱ级、Ⅲ级和Ⅲ级,该结果符合工程实际,且3种综合评价模型评估结果相同,为充填管道磨损风险评估工作提供了新方法.

    充填管道属性识别改进CRITIC法磨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