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张万岱

双月刊

1672-2159

jmdi@vip.163.com

020-61641547

510515

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Journal Modern Digestion & Intervention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在学术上遵循“三主三结合”:①以临床应用为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②以普及新技术新业务为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③以现代医学为主,中医与西医相结合。专业上以胃肠病学为主,兼顾肝胆胰疾病。介入诊疗主要反应消化内镜、超声、放射介入的进展,特别注重介入治疗、专家读片、疑难病例讨论、专题笔谈为其特色。主要栏目有:论著、短篇论著、专家读片、临床经验、实验研究、综述与译文、专家述评、病例报告、医药信息、讲痤、人物介绍等。把杂志办成一个立足广东,面向全国,接轨国际的消化病及介入诊疗的现代综合性学术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iR-375、PRDX1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预后价值

    吴娜张泽天彭昭王锐...
    982-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微核糖核酸(miR)-375、过氧化还原酶(PRDX)1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UC-CRC)患者中的表达及其预后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3年5月期间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2例UC-CRC患者临床资料,并将其纳入UC-CRC组,另选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比较两组血清miR-375及PRDX1表达情况.出院后随访1年,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67)与预后不良组(n=35),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血清miR-375、PRDX1表达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miR-375及PRDX1与UC-CRC患者预后的关系;以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miR-375及PRDX1对UC-CRC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UC-CRC组的血清miR-375水平明显低于健康组,而PRDX1 mRNA水平则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在BMI、TNM分期、miR-375以及PRDX1 mRNA水平上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RDX1 mRNA水平升高,BMI、miR-375水平降低均为UC-CR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iR-375、PRDX1 mRNA以及二者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为0.707、0.801以及0.832(均P<0.05).结论 miR-375、PRDX1 mRNA在UC-CRC患者血清中呈明显的表达紊乱趋势;二者均可作为临床辅助诊断UC-CRC患者预后不良的有效指标,且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更高.

    微核糖核酸-375溃疡性结肠炎预后价值结直肠癌过氧化还原酶1

    结肠镜肠道准备对肠道微生态影响的研究进展

    姬会会张双张艳丽杜时雨...
    986-9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肠镜检查是筛查、诊断和监测肠道疾病的重要手段,但肠道准备过程可能导致肠道菌群的短期改变,影响菌群多样性和组成,并可能对部分患者造成长期的肠道微生态失衡.肠道微生态平衡对于维持肠道功能和内环境稳态至关重要,肠道准备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已成为健康人群和肠道疾病患者接受结肠镜检查时的重要考虑因素.早期补充肠道微生态制剂在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及改善术后症状方面具有潜在作用.因此,本文重点关注当前结肠镜肠道准备对不同肠道疾病患者肠道微生态的影响以及早期补充微生态制剂对于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的研究,特别是对于需要长期监测的患者,为进一步改善结肠镜检查流程和减少术后并发症提供一定的指导.

    结肠镜肠道准备肠道微生态肠道微生态制剂

    超声内镜引导下的胆道引流和胃肠吻合术在胃肠道重建术后胆石症的应用现状

    卢凯睿侯波
    991-996页
    查看更多>>摘要:胃肠道重建术不仅增加了罹患胆石症的风险,而且因其存在较长的传入支等特点使得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操作难度增大.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TCD)和肠镜辅助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A-ERCP)等技术有限性也逐渐暴露.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相关操作已在治疗恶性疾病方面成为现有技术的重要替代方案,拓展了手术适应症,改善了患者预后.超声内镜引导的胆道引流术(EUS-BD)、EUS引导经胃ERCP(EDGE)等的初步研究已经证实了他们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具备用于胆石症的可能性,有望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胆石症的手段.现本文对超声内镜引导下的胆道引流和胃肠吻合术在胃肠重建术后胆管结石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胆石症超声内镜外科手术后解剖结构改变

    肝癌转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闻波姚康崔巍
    996-1001页
    查看更多>>摘要:肝细胞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手术仍然是首选的治疗手段.然而,多数肝癌患者被诊断时已经处于中晚期,失去了手术的机会.近年来,力求提高肝癌可切除率和术后生存率,转化治疗已成为中晚期肝癌治疗中的一种突破性策略.其中,联合治疗(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放射治疗、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免疫靶向疗法等)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较大突破.目前转化治疗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在患者选择、治疗方法选择和术后处理方面仍存在争议.本文对肝癌转化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肝癌治疗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奠定基础.

    肝细胞癌转化治疗联合治疗手术切除降期

    选择性自噬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研究现状

    张敏杨好宋亮
    1001-10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常见的炎性疾病,以水肿、出血、坏死为主要病理改变,但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选择性自噬能够针对性地降解细胞内特定的细胞器、蛋白质、酶原颗粒或入侵的病原体等成分.其中,线粒体自噬、内质网自噬与酶噬被证实参与AP病理进程的调控.本文对以上选择性自噬在AP中的作用研究进行归纳,为靶向选择性自噬治疗AP的探索提供参考.

    急性胰腺炎线粒体自噬内质网自噬酶噬

    急进高原低氧环境对胃肠道菌群的影响以及与胃肠道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赵归陶林聂占国
    1007-10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调查发现平原人群急进高原低氧环境后易出现食欲减退、厌食、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影响了急进高原人群的健康和工作能力因此针对急进高海拔低氧地区引起的胃肠道疾病,不容忽视.而研究发现急进高原低氧引起肠道菌群多样性及丰度变化可能是导致胃肠道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就平原人群急进高原低氧环境对肠道菌群多样性及丰度的影响,及与胃肠道疾病的相关性做一综述.

    高原低氧肠道菌群多样性及丰度胃肠道疾病免疫系统

    肝性脊髓病的研究进展

    黄金薛挥马富权
    1011-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肝性脊髓病是一种罕见的慢性肝病所引发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在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综述了该疾病的流行学特点、可能的发病机制、病理及临床表现,并总结了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我们认为神经系统影像学(MRI)以及功能学(MEP、SEP等)检查在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而尽早干预则成为控制甚至逆转该疾病的关键因素.

    肝性脊髓病肝硬化慢性肝病神经系统

    Irisin在胃肠道恶性肿瘤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赵以轩马臻棋王学红
    1015-10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游跨膜蛋白Ⅲ型纤连蛋白结构域5(fibronectin type Ⅲ domain-containing 5,FNDC5)经蛋白酶水解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分泌蛋白—鸢尾素(Irisin),几乎存在于人体所有器官中.Irisin参与促进白色脂肪棕色化、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能量代谢、参与氧化应激等功能,并在恶性肿瘤中参与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胃肠道恶性肿瘤疾病复杂多样,Irisin在通过多种机制对胃肠道肿瘤发生、进展和预后产生影响.本文重点阐述Irisin的作用和相关分子机制,及在各种常见胃肠道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为诊断和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疾病提供新的策略.

    Irisin/FNDC5肿瘤相关因子炎症胃肠道恶性肿瘤

    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李俊仪张俊文
    1020-1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appendicitis therapy,ERAT)是由我国刘冰熔教授于2012年首次在国际上提出.ERAT治疗急性阑尾炎同时保留了完整的阑尾,是一种简便、无创的内镜下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新技术.本文主要阐述ERAT发展至今的研究现状以及进展.

    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RAT阑尾炎非复杂性阑尾炎

    小肠黏膜下淋巴管囊肿1例

    张惠婷蔡玮
    1025-1026页

    淋巴管囊肿小肠机器人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