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矿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矿业
现代矿业

刘效良

月刊

1674-6082

xdky@vip.163.com

0555-2404809,2309828

243004

安徽省马鞍山市经济开发区西塘路666号

现代矿业/Journal Modern Mining
查看更多>>传播现代矿业技术,拓展先进技术在矿业领域的应用范围和层次,提升我国传统矿业工程技术水平,活跃学术思想,传播矿业科技成果和技术改造经验,以市场为导向,密切联系现场实际,对象:矿业企事业单位、科研设计单位、矿业院校、矿业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经理、厂长、工程技术人员及国外相关矿业企业驻华机构工作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某硬石膏矿地下开采长期稳定性研究

    刘海林李鸿飞李鹏程唐正鑫...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某硬石膏矿长期稳定性,通过构建矿山开采模型,采用Burgers蠕变本构模型,对矿山开采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显示,随着采空区存续时间变长,各中段采空区水平位移差和垂直位移越来越大,增加幅度逐渐减少,围岩变形趋于稳定.石膏矿模拟开采后100 a内的最大主应力值为21.7 MPa,采场围岩最大垂直位移为35~40 mm,最大Y向水平位移量为36 mm,最大X向水平位移量为26 mm,均处于允许强度和变形范围内.该石膏矿采场围岩长期稳定性较好,为类似石膏矿山长期稳定性分析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案例.

    硬石膏矿蠕变模型长期稳定性

    长安金矿缓倾斜薄矿体全面房柱法开采及工艺优化

    刘永文周宗红张俊杨何洪...
    47-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安矿段1500 m以下矿体为微倾斜—倾斜、极薄—中厚矿体,赋存形态复杂,开采条件复杂.根据矿床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经济条件,综合全面法和房柱法的优点,研究提出了改进的全面房柱法.基于岩体质量分级结果,采用经验公式对采场结构参数进行计算分析,优选了合理的矿房跨度为8.5~12.5 m,顶板暴露面积为700 m2,点柱直径为3 m、间距为6~7 m.方案收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为类似矿山参考.

    缓倾斜薄矿体全面房柱法点柱尺寸矿房跨度

    运河煤矿孤岛充填工作面应力分布及微震活动规律

    李鹏宋解放
    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孤岛充填工作面由于控制顶板上覆岩层下沉而使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变得复杂,同时顶板破断形式也不同于常规孤岛工作面.为了更好地控制孤岛充填工作面采场围岩,以运河煤矿C8301工作面为背景,研究超前支承压力变化趋势和煤柱变形情况,同时也分析了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微震活动规律.研究得出:①孤岛充填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明显增加,工作面推进至120 m左右时发生初次来压;②孤岛充填工作面两侧煤柱总体变形量较小,可维持煤柱的相对稳定;③孤岛充填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有明显来压的特征,但是来压强度远小于正常孤岛工作面.该研究为矿井实现深部孤岛充填工作面安全开采提供了指导.

    冲击地压孤岛充填工作面应力分布微震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三率"标准调查与分析

    张锟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20年为基期,以调研上报数据为基础,全面梳理我国煤炭资源赋存及开发利用情况,对我国煤炭资源"三率"指标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得出:煤炭井工开采平均回采率为86.14%,露天煤矿为94.82%,原煤入选率平均值为80.60%,煤矸石综合利用率和矿井水综合利用率平均值分别为84.54%和91.54%.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标准在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煤炭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提高矿政管理效率、提高共伴生资源利用率等方面具有推动作用.

    "三率"调查采区回采率原煤入选率综合利用率

    肥田煤矿综采工作面设备回收工艺运用

    尚金海
    59-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综采工作面开采后设备回收流程及工艺运用,以肥田煤矿111601综采工作面为背景,分析了设备的回收流程及回收过程中相关设备的参数选择.针对矿井实际情况制定了科学准确的回收方案,确定由运输顺槽与回风顺槽2条路线运出综采设备;通过理论计算与现场实测的方式确定了绞车牵引液压支架个数,并在回收过程中对顶板、瓦斯进行规范管理;针对采面不同顶板条件设计了不同的顶板支护方案,总结出了回收过程中的安全技术.

    综采工作面设备回收绞车牵引顶板管理

    钢渣基胶凝材料强度试验与充填料浆管输特性研究

    杨志强王立杰王社光王福全...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选矿高泥全尾砂为骨料,进行新型钢渣基充填胶凝材料强度试验.在胶砂比和料浆浓度相同条件下,该高泥全尾砂充填体强度显著高于42.5水泥,且成本更低.在此基础上,开展不同料浆浓度和胶砂比的高泥全尾砂充填料浆的管输特性试验,包括料浆的流动性参数和稳定性参数,并建立充填料浆管输特性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当料浆浓度提高时,充填料浆稠度、泌水率、分层度均逐渐减小;当胶砂比增大时,料浆稠度逐渐增大,而泌水率逐渐减小.

    充填采矿法钢渣基胶凝材料高泥全尾砂管输特性

    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施工工艺及支护技术

    李鹏
    66-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景煤矿15032工作面过F7断层期间,存在采煤机破岩量大和故障率高、采空区遗煤量大以及过断层期间围岩破碎等技术难题.对过断层回采方案进行分析,提出了深孔预裂爆破回采工艺,并对工作面过断层期间顶板采取"注浆加固+JW型锚索棚"联合支护.应用效果表明:采用深孔预裂爆破法过断层时实现了断层岩体提前预裂效果,降低了采煤机破岩难度,采煤机故障率由原来的17%降低为4%;对断层区采取联合支护技术后,控制了围岩变形、破碎现象,顶板端面距减小至0.4 m,煤壁片帮深度减小至0.7 m,保证了工作面安全回采.

    综采工作面断层深孔预裂爆破联合支护

    新型空心钢管支护与空心螺纹管支护的作用效果分析

    冯世华闫亚军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试验对比新型空心钢管支护与空心螺纹钢管支护对碎裂区的支护效果,为新型材料的应用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新型空心钢管支护的应力相对于空心螺纹钢管减小了22.2%~28.6%,支护体周边的松动圈范围缩小了23.5%~36.4%;在支护期间,新型空心钢管的支护应力随着碎裂区的增大而增加,其内部填充材料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能够抑制碎裂区的快速发育,从而减小松动圈的范围.新型空心钢管支护技术在控制围岩变形上优势更明显.

    空心钢管碎裂区松动圈支护应力

    露天矿排土场深厚软基固结处理研究

    赵蒙生徐文瀚李柏佚王恒...
    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厚软土地基的加固对排土场边坡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砂井固结理论对某排土场深厚软基固结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时间、不同加载厚度下深厚软基的固结程度,确定了竖向排水系统的深度和间距,优化了深厚软基堆载预压时间和分层高度.研究结果表明,堆载预压条件下的平均固结度随时间增加呈现对数形式增长,而地基的抗剪强度随固结度增加呈现指数形式增大;利用GeoStudio对加固后排土场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求解得到排土场安全系数为1.190,满足安全性要求.本研究成果可为排土场深厚软基排水固结处理工程提供技术支撑.

    深厚软土地基排土场固结度排水固结

    矿山排土场稳定性精细化计算要点探析

    夏禄清万道春李得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避免矿山排土场稳定性计算结果发生偏差而对排土场稳定性产生误判,基于多个一、二级排土场稳定性研究成果,以具体计算与现场实际结合的方法,明确了排土场基底岩土层和排土物料物理力学参数精准获取的途径,提出了排土场单台阶上-中-下三带分层结构建模和表层浸润深度内以饱和层纳入计算的理念.通过实例计算显示,将单台阶概化成三带分层结构模型分别赋值计算的稳定性系数降低约2%,将排土场表层10 m深度范围设定为暂态饱和层并赋饱和物料物理力学指标计算的稳定性系数降低约6%,两者同时考虑时稳定性系数降低约8%,反映了排土场稳定性系数真实状况,说明矿山排土场稳定性精细化计算是可实现的.

    矿山排土场三带分层结构浸润深度暂态饱和层精细化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