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贺大林

双月刊

1009-8291

xdmnwk@126.com

029-82657054

710061

西安市雁塔西路76号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Modern Ur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著名泌尿外科专家吴阶平、郭应禄院士任名誉主编,聘请国内泌尿界知名专家、教授担任顾问及编辑委员会委员。该杂志为泌尿外科专业学术期刊,刊登国内外最新的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断及最先进的治疗方法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日间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临床经验总结及可行性分析("大家泌尿网"观看手术视频)

    梅红兵吴建挺
    385-387,3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重要方法之一,日间无管化手术是其重要的发展方向.日间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能够提高患者的住院体验并缩短住院时间,但也存在发生术后残石处理困难、输尿管引流不畅导致尿液外渗等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日间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尚无指南共识指导,本文结合本中心经验及相关文献报道,总结分享日间无管化经皮肾镜手术的技术要点并探讨其常规开展的可行性.

    经皮肾镜日间手术无管化可行性安全性患者管理

    自体组织补片修复复杂输尿管狭窄的手术要点及围手术期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修复重建学组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泌尿外科分会李兵
    388-393页

    输尿管狭窄自体组织补片口腔黏膜阑尾组织手术围术期随访中国专家共识

    普芦卡必利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分析

    韦发昀蒋宁刘华英冯宝富...
    394-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明确普芦卡必利(PRUC)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RARC)+尿流改道术围手术期对患者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4-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75例行RARC+尿流改道术(原位膀胱术/回肠膀胱术)患者,根据围手术期是否服用PRUC分为PRUC组(28例)和常规组(47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道通气时间、通便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首次进食半流食物耐受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C反应蛋白(CRP)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变化.结果 PRUC组较常规组患者肠道通气时间和通便时间均更短[(47.14±16.31)h vs.(74.04±35.33)h,P<0.01;(86.14±30.47)h vs.(123.57±79.12)h,P=0.02].PRUC 组较常规组术后 CRP(ΔCRP)和 NLR 变化幅度(ΔNLR)均较小[(79.99±29.71)mg/L vs.(127.75±56.98)mg/L;(9.24±6.43)vs.(16.11±9.90),P均<0.01].所有并发症均为次要并发症,PRUC组患者术后90 d内肠梗阻发生率有降低的趋势(P=0.38),两组间其他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UC可促进RARC+尿流改道术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

    膀胱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普芦卡必利术后肠梗阻肠道功能围手术期

    基于膜解剖之四纵两横六层面法的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大家泌尿网"观看手术视频)

    保东平钟培锋伍国豪李浩民...
    399-4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膜解剖的四纵两横六层面法的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在膀胱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第六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15年1月—2022年6月因膀胱癌行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四纵两横六层面法"的手术思路,采用膜解剖技术完成膀胱根治性切除.其中术前性功能正常的男性患者行预先盆神经丛显露的保留性神经的膀胱癌根治术.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502.52±108.99)min,术中失血量(275.96±155.18)mL,术后进食时间(4.14±2.41)d,术后住院时间(16.37±4.85)d,淋巴结清扫数量(17.98±11.48)枚,平均随访(30.27±19.39)个月.在末次随访中,患者均未出现Clavien≥3级的并发症,总体生存率(OS)、肿瘤特异性生存率(TSS)和无复发生存率(RFS)的比率分别为82.4%、92.2%和88.2%.淋巴结阳性和阴性患者的OS分别为60.0%和84.8%、RFS为60.0%和91.3%.行预先显露盆神经丛的保留性神经的膀胱癌根治术患者中18例采用原位新膀胱术,其日间及夜间尿控率分别为83.3%和72.2%,17例在术后6个月内恢复了性功能.结论 基于筋膜解剖的四纵两横六层面法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术切实可行,手术步骤程序化、肿瘤控制效果好、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

    膜解剖膀胱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四纵两横六层面法

    控制营养状态评分和相关炎性指标在肾透明细胞癌预后预测中的价值: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谢芳冯传宗张成沈雪娇...
    406-4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控制营养状态(CONUT)评分和相关炎性指标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价值,为临床更好地评估病情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2018年宜宾市4所综合性医院收治的132例ccRCC患者的病历资料和生存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ONUT评分及炎性指标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PLR)以及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比值(LMR)预测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和最佳截断值,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患者中位随访时间62(53,71)个月,随访期内死亡37例(28.03%),疾病特异性生存期(DSS)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分别为51(41,58)个月和46(35,56)个月,患者3、5年DSS分别为84.09%和71.97%,3、5年PFS分别为75.00%和71.97%.CONUT评分、NLR、PLR以及LMR预测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80、0.905、0.899和0.884,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50分、3.19、89.07和3.56.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CONUT 评分和 PLR 与患者 DSS 有关,其 HR(95%CI)分别为 0.042(0.013~0.140)和 0.182(0.045~0.744);CONUT 评分和LMR与患者PFS有关,其HR(95%CI)分别为0.029(0.010~0.086)和2.984(1.227~7.258).结论 ccRCC患者预后与机体营养、免疫和炎症状况有关,CONUT评分和炎症相关指标(PLR、LMR)可能是患者DSS和PFS的重要预测因子.

    肾透明细胞癌控制营养状态评分预后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比值

    吸引式输尿管支架与常规输尿管支架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郭衍矿冉志强厉天波黄耿...
    412-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吸引式输尿管支架和常规输尿管支架在泌尿系结石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以评估吸引式输尿管支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黄石市中心医院2022年12月—2023年5月收治的196例行输尿管硬镜或软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泌尿系结石患者,术中使用吸引式输尿管支架(吸引式输尿管支架组)100例,常规输尿管支架(常规组)96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拔管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拔管时间、拔管成功率,以及拔管后有无肉眼血尿、腰腹部疼痛和泌尿系感染等指标.结果 在拔管过程中,吸引式输尿管支架组较常规组的VAS评分低[(2.94±1.24)分vs.(5.78±1.50)分],拔管时间短[(4.28±0.51)min vs.(13.51±1.8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拔管后,吸引式输尿管支架组较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在泌尿系结石治疗中,采用吸引式输尿管支架相较于常规输尿管支架具有操作简便、患者舒适性高、并发症少、拔管时间短和医疗费用少等优势.

    吸引式输尿管支架磁性取管器双J管泌尿系结石钬激光碎石

    末端可弯曲输尿管吸引鞘与负压吸引鞘辅助输尿管软镜治疗<2 cm肾结石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研究

    戴建航肖云新杨伟明崔凯旋...
    417-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末端可弯曲输尿管吸引鞘(FTS-UAS)和负压吸引鞘在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2 cm肾结石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广东医科大学附属阳江医院2022年11月—2023年8月收治的68例肾结石(结石<2 c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可弯鞘组和负压吸引鞘组各34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参数及结石清除率(SFR)等指标.结果 可弯鞘组术后第1天SFR明显高于负压吸引鞘组[85.3%(29/34)vs.61.8%(21/34),P=0.028],手术时间明显短于负压吸引鞘组[(65.85±13.16)min vs.(75.59±20.21)min,P=0.022],肾下盏结石患者术后第 1 天 SFR 较负压吸引鞘组高[82.4%(14/17)vs.43.8%(7/16),P=0.0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可弯鞘组和负压吸引鞘组的术后第1个月SFR[94.1%(32/34)vs.85.3%(29/34),P=0.452]、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血清肌酐值、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S-UAS辅助输尿管软镜治疗<2 cm的肾结石可提高术后短期SFR并缩短手术时间,安全性和有效性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输尿管软镜肾结石末端可弯曲输尿管吸引鞘负压吸引鞘钬激光碎石术

    人表皮因子受体-2在膀胱尿路上皮癌和上尿路上皮癌中表达的差异性分析

    刘建兵岳中瑾常宏尚攀峰...
    421-426,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人表皮因子受体-2(HER-2)在膀胱尿路上皮癌(UBC)和上尿路上皮癌(UTUC)中表达的差异性,及其与这两种疾病复发及进展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2022年6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84例尿路上皮癌患者,按照肿瘤部位分为UBC组及UTUC组,比较两组中HER-2的阳性表达率,绘制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RFS)及无进展生存期(PFS).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HER-2阳性表达对UBC及UTUC患者复发及进展的影响.结果 UBC患者HER-2阳性表达显著高于UTUC患者(49.6%vs.32.2%,P=0.027).UTUC患者中,肾盂癌患者HER-2阳性表达相较于输尿管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6%vs.34.8%,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HER-2阳性表达影响UBC复发(P<0.001);HER-2阳性表达(P<0.001)、肿瘤直径≥3 cm(P<0.001)、分期≥T2(P=0.003)以及多发肿瘤灶(P=0.033)均可影响UBC进展;HER-2阳性表达对UTUC复发及进展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UBC组患者HER-2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UTUC,HER-2阳性表达可能提示UBC复发及进展的风险增加,而对UTUC的复发及进展则无明显影响.因此不建议以HER-2表达来独立预测UTUC的复发及进展风险.

    人表皮因子受体-2膀胱尿路上皮癌上尿路上皮癌肿瘤复发肿瘤进展

    老年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内镜手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预测模型的建立及评估

    陈宋林曲军黄聪肖劲逐...
    427-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内镜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VTE发生的预测模型并进行效能评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3年1月在海南省肿瘤医院泌尿外科行内镜手术治疗的402例老年(≥60岁)泌尿系统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VTE分为VTE组(n=43)和非VTE组(n=359).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术后VTE发生的危险因素.根据筛选结果(P<0.05的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判断模型预测效能;绘制校准图,对模型校准度进行判断.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身体质量指数(BMI)≥30、VTE病史、恶性肿瘤病史、糖尿病、手术时间>180 min、术中应用利尿剂、术后下床活动时间>24 h是老年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内镜手术后VTE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BMI≥30、VTE病史、恶性肿瘤病史及手术时间>180 min是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建立预测模型后,模型的ROC曲线的AUC为0.789(95%CI:0.731~0.848,P<0.001).校准图显示校准曲线与标准曲线接近(Brier=0.13).结论 年龄>70岁、BMI≥30、VTE病史、恶性肿瘤病史及手术时间>180 min是老年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内镜手术后VT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所构建的预测模型对术后VTE的发生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老年泌尿系统结石内镜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列线图模型

    450 nm半导体蓝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治疗4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疗效观察

    王宇徐炜周发友徐瑞...
    432-434,4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450 nm半导体蓝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手术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23年3-11月40例采用450 nm半导体蓝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治疗的BPH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评分变化及手术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和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结果 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患者术后1月Qmax明显高于术前[(16.8±2.5)mL/s vs.(7.9±2.1)mL/s,P<0.05],术后 PVR 明显低于术前[(14.6±11.4)mL vs.(110.0±42.1)mL,P<0.05],术后 IPSS[(11.8±4.0)分 vs.(25.0±3.1)分,P<0.05]及 QoL 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2.5±0.6)分 vs.(5.1±0.9)分,P<0.05].患者手术时间(52.5±15.5)min,术后膀胱冲洗时间(22.3±4.9)h,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6.5±3.8)g/L.2例患者拔除尿管后再次予以导尿,1例患者出院后出现血尿.结论 450 nm半导体蓝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可显著改善BPH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具有汽化效率高、止血效果好等特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450nm蓝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良性前列腺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