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农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农药
现代农药

张湘宁

双月刊

1671-5284

agrochem@263.net;agrochem_xdny@163.com

025-86581148

210024

南京市北京西路17号407室

现代农药/Journal Modern Agrochemical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是美国《化学文摘》收录期刊,也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所收录;2007年6月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及时报道我国农药研究技术最新进展,着力展示行业发展水平,促进技术交流,倡导技术创新,并密切关注世界农药发展动态,是颇受农药科研、教学、生产、管理、推广和应用等领域人员欢迎的农药专业技术类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40%丁氟螨酯·联苯肼酯悬浮剂的气相色谱分析

    李婷李靖左凤杨旎...
    70-7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一种气相色谱分析方法,以癸二酸二辛酯为内标,对40%丁氟螨酯·联苯肼酯悬浮剂中有效成分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丁氟螨酯和联苯肼酯分离效果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为0。999 5,标准偏差分别为0。051 5和0。1145,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34%和0。4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8%和99。81%。该分析方法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精密度和准确度高,满足丁氟螨酯和联苯肼酯定性定量分析要求。

    丁氟螨酯联苯肼酯气相色谱分析

    啶虫脒在食用百合中的残留、消解规律及膳食风险评估

    卢莉娜高美静仲建锋卢飞...
    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啶虫脒在食用百合上的残留和膳食风险,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江苏、湖南、湖北和四川等地鲜百合和干百合中啶虫脒的残留量和消解动态,并对膳食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啶虫脒在江苏和湖南食用百合上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6。2 d和5。5 d,其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最后1次药后7、10和14 d,啶虫脒在四地鲜百合和干百合中的最终残留量均小于0。01 mg/kg,低于啶虫脒在我国鲜百合和干百合中最大残留限量(MRL)0。02和0。05 mg/kg。慢性膳食暴露风险评估显示,啶虫脒对膳食风险贡献小。因此,根据推荐方式规范施药,啶虫脒在食用百合上的残留符合国家农药残留相关标准,且残留量不会对居民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食用百合啶虫脒农药残留消解动态膳食风险

    乙唑螨腈、丁氟螨酯和腈吡螨酯对家蚕的安全性评价

    杨振国谢道燕柴建萍江秀均...
    7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明确乙唑螨腈、丁氟螨酯和腈吡螨酯对家蚕的安全性,采用叶片饲喂法测定了 3种杀螨剂对家蚕3龄幼虫的急性毒性和亚致死剂量对家蚕结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杀螨剂对家蚕3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大于2 000 mg/L。3种杀螨剂对家蚕4龄幼虫的上蔟率、结茧率无显著影响,但上蔟后,腈吡螨酯处理的蔟中死亡率和死笼率高于空白对照处理。乙唑螨腈处理的全茧量、茧层量低于对照处理,而蛹体重、茧层率与空白对照无显著性差异;腈吡螨酯500、250 mg/L处理的全茧量、茧层量、蛹体重低于空白对照处理,125 mg/L处理的茧层量、蛹体重显著高于对照处理,3个处理的茧层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处理;丁氟螨酯3个处理的全茧量、茧层量、蛹体重、茧层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3种杀螨剂对家蚕低毒,推荐剂量下对家蚕结茧性能的影响较小,可用于桑园防控红蜘蛛。

    乙唑螨腈丁氟螨酯腈吡螨酯家蚕急性毒性结茧性能安全性

    3种农药对不同虫态赤眼蜂羽化率的影响研究

    肖山柴伟纲孙梅梅姚红燕...
    83-8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田间常用药剂对害虫天敌赤眼蜂羽化率的影响,在室内采用卵卡浸渍法测定了阿维菌素、吡虫啉、吡蚜酮3种农药在田间推荐浓度下对未发育成熟阶段不同虫态稻螟赤眼蜂和螟黄赤眼蜂的羽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处理卵、幼虫、预蛹及蛹4种虫态赤眼蜂后,其羽化率均显著下降。其中,稻螟赤眼蜂羽化率为24。77%~43。99%,螟黄赤眼蜂羽化率为35。00%~39。15%,对赤眼蜂的安全性风险较高;而吡虫啉和吡蚜酮2种农药处理对2种赤眼蜂的羽化率均无明显影响,羽化率均在93%以上,对赤眼蜂非成蜂期的安全性风险较低。因此,在赤眼蜂释放后应禁止使用阿维菌素,成蜂寄生后可使用吡虫啉和吡蚜酮。

    稻螟赤眼蜂螟黄赤眼蜂虫态羽化率安全性

    0.2%白藜芦醇可溶液剂防治黄瓜灰霉病和番茄叶霉病效果评价

    刘燕朱建伟徐向荣陈爱端...
    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室内活性试验和田间防效试验,评价了 0。2%白藜芦醇可溶液剂对黄瓜灰霉病和番茄叶霉病的抑菌活性和防治效果,为其推广使用提供支持。试验结果表明,0。2%白藜芦醇可溶液剂300倍液对灰霉病菌和叶霉病菌的菌丝生长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抑制率分别为93。5%和86。2%;田间试验中,0。2%白藜芦醇可溶液剂1 800 mL/hm2对黄瓜灰霉病和番茄叶霉病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持效期长达21 d,最高防效分别为90。7%和80。3%。0。2%白藜芦醇可溶液剂的防治效果与浓度相关,但其1 500mL/hm2、1 800 mL/hm2处理的田间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

    0.2%白藜芦醇可溶液剂灰霉病叶霉病室内活性田间防效

    《现代农药》投稿简则

    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