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矿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矿业
现代矿业

刘效良

月刊

1674-6082

xdky@vip.163.com

0555-2404809,2309828

243004

安徽省马鞍山市经济开发区西塘路666号

现代矿业/Journal Modern Mining
查看更多>>传播现代矿业技术,拓展先进技术在矿业领域的应用范围和层次,提升我国传统矿业工程技术水平,活跃学术思想,传播矿业科技成果和技术改造经验,以市场为导向,密切联系现场实际,对象:矿业企事业单位、科研设计单位、矿业院校、矿业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经理、厂长、工程技术人员及国外相关矿业企业驻华机构工作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煤矿抑尘剂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魏乾柱高广新徐洋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我国煤矿生产过程中因粉尘引起的环境污染及职业健康等问题,针对煤矿湿式除尘技术中抑尘剂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分析指出:现阶段国内抑尘剂的组分选择倾向于高分子聚合物及绿色天然材料,这些新型材料具备更好的除尘效果,且绿色无污染;抑尘剂的配方及制备工艺更复杂化,向复合型、专用型方向发展,且未来国内抑尘剂的研发应着重优化表面活性剂的选择与配比,完善抑尘剂的抑尘性能评估体系,侧重环境友好型抑尘剂的研究开发,并推动高效环保抑尘剂的产业化应用.

    抑尘剂表面活性剂煤矿粉尘防治新型抑尘剂

    综合物探法在城市地下岩溶探测中的应用

    王冁囡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地下岩溶发育易造成地表沉降或塌陷,威胁生命财产安全,以提高岩溶探测精度为目标,将微动面波法、瞬变电磁法及高密度电法用于惠州市某灰岩地区地下岩溶探测.介绍了测区地质条件概况及物探测线布置情况,通过物探剖面成果分析结合局部异常区域的钻探方法验证,成功圈定了地下岩溶发育区的位置.结果表明,瞬变电磁法高阻区域内电阻率偏低,等值线凹陷的范围对应岩溶发育的可能性大;微动面波法探测地下百余米深度范围内岩溶效果好,高速度区内封闭或半封闭状低速带对应溶蚀发育地带.物探异常区域经钻探成果验证可靠,可为地下隐伏岩溶快速调查研究提供参考.

    瞬变电磁法面波法高密度电法岩溶探测

    龙门县黄竹沥村垦造水田项目区土壤砷含量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刘腾
    59-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充分运用地质科学的系统方法与手段,对龙门县黄竹沥村垦造水田项目区及外围区域开展以地球化学调查为主,以基础地质、水文地质调查为辅的综合地质调查工作.调查结果表明,项目区内表层土壤As含量变幅为27~359 μg/g,平均值为135.43 μg/g,普遍超标,深层土壤As含量普遍高于表层土壤,并查明项目区土壤As超标是由特殊的区域地质背景造成的,而非人为污染.

    土壤分布特征影响因素

    鄂西松滋地区牛蹄塘组页岩气储层特征及选区评价

    杨洁吴龙赵雪松余江浩...
    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松滋地区牛蹄塘组页岩气成藏条件,从岩石组合特征、有机地化特征、储层特征、含气性等方面对研究区牛蹄塘组页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松地2井富有机质泥页岩位于牛蹄塘组一段,岩性为灰黑色含碳钙质泥岩,厚度124.3 m;干酪根以腐泥型为主,TOC值为0.5%~10%,平均值为1.6%;牛蹄塘组普遍发育裂缝,以高角度斜交裂缝最为发育,近垂直裂缝次之,少见顺层裂缝;松地1井牛蹄塘组现场解析含气量为0~0.2 m3/t,平均含气量为0.1 m3/t;松地2井牛蹄塘组现场解析含气量为0~0.7 m3/t,平均含气量为0.3 m3/t.通过综合上述分析结果,与鄂西地区牛蹄塘组各类参数进行类比,在松滋刘家场地区共优选出1个三类有利区.

    页岩气牛蹄塘组选区评价松滋地区

    安徽全椒胡庄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形成因素

    黄栎鸣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徽省全椒县胡庄岩浆活动频繁、构造复杂、断裂发育,是发生地质灾害区域之一.通过对该区域的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将地质灾害进行分类,并分析出发生地质灾害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发生地质灾害的因素主要为地质环境条件、人类活动及降雨作用,降雨打破松散的岩土体内部平衡,加之由于人类活动形成的切坡,使得山体出现滑坡和崩塌.研究结果为后期地质灾害监测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滑坡崩塌

    不同石灰岩顶板厚度下的黄泥顶板变形特性研究

    魏启俊
    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石丘煤业主采煤层顶板黄泥岩的剧烈变形问题,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下不同石灰岩顶板与黄泥顶板厚度的数值模型,对围岩变形、垂直应力、矢量位移与体积应变进行监测,探究不同厚度石灰岩顶板对不同厚度黄泥顶板变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灰岩厚度小于6 m并且黄泥岩厚度小于3.5 m时,最大顶板下沉量变化较小;石灰岩厚度小于6m并且黄泥岩厚度大于3.5 m时,顶板最大下沉量随黄泥岩厚度的增加迅速增加;当石灰岩的厚度大于6.0 m,最大离层量随黄泥岩厚度的增加而减小.根据数值模拟结果以及工程现场的顶板实际破碎形态,提出了离层破碎型、离层膨胀型、膨胀蠕变型顶板变形特征以及相应的支护方式.

    黄泥顶板石灰岩顶板数值模拟巷道支护围岩变形

    基于极限平衡法的弓长岭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分析

    王泽琦卢晓辉谷晓冬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边坡稳定性直接关系到露天金属矿山的安全开采,弓长岭露天矿何家采区北帮一直处于蠕动变形的非稳定状态,为分析该采区稳定性,进行了工程地质分区及边坡分区,并分析了北帮边坡的破坏模式,主要表现为平面型破坏.采用Slide软件在研究区域选取2个典型剖面进行了边坡稳定性极限平衡分析,结果表明,剖面1-1'终了边坡在自然工况及地震工况条件下均处于欠稳定状态,边坡可发生台阶开裂、沉降、蠕动等变形破坏现象;剖面2-2'终了边坡在自然工况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地震工况条件下处于欠稳定状态.为确保生产安全,需对欠稳定坡段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露天边坡稳定性分析极限平衡法边坡破坏模式

    干燥与饱和状态下马城铁矿砂岩三轴压缩力学特性及强度参数演化规律研究

    张春阳任清霖赵尔丞张雄天...
    80-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马城铁矿含水层砂岩为例,分别进行了10,20和30 MPa围压下的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结果表明,饱和砂岩的弹性模量普遍小于干砂岩,而泊松比普遍大于干砂岩,并验证了采用断裂体积应变法测量特征应力的可靠性.在干燥和饱和条件下,特征应力与围压呈线性正相关关系.除10 MPa围压下的残余强度外,饱和砂岩的特征应力低于干燥砂岩.相比较而言,水对裂纹萌生应力、损伤应力和峰值强度的削弱作用比残余强度更显著.除了10 MPa围压外,饱和砂岩的峰值断裂体积应变小于干砂岩,并且受围压的影响更大,而且随着围压的增加,峰值断裂体积应变减小.砂岩的峰值体积应变和峰值轴向应变一般随围压的增加而增加,在干燥状态下其值大于饱和状态.Mohr-Coulomb准则和Hoek-Brown准则可以很好地描述干燥和饱和砂岩的峰值强度、残余强度和围压之间的关系,相应的黏聚力和Hoek-Brown标准参数从残余强度到峰值强度变化较大,而相应的内摩擦角变化相对较小.最后,内摩擦角、残余内摩擦角和Hoek-Brown准则参数的规律进一步验证了水具有软化和润滑砂岩颗粒,降低内摩擦效应和削弱其硬度的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地下水对马城铁矿砂岩力学性能的影响,可为矿区稳定性分析提供参考.

    干燥和饱和砂岩三轴压缩试验特征应力和应变体积和轴向应变强度标准

    坚硬顶板定向水压致裂主控技术研究

    郭磊王超陈福春张海鹏...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坚硬工作面顶板垮落难、初次来压步距过大等难题,以陕西某煤矿2102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分析了坚硬顶板悬顶的危害及定向水压致裂切顶控制机理,提出了坚硬顶板定向水力压裂切顶主控切顶技术,并开展现场实践.确定压裂钻孔水平间距为5m,垂直间距3m,孔内压裂点间距9m,压裂层位为厚层中粒砂岩坚硬顶板.结果表明,2102工作面坚硬顶板水压致裂后,内部裂隙发育,初次来压步距减小为15.6 m,初次来压动载影响程度减弱,未发生大面积强矿压、煤壁片帮等现象.工作面端头顶底板最大移近量为681 mm,两帮最大移近量为485 mm,保证了安全生产.

    厚煤层坚硬顶板主控切顶水压致裂

    基于FLAC3D某铁矿采空区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

    龙斌徐超戴军卿自强...
    91-9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矿山日益开采,形成大量采空区,若发生失稳,将引发地质灾害,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了确保生产安全,以某铁矿山复杂采空区空间形态和分布情况为基础,利用3Dmine-Mi-das/GTS软件耦合技术,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并采用FLAC3D软件进行模拟计算;通过分析采空区围岩、顶板及矿柱的应力、应变、塑性区情况,研究采空区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南区530,500,470 m中段开采后围岩产生的沉降位移很小,基本在0.1~1.8 mm;围岩压应力值往深部逐渐增大,最大压应力值未超过岩体的抗压强度;大部分采空区围岩均产生了不同大小的拉应力,拉应力值为0~1.44 MPa,均小于岩体的抗拉强度;530 m中段S53C05采空区顶板和与S53C06间的矿柱产生了连续贯通塑性破坏区.

    采空区稳定性采场围岩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