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矿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矿业
现代矿业

刘效良

月刊

1674-6082

xdky@vip.163.com

0555-2404809,2309828

243004

安徽省马鞍山市经济开发区西塘路666号

现代矿业/Journal Modern Mining
查看更多>>传播现代矿业技术,拓展先进技术在矿业领域的应用范围和层次,提升我国传统矿业工程技术水平,活跃学术思想,传播矿业科技成果和技术改造经验,以市场为导向,密切联系现场实际,对象:矿业企事业单位、科研设计单位、矿业院校、矿业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经理、厂长、工程技术人员及国外相关矿业企业驻华机构工作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鞍山大孤山矿区地下水氢氧同位素特征及水源识别

    刘述栋代俊杰刘乾灵谢鹏飞...
    194-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准确识别露天开采矿区漏水来源对矿山的安全开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鞍山大孤山矿区地下水和矿区漏水水样的氢氧同位素测试结果,研究了矿区地下水的氢氧同位素特征,分析了矿区不同含水层之间的补给关系和水力联系,最后结合矿区地质条件确定了矿区不同位置漏水成因.结果表明:地下水来源于大气降雨,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紧密;巷道入口漏水来自地表池塘水,巷道其余漏水和矿坑西侧边坡漏水来自矿区西侧地下水的侧向补给;矿坑南侧边坡2处漏水相互补给,漏水水源来自于矿坑南侧地下水.研究结果对矿区水害治理提供了指导意义.

    地下水氢氧同位素水源识别氘盈余

    巷道爆破有毒有害气体及粉尘扩散规律探究

    李晓健贾敏涛任甲泽王爽...
    200-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巷道爆破有毒有害气体及粉尘的扩散规律,基于气固两相流理论,采用FLU-NET仿真软件离散颗粒模型与多组分输运模型相结合,研究掘进巷道内爆破粉尘及有毒有害气体的扩散规律及变量场分布特征,包含温度场、速度场、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及粉尘浓度的时变规律.结果表明:巷道爆破后有毒有害气体主要集中在巷道顶部,同时在巷道某个中间位置达到极值.大粒径的粉尘很难被气流或涡流带至远处,大部分细微粉尘在爆破后2~6 s内都位于坑道0~40 m处的上部区域.

    DPM模型爆破粉尘爆破有毒有害气体变量场

    砂石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实践研究——以保定满城馒头山为例

    谢雄刘明月
    204-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助推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的落地实施,以葛洲坝生态公司治理的保定满城馒头山项目为例,介绍了以治理矿区地质环境特点和当地政府的诉求为出发点,践行"因地制宜、一矿一策"的生态修复理念的情况,综合运用危岩排查清理、山体整形美化,采用挡墙护坡、挂网喷播、绿植栽培、边坡V型槽、覆土绿化等多种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通过一系列工程,全面消除了治理区域内的地灾隐患,使之最大限度地回归原有自然状态并营造生态景观效果;在项目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还盘活了原矿山迹地所压占的土地资源与废弃石料资源,创造出新的增长点与盈利点,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该地区乃至我国类似矿山的生态修复提供了参考.

    矿山生态修复砂石技术措施

    某铅锌矿地压活动数值模拟及防控措施

    张贤袁子清李旺于世波...
    208-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某铅锌矿地下开采技术条件与现场地压活动情况,采用PHASE2软件对矿山典型地质剖面进行二维数值模拟与分析,探究由开采活动引起的地压活动规律.研究发现:不同矿体之间的天然隔离矿柱是应力集中最明显的区域,且上盘45°方向的移动变形量最大.据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地压防控措施,为矿山未来地压监测系统建设及地质灾害防控提供参考.

    数值模拟地压活动安全监测防控措施

    皇后煤业15105综放工作面封闭防灭火研究

    刘源远
    212-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皇后煤业15105综放工作面采空区遗煤自燃问题,考虑工作面地质构造、遗煤、漏风通道等因素,对遗煤自燃现象进行了综合分析.结合工作面实际情况,以减少漏风,隔绝氧气,杜绝高温为原则,制定防灭火措施.采空侧应用新型防灭火材料全覆盖堵漏,停采线位置的设计考虑避免密闭处顶煤松动变形带来漏风,实现了综放面的安全封闭.

    综放工作面防灭火封闭措施煤矿

    路天煤矿火区物探及治理关键技术研究

    杨志和
    216-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乌海能源路天煤矿开采过程中,废弃的小型煤矿极易引发自燃,其分布范围广且地质资料不详细,仅应用小流量灭火技术难以对火区实施有效控制.为此,应用热电复合探测技术对火区发展区域进行探测,采用两相泡沫对火区内部松散高温区进行充填,并应用三相泡沫对煤岩较为密实的区域进行充填.经过治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我国内蒙古、新疆、山西等地浅埋煤层的火区治理工作提供借鉴.

    火区探测三相泡沫充填封堵

    制冷降温技术在三山岛金矿热害控制中的应用

    王明斌许峰周伟
    220-222,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三山岛金矿深部高温热害作业环境,保障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研究矿井制冷降温技术,开发井下制冷降温装备.根据空气焓值变化计算得出井下空气温度由35~40℃降低至28℃时,所需最小冷负荷为699.84 kW;利用井下低温涌水地质特点及热交换原理,设计基于空气冷却及水冷却原理的2套换热系统;根据用风地点分布,设计长距离送风风筒加移动空气器的送风方式;考虑到卤水中盐离子对设备的腐蚀,系统选用耐腐蚀材料设计.深部制冷降温措施实施后,三山岛金矿深部掘进作业面送风量为15 m3/s,送风温度为24℃,作业面温度由32℃降低至26~27℃,满足规范要求,为其他深井热害治理提供参考.

    深井热害空气焓值两级换热系统排热水仓

    西藏巨龙知不拉矿区Ⅰ-1矿体采空区综合探测应用研究

    赖渊平林春平张驰刘建东...
    223-226,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地质雷达和瞬变电磁综合物探方式,对知不拉矿区Ⅰ-1矿体井下隐伏坑道及采空区进行探测,通过分析异常区域位置推测构建地下坑道三维实体模型.进而结合矿山采准工程资料设计了三维激光扫描探测孔位置,辅助判断了采空区实际位置.借助C-ALS三维激光扫描测量系统对采空区进行了精准探测,确定了采空区实际顶底板标高、走向长度、最大宽度等,为下一步采空区处理及矿山安全奠定了基础.

    地质雷达法瞬变电磁法三维激光扫描采空区

    某深井强采动巷道围岩破裂失稳的数值模拟

    安智广李庆国李勐孙华恺...
    227-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西部某矿回风巷在大埋深强采动环境下的长期大变形的工程现象,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煤层厚度、构造应力及煤柱宽度下的巷道变形破坏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煤层厚度的增大,巷道顶板塑性区及变形量逐渐增大,对顶板影响显著.随着构造应力增大,偏应力作用下巷道围岩整体变形逐渐增大,应力集中区逐渐向帮部深处和底板转移.随着煤柱宽度的增加,巷道顶底板及两帮变形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前煤柱尺寸设置不合理,应减小煤柱尺寸,优化围岩应力环境,提高巷道维护效果.

    深部巷道强采动数值模拟影响特征

    某铁矿地下开采对地表建(构)筑物的安全影响研究

    李何林周磊祝小龙胡崴...
    232-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合理留设某铁矿隔水护顶矿柱,科学预测矿山地下开采对村庄、道路等建(构)筑物的安全影响,防止开采活动造成地表水漏失和建(构)筑物破坏,根据矿山地质和设计资料,采用3种不同理论计算方法对矿山隔水护顶矿柱厚度进行了计算,确定了隔水护顶矿柱的安全厚度.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矿山不同阶段的开采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和总结了地表沉降值、沉降中心位置及地表变形的变化规律,明确了矿山地下开采过程中地表需重点监测和防范的区域.在数值模拟得到的位移数据基础上,通过理论公式计算,得出了矿区地表最大倾斜、曲率和水平变形值分别为1.72 mm/m、0.16×10-3 m-1和0.71 mm/m,小于地表建(构)筑物保护等级对应的允许变形值.研究结果表明,在留设合理的隔水护顶矿柱并按设计要求进行开采的基础上,矿山开采引起的地表变形不会对地表建(构)筑物安全造成威胁,为矿山建设和生产安全提供了理论依据.

    地下开采沉降预测安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