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单承彬

月刊

1008-8024

xdyws@126.com

0537-4458285

273165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校内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Journal Modern ChineseCHSSCD
查看更多>> 《现代语文》为教育部所属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基础教育知识仓库、中国基础教育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是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曲阜师范大学主办的纯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上旬刊以文学研究为主,面向有关专家、广大教师、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及文学爱好者,旨在繁荣古今中外文学研究,促进学术的研究、交流与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娜拉出走后——谈徐坤笔下的都市职业女性

    郑明明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徐坤笔下的都市女性一方面要逃脱家庭的束缚,走出婚姻的牢笼,追寻自由、平等的理想爱情,争取经济上的独立和较高的社会地位,以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又渴望着精神和情感的回归,渴望家的温暖与男人的依靠.文章从女性主义入手,剖析徐坤以女性为题材的代表作品,进而解析作品中的知识女性在走出家庭、走入职场后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

    徐坤都市职业女性娜拉出走

    从伦理学视角解读普罗米修斯悲剧

    毛素文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文艺伦理学的角度出发,以《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为主体,参照古希腊关于普罗米修斯的神话传说,对悲剧故事中的伦理冲突和发展脉络进行梳理,认为普罗米修斯的悲剧的根源在于藐视新政权,破坏了既定的伦理秩序,而他的被缚受刑以及人类受到潘多拉魔盒的灾难则是这种伦理僭越的结果,而其悲剧痛苦的化解则是他通过协商,参与重建这个伦理秩序而完成,具有朴素的民主进步意义.从而对该悲剧做出伦理学上的解读.

    普罗米修斯悲剧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冲突

    《沉钟》与"有意味的形式"

    吴雪莹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意味的形式"的术语最早来源于英国哲学家克莱夫?贝尔,是指一种能激起读者的审美情感的线条、色彩的有机组合.《沉钟》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霍普特曼的戏剧作品.《沉钟》的人物美、环境美和对话美呈现出超功利的"形式美".戏剧中的爱情与事业的悲剧实质、象征的社会典型以及生命性体现了浓厚的"意味".

    沉钟形式有意味

    浅析《心》与《伤逝》男主人公的"私心"异同

    刘少东尹李璇
    3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1914年夏目漱石先生小说《心》与1925年鲁迅先生作品《伤逝》,虽写作时间不同,但两部作品所描写的男主人公皆为20世纪初的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两部小说都是以男主人公的"私心"描写导致爱情生活难以逃离忏悔,且均以悲剧结束.文章试通过分析两部作品中男主人公"私心"的矛盾与挣扎,以期对身处社会动荡时期不安的男性知识分子形象予以比较.

    《心》《伤逝》男主人公私心异同

    艾米莉·狄金森和三毛死亡观对比研究

    李雪兰张晶钟学彦
    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人出生开始,死亡便是无法避免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速,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自杀和残害他人生命等恐怖事例俯拾皆是.随着近年来文学事业的快速发展,描述死亡观的作品层出不穷.鉴于此,通过对比艾米莉?狄金森和三毛的死亡观差异,分析产生这种观念的原因,旨在加深人们对其作品所渗透的死亡意识的了解,正确看待死亡,从而鼓励更多的人关注生命、尊重生命和珍爱生命.

    艾米莉?迪金森三毛死亡观永恒生命

    从女性主义理论看国产"小妞电影"的发展与困境

    郭伟平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妞电影"(chick flick)是兴起于美国好莱坞的一种类型电影.国产"小妞电影"以2009年《非常完美》拉开帷幕,近几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国产电影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用女性主义理论来研究国产"小妞电影",从"她经济""她凝视""她讲述""她顺从"四方面探究,国产"小妞电影"仍存在模仿好莱坞"小妞电影"的痕迹,在电影中构建和谐共处的男女两性关系以及融合本土文化特质上仍然任重而道远.

    小妞电影性主义理论发展困境

    论电影《我不是潘金莲》的反讽艺术

    曹东琴
    4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冯小刚的电影具有诙谐、幽默、亲民、通俗等特点.这种特点的呈现主要得益于反讽艺术在其电影中的广泛应用.反讽即"言在此而意在彼",它最明显的特征在于表里不一,表面意义与深层意义的悖论反差.在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中冯小刚主要运用言语反讽、意象反讽与情景反讽三种反讽策略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影片主题,推动情节发展.文章从情景反讽、意象反讽和言语反讽三个方面来具体分析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中反讽艺术.

    冯小刚《我不是潘金莲》反讽艺术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中"圆"与"方"的多重解读

    季贞贞
    48-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冯小刚的新作《我不是潘金莲》讲述了一个被丈夫污蔑为"潘金莲"的女人,在十多年的申诉中坚持不懈为自己讨公道的故事.该影片自公布预告起就以独特的圆形构图以及方圆构图之间的切换饱受热议.《我不是潘金莲》中的方圆构图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解读,在技术层面上产生了间离与陌生化效果,在寓意层面上体现了法理与人情的冲突,在美学层面上启示人们要坦诚相待与真诚交流.

    技术寓意法理人情美学

    创意写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训探索

    周琳琳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外创意写作课程理念逐渐引起国内写作教学的广泛关注,以及国内创意写作学科的种种设想与计划陆续推广的新形势下,为适应"向应用型转变"的高校转型发展新趋势,三亚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了《创意写作》课程,以期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经过3个多学期的教学改革和实训探索,确立了创意写作课程的理论框架及实训设计,在培养学生的创意构思、创意策划和创意写作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创意写作教学改革实训工作坊过程写作法

    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语言学概论课程问题探讨

    宋云凤宫永利
    5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语言学概论课程建设一直以来面临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课程定位、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师资水平和教学手段等,这些问题亟待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应用型高校语言学概论课程建设