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矿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矿业
现代矿业

刘效良

月刊

1674-6082

xdky@vip.163.com

0555-2404809,2309828

243004

安徽省马鞍山市经济开发区西塘路666号

现代矿业/Journal Modern Mining
查看更多>>传播现代矿业技术,拓展先进技术在矿业领域的应用范围和层次,提升我国传统矿业工程技术水平,活跃学术思想,传播矿业科技成果和技术改造经验,以市场为导向,密切联系现场实际,对象:矿业企事业单位、科研设计单位、矿业院校、矿业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经理、厂长、工程技术人员及国外相关矿业企业驻华机构工作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城市地下空间三维地质建模的研究及实现

    田玉培王俊刘文文
    49-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推进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管理,利用三维地质建模系统建立多维度、多属性城市地下空间三维实体模型是当前亟待研究的问题.通过信阳市浉河区城市地下空间三维模型项目,探索利用现有的工程勘察资料,并基于Quanty View三维地质建模系统,建立三维城市地质模型,并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进行资源评价.模型实现了对地质数据的整合、建库和管理,以期实现地质信息与成果的数字化、三维可视化和充分共享,为城市规划、建设、安全运行和高效管理服务.

    地下空间QuantyView系统工程勘察钻孔三维地质建模

    安徽省烟墩测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

    于志锋马建勇陆中秋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烟墩测区位于安徽沿江断裂褶皱带的北部边缘,出露地层主要为寒武系中统杨柳岗组及下寒武统黄柏岭组.通过对测区开展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圈出各元素的单元素异常及主要的组合异常.通过槽探工作对局部高异常区进行了异常查证,发现烟墩测区陈家墈地区具有明显的金矿化现象,连续4个样达到Au工业品位,该高异常与地质构造套合较好,表明烟墩测区具有良好的找矿远景.

    土壤地球化学特征找矿远景

    真实孔径边坡雷达与合成孔径边坡雷达技术对比及应用

    徐玉龙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真实孔径雷达与合成孔径雷达均是测量和监视岩壁稳定性的先进技术,均是实现亚毫米精度持续测量边坡的预警技术.为了区别2种雷达技术的应用特点,首先分析了两者的工作原理,然后介绍了各自技术特点及相关技术参数.最后通过案例应用,对2种边坡雷达技术在实际中的适用性进行探讨.

    真实孔径雷达合成孔径雷达监测预警

    乌干达Kizhozho铁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吴宁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乌干达铁矿资源丰富,通过研究Kizhozho铁矿体的赋存层位、形态、产状、规模和矿石特征,划分矿石类型,分析矿石结构构造.结果表明,矿石的结构构造反映沉积—破碎成粒屑或角砾—搬运—沉积成岩的过程.综合分析认为石英砾岩、砂岩等硅质岩石和氧化铁的沉积物混合后再沉积,后期经变质重结晶或含铁热液交代去硅富集形成铁矿石.矿床具有沉积特征和变质作用特征,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型铁矿床.

    地质特征赤铁矿沉积变质型

    某层状矿体采矿过程时变力学规律分析

    代光俊余梦豪李雪峰郭威...
    63-6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矿过程中,岩体往往具有显著的时变特征,而常规静态分析中往往忽略了这一特征,难以很好地表现采矿过程中力学特性的时空状态变化情况.以某缓倾斜薄层状矿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对矿体开采过程进行时变分析和常规静力分析.结果显示:常规分析时,岩体应力及位移均表现为减速增长,采场稳定性较好;而时变分析时,岩体位移较常规分析更大,岩体稳定性较差,安全回采距离由30 m减小为14 m;对比可以发现蠕变对岩体稳定性有显著影响.

    蠕变层状岩体数值模拟安全回采距离

    组合台阶陡帮开采在山西某露天铁矿的应用研究

    孙明亮郭章
    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西某露天铁矿采场西端帮剥岩相对滞后,东端帮已基本到界,随着开采水平的下降,采场作业空间将不断减小,严重制约着矿山生产发展.为实现陡帮开采安全高效地进行,结合矿山现状特点、矿体赋存条件和开采境界等因素,通过研究矿山采剥工艺,并借助三维矿业工程软件,确定矿山采用组合台阶开采.将组合台阶开采工作线斜交矿体走向布置,由东向西推进,并通过调整台阶组合数量和工作线推进方向,来编制采剥计划和均衡生产剥采比,保证生产能力.该矿山的设计和生产实践表明,组合台阶开采不仅可以应用到剥岩工程,还可以应用到采矿工程,能够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陡帮开采组合台阶生产剥采比开采工作线

    某煤矿61202工作面爆破切顶卸压效果分析

    刘念全陈成郑炎荣赵向阳...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孔预裂爆破技术对处理顶板问题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某煤矿61202工作面初次垮落步距大、地压显现和支护难度大等问题,通过采用预裂爆破切顶技术分别在切眼和运输顺槽对工作面顶板进行切缝处理.从预裂切缝效果和矿压显现2个方面对工作面爆破切顶技术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顶板爆破切顶卸压充分破坏了61202工作面顶板的完整性,极大地缩小了工作面初采初放期间顶板悬露面积,降低了工作面初次来压的剧烈影响,保证了生产安全.

    煤矿工作面预裂爆破切顶卸压

    AutoCAD三维建模功能在采矿设计中的应用

    韦丹谭松
    76-7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金矿为例,在无需建立三维模型数据库的前提下,运用AutoCAD绘图软件三维建模方法,结合巷道设计断面图及矿体地质剖面图,建立该金矿F267采场的巷道及矿体实体三维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段矿房法回采设计,使采矿传统平面设计向三维可视化设计转变,对提高采矿经济效益及数字化矿山建设具有一定推动意义.

    三维建模采矿设计采准工程

    司家营露天采场精细化探矿方法及应用

    王瑜胡其
    80-8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司家营露天采场铁矿石产于前震旦系变粒岩中,属鞍山式沉积变质铁矿床,地质条件复杂,矿、岩互层出现,构造、侵入岩类型丰富,矿石的空间属性分布不均,这些因素导致采选指标波动.通过钻探地质编录、地质测量和炮孔渣堆编录等手段,进行二次圈定矿体,并利用3DMine软件建立矿石质量及可磨可选数据库,更新矿体及块体模型,准确控制采场内的矿体形态、矿量及矿石的空间属性.通过精细化探矿工作,优化了采场布局,制定了合理的采剥计划,更好地服务采矿生产.

    精细化探矿二次圈定矿石空间属性供配矿

    某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覆盖层漏风控制技术研究

    鲁智勇李晓健许峰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某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过程中上部覆盖层存在的漏风问题,根据矿山实际生产情况重新核算了矿井总风量,并基于均压通风技术原理提出多种漏风控制技术方案.经过技术经济对比,选择在通风系统最下部1200 m水平增加1台进风主扇,新增1条上盘专用进风井,并使用辅扇进行区域风量调节的技术方案.经通风系统三维仿真软件模拟解算,采取均压通风漏风控制技术后,该矿山漏风量显著降低,井下通风效果明显改善.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均压通风技术原理的多级机站通风系统不仅具有通风网络压力分布均衡、减少系统外部漏风的优点,而且有利于合理分配各需风地点风量,改善采区通风条件.多级机站通风系统是露天转地下开采的最佳通风方式之一.

    露天转地下开采均压通风漏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