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矿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矿业
现代矿业

刘效良

月刊

1674-6082

xdky@vip.163.com

0555-2404809,2309828

243004

安徽省马鞍山市经济开发区西塘路666号

现代矿业/Journal Modern Mining
查看更多>>传播现代矿业技术,拓展先进技术在矿业领域的应用范围和层次,提升我国传统矿业工程技术水平,活跃学术思想,传播矿业科技成果和技术改造经验,以市场为导向,密切联系现场实际,对象:矿业企事业单位、科研设计单位、矿业院校、矿业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经理、厂长、工程技术人员及国外相关矿业企业驻华机构工作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理塘县阿加隆洼金矿床南段深部找矿预测

    李婷彭师华赵亮亮王小毛...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加隆洼金矿经过多年开采,浅部矿体快要开采结束.为了扩大矿床规模、延长矿山服务年限,通过对阿加隆洼矿区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地球物理特征的分析,同时结合了矿区前期探矿成果、成矿规律的研究,对该矿床南段深部进行了找矿预测,为后期深部探矿、外围探矿提供了参考.

    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地球物理特征找矿预测

    移动式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矿山测量中的精度及误差分析

    牛家宽钱小峰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化矿山建设的推进,传统的测量手段已经难以满足快速变化的空间信息更新需求.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发展解决了传统测绘手段的局限性问题,为测绘行业带来了一次变革,逐渐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为探讨移动式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矿山测量中的精度,使用GEO-SLAM移动式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地面厂区和矿山井下巷道进行三维快速扫描测量试验,对扫描精度进行了评定,并对其误差进行分析.结果证明移动式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完全能够满足矿山测量的精度要求.为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矿山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借鉴.

    三维激光扫描三维模型点云数据数据精度测量误差

    南京梅山铁矿原矿质量控制优化初探

    刘志佳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下矿山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矿石质量控制一直是关注的难点和热点问题[1].梅山铁矿没有配套建设地面配矿场,主要通过井下进行矿石质量均衡管控,随着开采水平的下延,老系统已不能满足实际生产需求.为了进一步提升控制精度,提高原矿质量管理效率,持续稳定地提供优质原矿.通过流程分析,结合目前的生产实际,以改进地质信息采集、原矿预测2道关键工序工作方法为切入点,对梅山铁矿原矿质量控制系统进一步优化.2020年1—8月份预测含铁品位38.46%,实际采出品位38.47%,质量稳定率保持在90%以上,原矿质量控制系统优化效果明显.

    流程分析取样方法质量预测质量控制系统

    马山采区第四系下浅埋民采空区探测及治理方案研究

    李宁刘海林肖益盖王雨波...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中家山铅锌金银矿马山采区前期浅部民采活动遗留的空区隐患问题,开展了浅埋民采空区综合探测与治理方案研究工作.为避免民采空区次生灾害发生并消除与井下生产相互影响,基于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手段对空区进行初次物探,在初次物探空区成果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布置定向钻孔进行无差别探测,准确掌握了民采空区的数量及位置分布.根据民采空区分布特征和周边生产现状,经过分析比较,选用尾砂胶结充填进行治理,既能消除民采空区隐患,又能保障井下安全生产,同时为类似矿山提供了实践经验.

    民采空区瞬变电磁法定向钻孔充填治理

    有轨运输无轨出矿联合工艺在某铜矿急倾斜中厚矿体中的应用及分析

    马正林吴苏张丹丹刘明江...
    65-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促进某矿急倾斜中厚矿体开采由传统的有轨向无轨化过渡,提出了有轨运输无轨出矿的联合工艺.结合香格里拉某铜矿采场的工程现状,对阶段空场法的底部结构和采准系统进行优化,采用FLAC3D有限差分法软件对优化后的底部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①有轨运输无轨出矿的联合工艺可运用于正在向无轨化开采转型的急倾斜中厚矿体采场中;②联合工艺的底部结构由无轨出矿水平和现有的有轨运输水平构成;③出矿联道与装矿进路的交叉口处出现了较明显的应力集中,相邻2条装矿进路之间的应力集中与位移变化呈连续分布.

    急倾斜中厚矿体无轨开采联合工艺采场底部结构数值模拟

    大红山铁矿某富矿体阶段预留顶柱安全回采工艺研究

    邢志华刘明许徐艳方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红山铁矿某富矿体采用两步骤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开采,自上而下划分为多个阶段回采,阶段间预留10 m厚顶柱,顶柱永久损失.为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开采工艺技术水平,通过空场法与充填法的联合应用,充分利用尾砂充填工艺技术优势,可实现顶柱资源的安全回收利用.预计回采顶柱残余矿石资源量5万t,创造经济价值1200万余元,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预留顶柱采矿方法充填工艺安全回采

    某矿遗留煤柱下工作面合理区段煤柱宽度研究

    石创创张君杰杨汐陈建华...
    73-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遗留条带煤柱下工作面合理区段煤柱宽度,对于增加回采巷道稳定性、减少资源浪费和实现工作面安全生产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理论分析,研究了某矿条带煤柱的应力分布规律,确定了1310工作面区段煤柱宽度应小于7.07 m.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可知,当区段煤柱宽度为5m时,区段煤柱及回采巷道承受的支承压力较小,区段煤柱虽发生塑性破坏,但还有承载能力.

    遗留煤柱合理宽度应力分布塑性破坏

    矿柱尺寸设计及稳定性的数值模拟分析

    范文涛纪永刚于文杰张杰...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留设永久矿柱能够保证深部采场围岩稳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设计矿柱尺寸至关重要.根据采场应力环境,确定矿柱压力并进行矿柱宽度的理论计算;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采场矿柱尺寸对围岩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矿柱巷道交叉中心点处位移最大,巷道底角部位应力最为集中;矿柱的承载能力随其长宽比值增大而降低,且出现脆性破坏特征.确定了白音呼布井下采场矿柱宽度为6.25 m,该方形矿柱的稳定性最好.

    矿柱稳定性矿柱宽度尺寸设计数值模拟

    矿柱回收技术在猫场地下铝土矿开采中的工业试验

    杨远军刘建龙
    81-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猫场铝土矿为特大沉积型铝土矿床,在近几年开采过程中,通过开展采矿方法试验研究不断优化两率指标,回收率逐步提高到65%,但距行业标准和初步设计值相差较大.对采场各类矿量损失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矿柱损失占损失总量的31.4%.为了提高矿柱资源回收,开展了矿柱回收技术研究,并进行现场工业试验.结果表明,矿柱回收工业试验采场回收率达到了80.16%,为类似条件下铝土矿山地下开采矿柱回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场实践经验.

    铝土矿地下开采回收率矿柱

    乐山市马边地区磷矿缓倾斜中厚矿体采矿方法研究

    刘兴德罗渊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缓倾斜中厚矿体开采是国内外矿业界公认的技术难题.为选择适合该类矿体的采矿方法,以乐山市马边地区地质特征和开采技术条件为背景,结合矿山开采初步设计规划对缓倾斜薄至中厚矿体采矿方法进行了研究.按照矿床产状分类特征,分别提出缓倾斜薄矿体与缓倾斜中厚矿体可行的开采方案,并计算其详细的技术经济指标,最终提出了适宜于不同矿体产状的采矿方案.研究结果可为矿山实现顺利投产、达到预期产能规模提供技术支持.

    缓倾斜中厚矿体采矿方法地下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