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矿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矿业
现代矿业

刘效良

月刊

1674-6082

xdky@vip.163.com

0555-2404809,2309828

243004

安徽省马鞍山市经济开发区西塘路666号

现代矿业/Journal Modern Mining
查看更多>>传播现代矿业技术,拓展先进技术在矿业领域的应用范围和层次,提升我国传统矿业工程技术水平,活跃学术思想,传播矿业科技成果和技术改造经验,以市场为导向,密切联系现场实际,对象:矿业企事业单位、科研设计单位、矿业院校、矿业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经理、厂长、工程技术人员及国外相关矿业企业驻华机构工作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地应力测量的深部矿区岩爆预测研究

    熊泽华林金山
    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应力是引发诸多岩体灾害的基础作用力,为研究深部高地应力对深部开采的影响,以江西省德兴市银山矿区深部铜铅锌矿为例,利用水压致裂法对该矿区银山区的地应力进行了测试.基于地应力的测量数据,对银山区矿井深部围岩应力场进行了综合评价,应用Russenes判别法和Turchaninov判别法对岩爆倾向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在108.0~472.0 m深度的测深范围内,最大水平主应力总体为16.5~41.5 MPa,方向稳定为NNE—NE,最小水平主应力为10.6~25.1 MPa.对于明显偏离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约NE27°)的开采巷道,施工期发生岩爆的可能性更大,为今后类似的工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指导.

    地应力深部开采岩爆水压致裂法

    深部隧道岩爆倾向性预测与开挖优化数值模拟

    张书国戴岭贺永胜袁小虎...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岩爆是深部隧道施工阶段不可避免的地质灾害之一,为了确保施工正常进行,准确预测岩爆的发生对深部工程安全建设具有重要工程意义.以米仓山隧道为工程依托,依据隧道岩爆段现场工程概况,基于三维离散元数值仿真平台对隧道风险区域进行岩爆倾向性预测,分析开挖后隧道掌子面附近围岩截面的二次应力场与能量场分布;对隧道风险区域采取优化开挖进尺的方法,并分析不同进尺开挖下围岩应力场与能量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基于能量准则能够有效预测岩爆发生的具体位置与等级,具有良好的可行性与准确性,且控制开挖进尺可以有效分散围岩内储存的弹性应变能,削弱因开挖导致的围岩局部应力集中现象.

    深部隧道岩爆岩爆预测开挖进尺数值模拟

    人工制冷条件下高温掘进巷道的温度场分布特征研究

    王玉普刘一良孙龙李杰林...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人工制冷设备对地下金属矿山高温工作面的适用性,以大红山铜矿西矿段为试验地点开展了现场试验;并结合人工制冷设备相关参数及现场实测数据,利用Fluent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高温掘进巷道的温度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制冷空间范围内最高湿球温度不超过23.6℃,降温效果显著;增设风障及排热风筒能够有效减少冷热空气换热,提高冷空气利用率,提升降温效果;制冷空间内的冷空气随着距工作面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向冷源出口收缩.研究成果可为高温矿井人工制冷技术研发提供指导.

    高温巷道数值模拟温度场分布人工制冷

    微震监测技术在复杂地质煤矿开采优化及顶板控制中的应用

    吴海波赵凯
    14-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枣泉煤矿向深部开采,出现了矿压显现剧烈、巷道变形量大、工作面超前范围支护困难等问题,严重制约矿井安全、高效生产.通过提出在矿井布置微震监测系统,实时全方位监测岩体裂隙时空演化、破坏的过程,并对130203综放工作面的微震监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微震事件高密度区为煤层顶板上方40~120 m范围;工作面推进度较大时释放能力较大,围岩活动较为活跃;工作面煤壁前方124 m附近微震事件较为集中,为超前应力峰值区.微震监测数据可为工作面推进度管理及顶板岩层弱化位置、超前支护距离确定等提供科学依据.

    复杂地质微震监测能量事件超前应力顶板控制

    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

    向品倪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克服深部高地应力作用下巷道围岩变形破坏严重的问题,以瓮福磷矿白岩矿区大塘矿段矿区深部运输巷道为工程背景,分析了巷道变形特征和变形影响因素,研究了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对巷道围岩强度的影响.结果得出,黏聚力越大岩体塑性区半径和塑性区位移越小,内摩擦角值对岩体塑性区半径和塑性区位移影响较小;提出了"喷射混凝土+注浆锚杆+锚杆+注浆锚索+锚索"的"双拱协同"加固技术,并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工业试验验证了加固技术的可行性,为解决类似工程难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深部巷道变形特征巷道支护双拱协同

    银山矿区深部铜铅锌矿地应力测试研究

    姚日林
    23-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江西银山铜铅锌矿浅部资源已经开采殆尽,为保证矿山产能,逐渐向深部矿体进行规模回采,将面临深部岩体应力扰动、岩爆等关键难题.为进一步探明银山铜铅锌矿深部岩体应力分布规律,基于水压致裂测量法,结合9个地质钻孔,在银山区、九龙上天区、西山区、北山区和九区5个区域开展地应力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九龙上天区、西山区在深部标高880 m时即进入高应力开采区域,而银山区、北山区和九区在深部标高550 m时即进入高应力开采区域,此时水平地应力明显增高,测压系数可达到1.5.研究结果可为银山铜铅锌矿深部开采岩体应力演化规律提供参考依据.

    深部开采地应力水压致裂测量法应力演化

    基于三维通风数字孪生系统的通风系统优化研究

    王小龙吕志文董峰刘春秋...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通风参数精确测量技术、三维建模技术、GinVent三维通风数字孪生技术及大数据分析技术,建立起宏坤矿区三维通风数字孪生系统.通过所建立的数字孪生系统,综合多维度变量,进行了通风系统现状定量分析、改造方案分析、柴油车尾气扩散路径分析、新掘回风竖井方案参数优化定量分析等工作;结合矿区实际生产情况,提出多种可行的优化方案.优化方案实现矿区+110 m以下深部区域有效风量翻倍提升,工作面深部污风排出时间大幅缩短.研究形成了一套以金属矿井通风系统全要素精确三维建模为基础、通风系统定量数值模拟分析为手段、三维通风数字孪生系统建设为媒介的全新金属矿井通风管理模式,为宏坤矿区深部开采、井下环境治理和矿山智能化建设提供技术储备.

    数字孪生通风仿真GinVent智能通风

    我国镁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吴晓阳
    33-38,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我国镁资源开发利用水平,针对我国镁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产业发展起步晚、产业基础薄弱、产品附加值低、产能过剩的压力与风险加大、废镁回收利用率低等问题,在简介了我国镁资源概况的基础上,着重对我国镁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前景进行了研究,在汽车轻量化、消费电子、绿色建材、氢能利用4个方面指出了我国镁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在应用市场,最后从完善政策与行业标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人才体系、鼓励大型国有金属材料企业进入镁产业、扩大镁合金应用5个方面,为促进我国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对策建议.

    镁合金轻量化材料产业发展

    国内黄金尾矿综合利用现状及趋势

    赵龙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适应工业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探索黄金行业的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未来发展方向,针对我国黄金矿山数量多、分布广,尾矿产量大、利用率低,黄金尾矿污染环境和制约企业发展的难题,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与分析,综述了当前国内黄金尾矿的分类、特点、综合利用评估与程序、利用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指出了黄金尾矿综合利用发展的减量化、资源化、高值化3个阶段,得出了因地制宜开展黄金尾矿梯级利用、多固废协同处置综合利用、完善黄金行业尾矿综合利用相关标准规范、建立黄金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是我国黄金尾矿综合利用的发展方向.

    黄金矿山高质量发展尾矿综合利用资源化

    微细粒矿物分选理论和浮选药剂研究进展

    廖德进陶黎明王建军高志勇...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推动微细粒矿物的高效回收利用,从微细粒矿物的分选难题、基础研究和浮选药剂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述,深入剖析了微细粒矿物高效选择性回收的瓶颈问题.分析指出:微细粒矿物质量小、表面能大导致其较难分选;增大微细粒矿物的表观粒径,从而将微细粒难题转化为常规颗粒问题是微细粒回收的基本方向;组合捕收剂的开发与应用已经取得较为优异的成绩,也是未来微细粒分选药剂研究的热点方向.

    微细粒矿物分选难点基础研究浮选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