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雷达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雷达
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
现代雷达

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

陈玲

月刊

1004-7859

modernradar@263.net

025-51821080 51821085

210039

南京3918信箱110分箱

现代雷达/Journal Modern Radar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大型专业性学术刊物,内容丰富,学术性强,有较大的理论和实用价值。是国家中文核心期刊,也是国防科工委下属我国十大国际交流重点国防科技刊物之一。以刊登国内我先进雷达技术为主,兼载通信、微波、ECM和ECCM技术。欢迎赐稿,欢迎订阅,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雷达组网联合目标分配与指向规划方法

    兰剑周琳龚彦豪吴生盛...
    8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雷达大多会被安装在可旋转的平台上,其阵面指向可动态调节.但当前主流的目标分配算法通常假定雷达的阵面指向固定不变,忽略了其灵活调整的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雷达组网在复杂战场环境中的整体作战效能.针对上述问题,一种联合目标分配与指向规划算法被提出.该算法首先通过扩展分配矩阵的维度,将原目标-传感器分配问题细化至阵面指向层面;其次,通过引入新约束条件,确保每部雷达在每个时刻仅选择一种阵面指向;最后,结合模型特性设计遗传算法,实现对该分配问题的高效求解.仿真实验证明:相较于传统假设阵面固定的目标分配方法,这一种联合目标分配与指向规划的新方法可得到更高的目标覆盖率与覆盖重数.

    雷达组网目标分配阵面指向遗传算法

    面向TDOA定位的分布式雷达部署策略优化方法研究

    田德智冯柯维蒲伟铭李仁杰...
    90-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到达时间差被动定位任务,研究了分布式雷达的部署策略优化问题,以提升系统的定位和监视性能.现有研究大多仅关注节点位置的优化,而未充分考虑节点法线指向与系统监视性能间的耦合关系.文中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考虑了节点位置与法线指向的联合优化策略,构建了面向定位任务的单目标优化问题以及兼顾定位和监视任务的多目标优化问题.由于这些优化问题具有复杂耦合约束和非凸特性,解析解难以获得.文中提出一种区域约束多目标粒子群算法(RC-MOPSO),用以求解最优部署策略.该算法通过在粒子初始化和更新过程中引入约束区域,确保粒子在迭代过程中始终满足复杂耦合约束条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实现了定位和监视性能的最优平衡,相较于随机部署方案表现出显著优势,同时对辐射源发射功率估计误差表现出较强的鲁棒性.

    到达时间差定位分布式雷达部署策略优化粒子群算法

    多机协同对抗雷达组网的干扰资源分配研究

    陈思南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现代信息化战场上,相对于传统的雷达各自独立探测和制导的作战方式,多雷达组网探测预警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雷达组网后对突防飞机的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远距支援干扰飞机在掩护突防编队作战过程中,为了发挥有限干扰资源的最大效能以保证突防飞机的安全,通过对多机协同干扰对抗雷达组网作战模式的分析,以突防飞机生存概率作为目标函数,建立约束条件下的干扰资源分配模型.重点分析了突防全过程的干扰掩护情况,利用遗传算法解决了最优资源分配方案求解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突防飞机在支援干扰飞机协同掩护下的生存概率为 96.72%.分配结果满足突防作战的要求,合理的分配干扰资源对充分发挥远距支援干扰飞机的协同作战能力作用显著.

    协同干扰雷达组网资源分配干扰效果遗传算法

    雷达在线重构显示软件设计

    朱峥嵘李维汪亚龙李继进...
    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软件化雷达的发展趋势,立足当前可重构数字阵列系统需开放重构、一装多能的作战需求,文中提出一种通用的雷达在线重构显示软件设计方法,能高效完成雷达系统各项功能的在线重构任务.采用分层体系结构模型,设计了从平台层到应用层的软件整体架构,应用面向服务的设计思想,以插件形式实现了各种应用功能在软件框架中的集成.设计了可配置化阵面重构方法,能适配任意阵面结构的自定义配置.提出了一种流程重构显示软件设计方案,实现了流程重定义后信息处理软件在线升级.应用信息可视化、设计美学等人机交互方法,提供了高效自然的人机交互界面.文中的设计方法已在多型雷达正式应用,满足了系统灵活重构的要求,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开放重构分层体系结构可配置化流程重构

    全向电磁场与架空线缆的耦合响应分析

    贾锐杜哲马磊戴幻尧...
    109-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了全向入射电磁环境,使得入射电磁波极化角在[0,π/2]范围内,入射角在[0,2π]范围内,方位角在[0,π/2]范围内随机均匀分布,电磁波入射点随机分布在以线缆为球心的单位球上.重点研究了Agrawal模型和Vance模型在解决场线耦合问题时的异同,分析了线缆高度、长度、半径以及端接电阻等参数对场线耦合结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Agrawal模型和Vance模型对全向电磁波的响应波形大体一致,但在响应幅值上会出现一定的偏差,这主要是由于Agrawal模型中因垂直电场的存在而产生的集总源的缘故,当忽略掉集总源后,两个模型可获得相同的响应结果.线缆上响应电流随着线缆离地高度、长度和半径的增加而增大.不同端接电阻响应电流的峰值大小随着端接负载的增大而减小.

    场线耦合电磁脉冲全向辐照Agrawal模型Vance模型

    单元级数字阵列雷达噪声扫瓣机理及抑制研究

    付德龙陈泳蒙国站王翌...
    115-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某多功能单元级数字阵列阵面系统进行接收波瓣测试时,发现法线附近出现了 10 dB左右的噪声鼓包,当波束指向偏离法向 1°~2°时,出现噪声鼓包消失的噪声扫瓣现象.文中从接收级联噪声系数基本模型出发,推导出多通道输入接收系统噪声系数公式,并对接收内部的附加噪声注入的来源和对系统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数学建模,并定义了附加噪声扫描角优化因子概念,合理地解释了噪声扫瓣现象.进一步地,根据数学模型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并分析了现有条件下各种方案的优缺点,最终选择了降低注入噪声功率的措施,实践证明基于该措施的解决途径有效.文中的机理分析、数学模型、解决方案对后续产品有指导作用,对实际工程应用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噪声扫瓣本振噪声混频器数字阵列雷达

    超宽带低剖面天线设计

    苏晓莉刘桂凤韩国栋赵东贺...
    12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一种超宽带低剖面天线设计,该天线由弯折偶极子、短路寄生结构、接地短路柱、同轴电缆和金属地板构成.给出了天线的设计过程,说明了各部分结构对天线性能的影响.该天线通过加载短路寄生结构,减小了偶极子臂上电流分布,减小了地板对天线的影响,实现了低剖面特性.此外,该天线通过将偶极子中间部分弯折,改善了高频段的辐射方向图.最终,该天线尺寸为750 mm×450 mm×295 mm,剖面高度仅为0.09个低频波长.为了验证天线设计思路的正确性,加工了天线实物.文中给出了天线仿真与测试的电压驻波比以及增益的结果,其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相吻合.该天线在 96 MHz~500 MHz(135.57%)频段内电压驻波比小于2.2,并且在该频段内具有定向辐射的方向图,增益大于3.38 dBi.

    弯折偶极子超宽带低剖面天线短路柱短路寄生结构

    某舰用雷达抗冲击仿真研究

    胡志平杨斌
    124-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冲击设计是舰用雷达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针对某舰用雷达抗冲击仿真分析问题,介绍了常用的舰用设备抗冲击数值仿真分析方法,剖析了主流方法在计算效率和适用场合上的不同之处,为仿真分析方法的选用提供依据,并建立了某舰用雷达有限元模型;针对不同仿真方法产生的抗冲击分析结果差异问题,分别使用动力学设计法(DDAM)和时域分析法进行抗冲击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两种仿真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构应力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得出的薄弱结构部位相同,DDAM计算效率更高,但由于DDAM算法本身的保守性,且没有考虑低频段密集模态问题,计算得到应力值结果偏大.因此舰用雷达抗冲击仿真推荐采用时域分析法.

    舰用雷达抗冲击动力学设计法有限元仿真时域分析法

    书讯

    前插1-前插2页

    《现代雷达》投稿须知

    《现代雷达》编辑部
    后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