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矿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矿业
现代矿业

刘效良

月刊

1674-6082

xdky@vip.163.com

0555-2404809,2309828

243004

安徽省马鞍山市经济开发区西塘路666号

现代矿业/Journal Modern Mining
查看更多>>传播现代矿业技术,拓展先进技术在矿业领域的应用范围和层次,提升我国传统矿业工程技术水平,活跃学术思想,传播矿业科技成果和技术改造经验,以市场为导向,密切联系现场实际,对象:矿业企事业单位、科研设计单位、矿业院校、矿业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经理、厂长、工程技术人员及国外相关矿业企业驻华机构工作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秦楼铜金矿地表塌陷分析及治理

    汪鹏操帅李同鹏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表塌陷不仅会损坏矿区地表建筑物和地下采矿设备,给矿山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破坏地表原有生态环境,给当地生态环境和当地居民造成严重的影响.为查明秦楼铜金矿地表产生沉降和开裂的原因,消除地表沉降区对矿区及周边环境的安全影响,通过对秦楼铜金矿地表塌陷特征及形成原因的分析,研究其形成机理和矿区地层、水文地质等之间的相互联系,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治理方案和措施,从工程角度较好解决地表塌陷问题,达到更好地服务矿山长久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地表塌陷地质灾害地质构造治理措施

    银星一号井十八上1煤采空后十三煤上行开采可行性研究

    张虎温阳魏鑫
    99-101,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确定银星一号井 18上1 煤开采后 13 煤上行开采的可行性,选取 18上1 煤 11 采区1118上104工作面为测试地点,综合运用比值法、"三带"判别法及围岩平衡法进行对比分析.比值法计算得到采动影响倍数K=27.95;理论计算"两带"最大高度为46.33 m;围岩平衡法分析得出上行开采的最小高度为27.41 m,均小于层间距92.23 m.通过现场打钻探测18上1煤开采后,裂缝带发育高度为51.16 m,探测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证明了13煤上行开采可行.

    上行开采比值判别法"两带"高度围岩平衡法

    某矿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治技术

    董元涛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矿3206不规则孤岛工作面受周围采空区侧向支承压力影响,发生冲击地压的危险性高.采用FLAC3D模拟该工作面回采期间应力分布规律,得到不规则区域是冲击地压防治的重点.采用煤层注水和钻孔爆破对危险区域进行超前卸压,通过钻屑法对卸压效果进行检验,卸压后最大煤粉量均未超过3.0 kg/m,卸压效果明显,实现了防治冲击地压的目的.

    孤岛工作面不规则冲击地压煤层注水

    长平井田内陷落柱对3#煤层瓦斯赋存影响效应

    栗海滔
    106-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陷落柱构造的存在,使得周围煤体地应力及瓦斯赋存发生变化,导致煤矿生产过程中工作面经过陷落柱构造时,常发生瓦斯、溃顶、陷底等事故.针对以上问题,以长平井田3#煤层为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形态的陷落柱构造进行了应力分析;同时,通过现场实测煤层坚固性系数、瓦斯放散初速度、瓦斯含量等数据,分析了长平井田3#煤层陷落柱发育对瓦斯赋存的规律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陷落柱构造对煤岩原始应力及瓦斯赋存均有较大影响,陷落柱体内应力值低于柱体外,柱体外围岩体存在应力降低区、应力升高区及原岩应力区;煤层的坚固性系数f、瓦斯放散初速度ΔP和煤层瓦斯含量均与距陷落柱距离呈现正比,陷落柱构造的影响范围为8~10 m.研究结果对长平井田陷落柱构造周围的瓦斯防治工作及煤矿安全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地质构造陷落柱瓦斯赋存构造机理

    110工法在陕北榆横矿区的应用

    张海龙
    11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提高陕北榆横矿区煤炭资源回收率以及生产安全性,以朱家峁煤矿1310工作面作为110工法的推广试验巷道.围绕110工法的顶板预裂、双向聚能拉伸爆破破岩及恒阻大变形锚索支护等关键技术开展深入研究,掌握了厚层砂岩顶板无煤柱自成巷的关键技术,并在1310工作面成功应用,效果明显,为陕北榆横矿区类似矿井推广110工法积累了宝贵经验.

    110工法切顶预裂双向聚能拉伸爆破恒阻大变形锚索支护

    阿舍勒铜矿浅埋贵金属矿体的回采方案研究

    户瑞平
    117-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对阿舍勒铜矿近地表浅埋矿体进行安全高效地回收,开展回采方案研究工作.基于矿体赋存形态、岩石力学性质、技术经济指标和地表建筑物情况,提出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和上向进路充填法2种回采方案.经过2种方案的优缺点及技术指标对比分析研究,最终确定上向进路充填采矿法为最优回采方案,研究成果可为相似矿体的回采提供技术经验.

    采矿方法破碎矿体浅埋经济技术指标

    基于3DMine的露天矿境界优化及生产规模研究

    贺中亮徐恒雷
    12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确定露天境界及合理的生产规模是露天矿山规划前期一项重要的工作,直接决定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依据某硫铁矿的地质报告等资料,通过对钻孔数据信息的整理,采用3DMine矿业软件,建立了矿山的地质数据库、地形模型、块体模型和品位模型.在矿体三维模型的基础上,分析矿石价格、采选成本、边坡角和底部位置等因素对最优境界的影响,并综合考虑矿山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资源的回收,确定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最优境界.根据规模经济原理,通过对不同生产规模的矿山投资、成本估算,并计算净现值、投资利润率、内部收益率等财务指标,最终确定在当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的合理生产规模.

    3DMine软件三维模型境界优化生产规模

    金属矿床露天转地下过渡方式现状及关键技术讨论

    张子祥何荣兴许雁超白桂秋...
    125-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内外露天转地下的矿山普遍存在生产衔接的技术难题,造成减产或停产过渡.通过总结目前露天转地下常用的过渡模式和采矿方法,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列举了众多矿山应用实例,探讨制约露天转地下产能衔接关键技术问题以及管理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对露天转地下矿山产能衔接和安全高效开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金属矿山露天转地下产能衔接过渡模式

    露天矿爆破效果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郑强
    130-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合理评价露天矿爆破效果,建立了组合赋权和物元可拓的露天矿爆破效果综合评价模型.从爆破安全、经济性和爆破质量3个方面,选取了8个典型影响因素,构建了露天矿爆破效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序关系分析法和熵权法计算指标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应用拉格朗日算法确定指标综合权重;通过计算单指标关联度和综合关联度,基于最大隶属度原则,综合评判爆破效果等级.以某露天石灰石矿4次爆破过程为例,进行相关计算,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显示,4次爆破效果综合评定分别为"好、较好、好、好",与专家现场讨论结果相符合,且与云模型评价结果完全一致,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该模型计算简便、操作性强,可以为爆破效果评估提供一种新思路.

    爆破效果物元可拓序关系分析法组合赋权

    北衙金矿万硐山矿段深凹露天矿边坡角的确定

    程涌杨八九
    134-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露天矿山边坡具有开挖地点的无选择性、时效性和岩体的可变形性、动态性等特点.在边坡稳定性研究过程中,应结合上述特点,确定经济合理的边坡角.边坡角的大小决定了露天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边坡角提高1°,节约剥离成本上千万元甚至上亿元.根据深凹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的边坡角与岩体物理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确定了北衙金矿万硐山矿段深凹露天矿边坡角;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该边坡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2种方法所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对矿山实际生产和设计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深凹露天矿边坡角边坡稳定性有限差分法强度折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