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张明龙

双月刊

1004-3055

slbj.yzsh@sinopec.com

025-57783344

210048

南京市六合区新华东路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南京研究院内(南京市大厂平顶山租用4801信箱)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Journal Modern Plastics Processing and Applications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石墨增强TPU材料耐磨性能及热稳定性能研究

    马昱吉方梅李贵勋黄明...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石墨为填料、聚氨酯为基体,通过机械研磨法制备聚氨酯/石墨复合材料,研究了石墨对聚氨酯耐磨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不同含量的石墨,均可提高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随着石墨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耐磨性能先升高后降低,但均高于纯聚氨酯,当石墨质量分数为0.50%时,复合材料耐磨性能最佳.

    聚氨酯石墨热稳定性能耐磨性能

    改性Mg(OH)2的制备及其在PA66中的应用

    朱宝伟陈红刘海燕杨贺...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等量比的聚乙二醇-400/十二烷基硫酸钠(PEG-400/SDS)作为复合改性剂,以硝酸镁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制备了改性Mg(OH)2.将改性Mg(OH)2与三聚氰胺聚磷酸盐(MPP)复配应用于聚酰胺66(PA66)中,研究了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复配阻燃剂提高了 PA66的阻燃性能,且对PA66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小.

    改性氢氧化镁复合改性剂聚酰胺66阻燃性能力学性能

    PNB/nano-SiO2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苏蕾徐君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备了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负载乙酰丙酮二氯化钯催化剂(记作负载钯催化剂),并以三五氟苯硼[B(C6F5)3]为助催化剂,通过一步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降冰片烯/nano-SiO2(PNB/nano-SiO2)复合材料.通过改变聚合工艺,实现对聚合行为的调控.结果表明:当负载钯催化剂为10 μmol,B(C6F5)3为0.20 mmol,聚合温度为60℃,聚合物活性为1.02×106 gPNB/(molpd·h)时,PNB/nano-SiO2复合材料中的SiO2粒子分散良好、分布较均匀,体系相容性较好.制备的PNB/nano-SiO2薄膜拉伸强度随着SiO2含量增加而提高,且透明性较好.

    纳米二氧化硅负载乙酰丙酮二氯化钯催化剂原位聚合聚降冰片烯/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

    界面处理对PP/nano-SiO2共混体系动态流变行为影响

    李清江蒋莉刘世爽冯文颖...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聚丙烯(PP)、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马来酸酐接枝PP(PP-g-MAH)、硅烷偶联剂(KH560)共混体系,利用旋转式流变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 PP/nano-SiO2共混体系动态流变行为和界面微观结构.结果表明:KH560和PP-g-MAH协同作用增强了 nano-SiO2粒子与基体PP的界面相容性,改善了nano-SiO2粒子在基体PP中的分散性;在nano-SiO2粒子含量相同的PP/nano-SiO2共混体系中,动态储能模量(G′)和动态损耗模量(G″)均在高频时数值较大,随着频率降低,数值也逐渐降低;PP基体中填充nano-SiO2粒子后,共混体系复数黏度(η *)下降;随着角频率(ω)增加,力学损耗因子(tanδ)逐渐高于PP,最后趋于接近;Han曲线在高频区基本呈线性关系,而在低频区,Han曲线明显偏离了线性关系,出现末端区效应;建立了 PP/nano-SiO2共混体系熔体界面相互作用物理模型.

    聚丙烯/纳米二氧化硅共混体系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硅烷偶联剂动态流变行为界面相容性

    模板合成 AC-Zn2SnO4对 PVC热降解性能影响

    陈灵智杨佳辉吴瑞红焦运红...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活性炭模板法制备锡酸锌阻燃剂(AC-ZnzSnO4),并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其表征.将其应用于聚氯乙烯(PVC),采用极限氧指数(LOI)、烟密度研究了阻燃剂对PVC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热重-红外-质谱分析(TG-MS-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阻燃前后PVC热降解性和炭层形貌,探究其阻燃机理.结果表明:当AC-Zn2SnO4添加量在10质量份时,PVC的LOI为37.0%,烟密度等级为79.7%,断裂伸长率明显增加.在降解过程中释放最大强度的HC1,CO2和—CH3碎片所对应的时间提前,苯的释放量减少,残炭外表面形貌结构更为密实.

    锡酸锌聚氯乙烯阻燃消烟热降解

    PP/EPDM/CaCO3/POFs复合发泡材料及吸油性能研究

    吴进余吕宏招达明杨卓...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聚丙烯/三元乙丙橡胶/碳酸钙(PP/EPDM/CaCO3)体系中,采用熔融共混法掺杂多孔有机骨架聚合物(POFs),经过间歇式发泡釜高压发泡成型得到了开孔复合发泡材料,研究了其微观结构和发泡倍率对成品油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0.4%CaCO3的复合材料在发泡温度152℃、CO2保压压力20 MPa下,可制备出发泡倍率15.4倍的复合发泡材料,且泡孔尺寸均匀、孔壁光滑.引人POFs后,进一步提高了复合发泡材料吸油性能和疏水性能,当POFs质量分数为0.4%时,对90#汽油5 min的吸油倍率达到9.6倍,且对不同的成品油均有较好的重复吸油性.

    聚丙烯/三元乙丙橡胶/碳酸钙/有机骨架聚合物复合发泡材料发泡倍率吸油性能

    PBT/空心玻璃微珠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柳雷王冰星彭丽芬陈伟...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不同硅烷偶联剂对空心玻璃微珠(HGM)进行表面改性,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改性HGM复合材料.结果表明:改性HGM的加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并有效降低了其密度,同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下降;HGM表面经SG-700型硅烷偶联剂处理后对PBT填充改性的效果较好.

    空心玻璃微珠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性能

    信息动态

    25,28,59,64,后插1页

    荧光增白剂对聚甲醛外观颜色的影响

    杨军方伟张彩霞张集海...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聚甲醛(POM)粉料为基料,研究了 2,5-双-(5-叔丁基-2-苯并恶唑基)噻吩(OB)、2,2-(4,4-二苯乙烯基)双苯并恶唑(OB-1)、1,4-双(苯并恶唑基-2-基)萘(KCB)、4,4-双(5甲基-2-苯并恶唑基)二苯乙烯(KSN)和7-(二乙氨基)-4-甲基-2H-1-苯并吡喃-2-酮(MDAC)这5种荧光增白剂对POM树脂外观颜色的影响,重点研究了 OB-1不同添加量对POM树脂黄色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荧光增白剂均能改善POM树脂的外观色度,其中OB、KSN、MDAC效果相同,OB-l效果最佳;OB-1用量为10×10-6时,POM样品黄色指数为1.75,远小于空白样的黄色指数.

    聚甲醛荧光增白剂黄色指数

    β成核剂对PPR结晶行为的影响

    张宝强田瑶珠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仪(XRD)、偏光显微镜(PLM)研究了β成核剂对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结晶行为及晶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PPR中加入β成核剂后,PPR的晶体形态由α晶型向β晶型转变;当加入质量分数0.05%β成核剂时,β晶相对含量在60%以上,和纯PPR相比,PPR中β晶相对含量显著增加,且出现了双重熔融峰;加入β成核剂后,球晶尺寸变小,晶体形状改变;β成核剂加入量有适宜的范围,加入量过多反而降低β晶的成核能力.

    无规共聚聚丙烯β成核剂结晶行为β晶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