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养生(下半月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

田向阳

月刊

1671-0223

ljwh09@sina.com

010-56227554

100040

北京市石景山区七星园新华社第二工作区26-901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Journal Health Care Toda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髋部骨折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于耀惠王玉丹侯晓丽田发明...
    1901-19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髋部骨折(hip fracture,HF)是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并发症,因其较高的死亡率及发病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明确其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是制定髋部骨折预防策略的重点.基于新近发表文献,在公认危险因素基础上,进一步从髋关节解剖生理结构变化、能量代谢异常、种族和社会文化背景、神经性厌食和甲状腺相关疾病及药物方面,总结HF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的最新研究进展.

    髋部骨折危险因素保护因素防治策略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方法

    刘少青雷越
    1906-1909页
    查看更多>>摘要: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运动损伤,可导致人体膝关节不稳,产生打软、活动时疼痛、肿胀等症状,对患者日常生活、体育运动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ACL重建术后必须尽早进行全面综合康复训练,以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者膝关节功能,从而促使患者早日回归正常生活及工作.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康复方法

    Hall技术用于乳牙龋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陈旖
    1910-1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HaII技术具有无需去龋、无需备牙、无需局麻的情况下直接对龋坏的乳磨牙进行预成冠修复的优势,受到学者和儿童口腔医师的关注.目前的研究发现,HaII技术在儿童的接受度以及临床预后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充填技术,并能更好地恢复咬合功能.其控制龋坏进展的原理、疗效以及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等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

    龋病HaII技术乳磨牙关节

    脑卒中中医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

    王飒伍律毛荣升魏翠萍...
    1913-1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脑卒中是中老年群体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受我国人口老龄化状态的影响,脑卒中疾病的临床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发病群体多为中老年患者,生理功能处于衰退阶段,在发病后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给家庭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脑卒中患者在病情得到控制后,仍会存在肢体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等不良结局,常规西医康复疗法虽然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无法彻底根除相关病理表现.基于中医学理论,在脑卒中患者病情康复阶段开展针灸、中药汤剂、推拿、养生锻炼等多种中医康复干预措施,能更好地保证患者生理状态的有效改善,促进神经功能改善,优化心脑血管的生理功能,进一步提升脑卒中患者预后生存质量.

    脑卒中中医康复治疗

    脐带血来源的NK细胞对肺癌细胞的作用

    郭虹辰雷岩谭勇戴晓淳...
    1916-19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脐带血来源的NK细胞杀伤肺癌细胞(A549和PC-9)的优势.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脐带血和健康人外周血的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诱导NK细胞生成;CCK-8法观察NK细胞在不同效靶比、不同时间的杀瘤效果.结果 脐带血来源的NK细胞在效靶比为1:40、72h的杀伤效果最强,外周血来源的NK细胞在效靶比为1:40、48h的杀伤效果最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脐带血来源的NK细胞相比外周血来源的NK细胞表现了更好的杀伤效果,尤其在1:40效靶比和7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脐带血来源的NK细胞对肺癌细胞具有更好的杀伤效率,可作为肺癌治疗的辅助方式.

    脐带血自然杀伤细胞非小细胞肺癌杀伤活性

    步长稳心颗粒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

    何秋亮
    1919-1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步长稳心颗粒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组间年龄、性别均衡可比的原则上,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每次25~50mg,每日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步长稳心颗粒治疗,每次1袋,每日3次.两组治疗周期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心排血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心排血量、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排血量、左心室射血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步长稳心颗粒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可患者改善心功能.

    冠心病心律失常酒石酸美托洛尔步长稳心颗粒临床效果

    功能锻炼对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

    张琼任全林曹燕
    1921-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功能锻炼对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5月医院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50例患者,根据组间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常规护理组(25例)和功能锻炼组(25例).常规护理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功能锻炼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功能锻炼干预,比较两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股静脉血流速度、腘静脉血流速度、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浓度(FDP)水平、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以及护理干预满意度(服务态度、护理细节、护理专业性、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后,功能锻炼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股静脉血流速度、腘静脉血流速度、FDP水平、APTT水平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锻炼组服务态度、护理细节、护理专业性、护理质量评分均较常规护理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功能锻炼干预较常规护理的应用效果更优,可降低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升股静脉血流速度、腘静脉血流速度、FDP水平、APTT水平,提高护理干预满意度,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功能锻炼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

    地佐辛给药途径对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

    舒家骏汤镇江黄霓黄鹏程...
    1923-19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地佐辛局部注射和静脉注射对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5月-2022年5月潮州市人民医院接受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下单侧上肢骨折手术患者90例,按组间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单纯罗哌卡因组(C组)、地佐辛局部注射组(L组)、地佐辛静脉注射组(V组),每组30例.三组患者均由同一名有经验麻醉医生实施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注射相应药物30mI,术后均行多模式镇痛.C组和V组患者臂丛神经阻滞注射药物为0.375%罗哌卡因30mI,其中V组患者在臂丛神经阻滞结束后随即静脉注射地佐辛5mg,L组患者臂丛神经阻滞注射药物为加入地佐辛5mg的0.375%罗哌卡因30mI.记录神经阻滞效果;记录术后2、4、6、12、24、48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镇痛药使用情况和镇痛满意度;记录术后48h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方差分析三组间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与C组患者比较,L组、V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L组和V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患者比较,L组、V组患者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L组和V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患者比较,L组、V组患者术后6h疼痛VA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L组和V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三组患者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患者比较,L组、V组患者术后首次自控镇痛时间明显延长,术后48h内自控镇痛总次数和氟比洛芬酯辅助镇痛例数明显减少,镇痛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L组和V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作为罗哌卡因佐剂无论局部注射或静脉注射均能增强罗哌卡因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效果,降低术后疼痛评分,降低术后镇痛药物需求,提高镇痛满意度,但局部注射或静脉注射效果相当.

    地佐辛局部注射静脉注射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镇痛效果罗哌卡因超声引导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表面电信号变化和排尿功能的影响

    胡珊
    1928-1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表面电信号变化和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来医院就诊的90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病程、BMI组间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进行盆底肌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排尿量、剩余尿量、尿动力学指标以及盆底肌表面电信号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排尿量、剩余尿量、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逼尿肌压力、Ⅰ类盆底肌纤维电位、Ⅱ类盆底肌纤维电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疗程结束后,两组排尿量都升高,但观察组排尿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剩余尿量都下降,但观察组剩余尿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和逼尿肌压力都改善,但观察组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和逼尿肌压力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Ⅰ类盆底肌纤维电位和Ⅱ类盆底肌纤维电位都升高,但观察组Ⅰ类盆底肌纤维电位和Ⅱ类盆底肌纤维电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尿动力学和排尿功能改善疗效较好,有助于增强盆底肌表面肌力.

    压力性尿失禁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电刺激盆底肌训练肌电信号排尿功能

    舒芬太尼+酮咯酸静脉镇痛对剖宫产术后患者静息切口痛和宫缩痛的影响

    张万龙王孝军郭芳丁红妮...
    1931-1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舒芬太尼+酮咯酸静脉镇痛对剖宫产术后患者静息切口痛和宫缩痛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2021年1-12月庆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剖宫产产妇,根据组间基础资料均衡可比原则分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静脉镇痛,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酮咯酸静脉镇痛,对比两组术后4、16、32h静息、活动状态下切口、宫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4、16、32h静息、活动状态下切口VAS评分、宫缩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酮咯酸静脉镇痛可有效缓解剖宫产手术患者术后切口、宫缩疼痛感,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舒芬太尼酮咯酸宫缩痛剖宫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